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 返回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 正文

扶贫:“人海战术”助甘肃少数民族地区起步

更新时间:2016-06-17 17:14:47点击次数:857次字号:T|T

  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是我国唯一的东乡族聚居区,也是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到甘肃视察时去过的地方。这里干旱少雨,土地贫瘠,交通不便,是全国重点贫困县,也是甘肃省脱贫攻坚阵地上的一块硬骨头。
  2012年开始,甘肃省委办公厅派出大批的双联扶贫驻村工作队在这里最贫困的乡镇驻村蹲点扶贫。一批又一批的扶贫队员为困难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展开了一场脱贫攻坚一线的接力赛。
  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锁南镇苜叶村属于布楞沟流域特困片区,是东乡县最贫困、最干旱的山村之一。以前村子里唯一通向外界的一条土路不到3米宽,经常发生交通事故。2013年起,东乡县被列为甘肃省“1236扶贫攻坚计划”的7个试点县之一,通过筹资、融资并举的方式,用3年时间让所有行政村通水泥硬化路,破解农村人畜饮水难题。
  32岁的苜叶村村民马一俩六年前骑着摩托车去赶集,在过弯的时候摔断了右腿。现在通了宽敞的水泥路,马一俩骑摩托十几分钟就能到县城,安全方便。
  马一俩:以前路不好走,现在去县城方便的很,装煤也好、拉砖也好,速度快得很。
  曾经在中国驻格鲁吉亚大使馆当过外交官的甘肃省委办公厅机要局调研员王华,2015年被抽调到了锁南镇苜叶村,当起了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从外交官到村官。王华坦言,压力并没有小多少。
  王华:扶贫攻坚是一个大战场,我有幸能参加我们省的最贫困地区脱贫的过程,我有荣誉感,很强的责任感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但是到这个村里来,贫困面之深,贫困面之广,特别感觉到担子、工作任务很重。
  为了改善村里的基础设施,彻底解决群众行路难、住房难、吃水难等问题,精准扶贫驻村工作队千方百计地跑项目、争取资金。全县新修了上百公里33条道路,投资上亿元的中西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也建成,主管道顺利通水。5750户村民被危旧房改造、易地搬迁,道路、水利、住房等农村基础设施都有了明显改善。光是王华所在的苜叶村,就投入了近1700万元资金,205户人家自来水全覆盖;危旧房改造全覆盖;修建羊圈180座,每家每户养殖业全覆盖;所有的精准扶贫户产业培育贴息贷款五万元全覆盖,解决群众发展难题;精准户的培训全覆盖,每一个户都培训了至少一名一技之长的能人,促使劳务输出从苦力型向技能型转变。
  王华:首先我们摸清户情,制定精准到户措施,制定一些他们以后致富的主导产业还有方向。然后针对这个村子的降雨量,海拔,还有每年的无霜期,日照量,这些情况做了统计以后,我就去甘肃省农大,林科院,还有省畜牧厅的一些业务处室,确定适合我们村发展的经济林果,适合养殖的良种羊品种。
  现在,通村里主干道和通社、通户道路拓宽硬化已经全面完成;2013年苜叶村贫困面达到56%,农民人均纯收入不足2千元,2015年达到了2698元,今年全村人均纯收入将达到3000元以上,实现整体脱贫目标。
  王华:深入到村里面跟村民在一起体会他们对富裕生活的向往。他们每得到一项惠农补助的时候那种喜悦。我觉得见了苜叶村的群众一天比一天过得好,我心里面得到很多安慰,觉得也值。人家没有把我当外人。
  东乡族人擅长发展“三羊(洋)经济”:养羊、做手抓羊肉和种洋芋。以前,村里养羊最多人也超不过20只。可现在,很多村民家里都有了羊舍,肉羊存栏也有上百只。老庄社建贫困户马全玉原来靠低保救济过日子,扶贫工作队来了帮助他种植啤特果,又发展养殖业养羊,使他对脱贫有了信心。
  马全玉:王队长来以后路也通了,房子也修好了,王队长工作也天天做呢呗,成了苜叶村的亲戚了,天天往家里跑着呢看着呢。
  东乡县锁南镇党委书记马明祥告诉记者,过去村里缺水,家里缺钱,养多了路不行也运不出去。现在村里通了自来水,水费从一吨120元降到3元钱,加上政府担保、政府贴息的扶贫贷款,羊群一下子就扩大了。
  马明祥:苜叶村是我们锁南镇十四个村当中最贫困的一个村。以前这个村里面的人对脱贫没信心。省委办公厅的王处长到苜叶村以后,一户一户的谈心动员,他能融入到老百姓的心中。苜叶村是他的家,苜叶村的老百姓是他的亲人。现在整个苜叶村老百姓从思想上开始脱贫,我们帮扶起来也就有信心。
  扶贫队员驻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跑遍了苜叶村的田间地头,沟沟岔岔,牛棚羊圈,都有他们的身影。他们学会了说东乡话、生火炉、烤洋芋。常常是一腿泥巴,两脚牛粪。
  甘肃省委办公厅常委办二处处长、东乡挂职县委副书记穆晓辉:省委省政府的重大部署从我们身上去贯彻去落实。我们下去就感觉我们由推动者变成直接的实施者了。能真正给老百姓办一些事情,也是不愧我在这里扶贫一年了。老百姓受益,咱们自己也受益。
  2012年以来,甘肃省近千名干部组成扶贫、双联、党建“三位一体”帮扶工作队,对东乡县115个贫困村、8万2千多贫困人口建档立卡进行帮扶,制定增收计划,着力开展了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和政策培训。推动“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

  东乡县精准扶贫办公室主任马孝武:省委办公厅联系的三个村,贫困人口的生活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毛沟村为主战场,整个开发了一个流域,它牵扯了三乡五村,6800多人口。现在成为我们全省全州的样板。

     来源:央广网(记者焦健、纪翔、蔡华琳)

0
(编辑:admin)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 法律顾问 | 本网声明 |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民生经济网为非盈利、公益性资讯类网站,所发布信息旨在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请读者自行判断、核实和参考。
若有未经著作权人同意发布的图文及影像内容,敬请告知,以便及时安排撤稿和删除;
若信息发布十日内,本网站未收到书面异议,则视为该信息著作权人默认和支持本网站的公益性发布行为。


Copyright @ 2012-2088 版权所有
地址:成都市永兴巷15号 民生经济网 工业与信息化部备案号:蜀ICP备12001530号-3
主办:四川省民生研究会
爆料投稿:QQ2381208516 / 邮箱:zgmsjjxww@163.com 电话:13348900167
官方(新浪)微博(民生经济网 http://weibo.com/3949705932) 微信订阅号:zgmsjjw 民生经济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