中国民生经济网据西咸网-西咸新闻网(记者刘春民通讯员王春平)火红的八月,火红的情。窑店大地,到处是绿荫葱葱,一望无际的高效农业生态园区,吸引着众多游人前来观光。眼下,正值葡萄成熟的季节,出咸阳东沿兰池大道东行一公里,便是渭城区窑店街办长兴村葡萄基地,近30余个直销摊位一字排列.不断有行人前来购买刚刚从园里采摘而来的新鲜葡萄,还有的客人亲自体验田园生活.带着小孩自已进园采摘,谈笑风生,其乐融融.乐在其中-----,该村村委会主任肖顺祥告诉记者:“我们村有600余亩葡萄,今年上市早,群众热情高,加之这里交通方便,人来车往,村民们便在地头做起了葡萄直销,价格合理,买的人也多,群众得实惠”。
然而.当记者走进毛王村的千亩葡萄园,这里另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果农们不管男女老少、全家上阵,有的负责采摘,有的负责装箱,有的负责接待客商……忙得不亦乐乎。在农民眼中,“忙”并不是一个贬义词,新风葡萄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敏说得好:“能忙就好,忙说明葡萄长得好,意味着我们有钱赚。”朴实的语言中透出了庄稼人深藏不漏的大智慧。
举目望去,密密匝匝、凝重苍翠的葡萄架一望无际,绿绿的藤蔓和田田的叶子间拥簇着累累硕果,绿如碧玉,红如玛瑙,紫如水晶,惹得人直流口水。
毛王村葡萄种植已有近30年的历史,凭借村内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政府推行的大好政策,村中葡萄已由最初的几十亩发展到现在的1800多亩,种植户也由一开始的三四家发展到今天的400多家,并先后引进户太、早巨选、早旗等新品种,逐渐淘汰巨峰、京亚等老品种,实现葡萄品种的“更新换代”。不仅如此,在葡萄幼果期,果农们还采取“涮果”、套袋和生物防治等措施,避免了“白腐病”、“双霉病”、“黑痘病”等病害发生,实现了稳产高产,保证了葡萄的品质。
经过几十年的精耕细作,毛王村葡萄颗粒饱满、果肉紧实、味甘多汁,且亩产均在5千斤以上,在整个咸阳乃至全国都享有盛名。村党支部书记朱文辉告诉记者:“每到葡萄收获的季节,来自河南、四川、湖北、上海等地的客商络绎不绝,纷纷赶来抢购。赶上销售旺季,每亩稳赚万元以上。”现在,毛王村的葡萄已成为窑店特色产业的“金字招牌”,成为辖区产业富民的典型代表。
为了将葡萄产业做大做强、做出特色,一方面该办以毛王葡萄为典型示范,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引导塬上黄家沟、西毛、刘家沟等暂不拆迁村的群众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葡萄产业,建成千亩绿色葡萄长廊;另一方面,该办不断创新产业营销模式,融合区域内的田园风光、自然环境及五陵塬历史文化底蕴等因素,尝试建立集休闲、品尝、采摘于一体的葡萄观光园,并借助周边已建成开放的西部芳香植物园、兰池生态观光园等产业优势,发挥企业带动的有力作用,吸引游客到葡萄园中体验采摘乐趣,促进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