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生经济网讯 9月1日上午,刘祠教学点的操场上又响起了久违的欢声笑语。一大早,10岁的董进蹦蹦跳跳地回到村里的小学报到。
“刘祠小学(教学点)的教师都不错,这两年学校进步很大,村里的孩子都回来了!”说起孙子从外地转学回来,董进的爷爷笑容满面,在村里上学不但方便,孩子也开心。
从两年前只剩8个孩子,到现在的70多名学生,从孩子们“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到现在学校修好围墙、操场铺了水泥、师生宿舍修葺一新、教室配齐多媒体设施,一个乡村的教学点成功蜕变。
刘祠教学点位于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桂花镇偏远山区的一个山坳上,从市区出发开车要走1个多小时的山路才能到达。两年前,这是一所没有围墙,操场上尘土飞扬,教室墙壁泥灰脱落的“穷酸小学”,一度濒临停学。
为了让孩子们能在家门口上学,刘祠村10多名村民向政府申请恢复偏远山区教学点。咸安区在反复调研后同意申请,并面向社会公开招考年轻教师充实乡村教学点。从2014年3月起,打造“咸安数字学校”,提供“空中课堂”、“未来教室”等服务,刘祠教学点又成为第一批吃螃蟹的学校之一。
随着学生不断回流,整个山村也重现勃勃生机。
优质师资挽救了濒临停学的村小
“地方偏远,教学质量差,年轻教师不愿意去。”两年前,教育局的负责人找到黄松波,动员他到刘祠教学点当校长。当时,小学里只有8名学生,两名教师,学生的成绩在镇里排名倒数。
一开始,黄松波有些忧虑,怎样把学校“稳住”,能不能创造奇迹?但作为一名资深教师,又是南川当地人,山村里没有好老师的现状触动了他,他决定从南川小学调职去刘祠教学点当校长。
2013年9月,和黄松波一起走马上任的还有4名教育局选派来的年轻教师。
当年暑假,原先的两名教师,有1位退休了,另1位调走了,留给5名新教师的是一个没有老教师的“空教学点”。
说起刚接手时的无奈,年轻教师陈哲颇为感慨。二年级的孩子发音不准,声母、韵母、前鼻音、后鼻音都分不清,数学更是连简单的加减法也算不对。她不得不从最基本的拼音教起,跟着孩子们的节奏教学,掌握每个孩子的特长,认真教,多鼓励,跟同学们交朋友。
现在每次期末考试,刘祠教学点在桂花镇上几乎都是名列前茅。去年期末考试,陈哲带的一年级学生升二年级时,考了全镇第一名。
村民朱财金见了陈哲总爱“忆苦思甜”。以前教学点师资力量差,朱财金的大孙子念二年级时就转学去7公里外的南川小学,老伴跟着陪读。现在,小孙女朱茜就在家门口上二年级,期末考试成绩在95分以上。
“空中课堂”提升艺术修养
“孩子们终于可以上音乐课了!”年轻教师赵沅芳有些激动。原先刘祠教学点因缺乏专业教师和设备,音乐、美术等课程一直无法正常开展。
2014年10月,在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信息化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咸安区政府联合推动下,刘祠教学点的同步互动教学系统建成并投入使用。
走进教室,电脑、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一应俱全。“数字学校”将城区中心校与一个乡镇的两个初小或教学点捆绑在一起,组成学校共同体,让农村孩子“足不出校”就能享受到来自城里优秀教师的同步授课。
咸安区外国语实验小学是与刘祠教学点结帮互助的城区中心校。实验小学的音乐老师周琼,曾获过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声乐比赛一等奖。以前,刘祠教学点的孩子们上音乐课,只能跟着播放的歌曲哼唱。现在,远在30公里外的周琼教他们打拍子、识乐谱,学习相关的乐理知识,音乐课真正变得生动活泼了。
二年级的郑宝妮一直在刘祠教学点上学,性格内向。上了一年同步课堂后,她爱上了唱歌,性格开朗了很多,还当上了班长。“周老师给我们上音乐课,可有意思了。”郑宝妮说,以前听歌也没学会,周老师教她们认谱子,现在她都能自己看着简谱唱歌了。
“教育信息化让孩子对学习更感兴趣,老师备课更方便快捷了。”据黄松波介绍,在网络授课时,刘祠教学点的教室里也会有教师在现场,维护秩序,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我们教室里配有高拍仪,学生的作业放过去,对方老师就能接收到,可以同步批改。”
目前,网络互动授课仅在二年级开展,包括音乐、美术、英语(精品课)课程。随着设备继续投入,今后将在各年级铺开。
“对于学生来说,这是一个素质全面培养的过程,一定程度上,也让家长更放心地把孩子送回来。”陈哲说。
孩子回家,山村充满了活力
“穷啥都不能穷教育”是家长们的普遍观念,于是大家拼了命要把孩子送到教育质量高的学校去学习。在2013年以前,刘祠村的家长要么带着孩子外出打工求学,要么到桂花镇里的小学就读,最近的也得到7公里外的南川小学去读书。
陪读是一笔额外花销,而在城区小学读书的花费更是比教学点高出了几十倍,几年的小学教育,对于农村家庭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刘祠教学点的蜕变,改变了这一困境。家长们看到一批大学生来了,学校又修建得焕然一新,配上了多媒体设备,主动把孩子转学回来了。
赵沅芳老师班上的学生刘晗就是一个典型例子。最早的时候,刘晗在咸宁市区一所小学上一年级,听说刘祠教学点的改变后,父亲把刘晗转回刘祠教学点上二年级。虽然城里教学设施强,但一个班上六七十个孩子,老师没有精力关注每一位学生,刘晗成为坐在角落里的“差生”。回家后,赵沅芳发现,刘晗注意力很难集中,拼读能力很差,课文也无法通读。赵沅芳细心关注刘晗的变化,鼓励她主动学习,“现在刘晗已经跟上了班级进度,进步很大”。
董彩宣的父亲长期在武汉务工,听说了家乡教学点的新变化后,把孩子从咸宁市的某寄宿学校转了回去,“孩子在城区无人照顾,现在教学点和城里小学没什么两样了,当然不如回家上学。”回来后,董彩宣的语文、数学成绩都有所提高,一学期下来,成绩在班上总是排名前三。
在董彩宣父亲上小学时,刘祠教学点还是一所六年制的村级完小,学校里有几百个学生。如今,虽然再也难返当年的盛况,但这个偏远山村的变化依然触手可及:校园里、群山间的欢声笑语多起来,村里老树下的“神仙会”人气旺了,城里来的大学生老师家访的身影点亮了群山间的绿意……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