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近年来,继河北奶农倒奶、陕西果农将油桃直接倒进河道等事件之后,近日,又一则类似的事件再次吸引着人们的目光:面对着春季芹菜大量上市,价格直线下降仍无人问津之后,陕西村民含泪让旋耕机开进了自家的5亩芹菜地,一会儿功夫,已过成熟期的芹菜被机器打碎。
菜贱伤农重出江湖,也引发了人们对于农业供给侧调整的诸多思考,中国乡村之声特约评论员徐春晖认为:
徐春晖:近年来,国内农产品滞销现象屡见不鲜,从河北奶农倒奶、东北胡萝卜滞销、山东西瓜销售遭遇困境,陕西油桃大量滞销等,再到现如今的“陕西农民忍泪铲菜”。
其实,不管是奶农杀牛倒奶,还是菜农忍泪铲菜,教训都是极为深刻的。它也在不断地告诫着我们,缺乏有效市场引导的农产品,始终隐藏着一定的风险。因此,发展优势产业,健全市场引导机制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回头来看,导致近年来农产品出现销售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农民盲目发展产业是其主要的因素。也就是说,前一年市场价格卖得高、卖得好的农产品,第二年就有农民大量种植,然后价格下跌,最终造成菜贱伤农。还有部分自然因素的原因,比如今年天气好,农产品大丰收也导致了滞销的局面。其实,我国农产品的滞销,除了难以预测的天气因素影响外,更多原因还是产销脱节。由于获取市场信息的通道闭塞或市场行情预判能力不高,农民容易受当前价格引导进行盲目种植,造成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从而导致价格直跌却仍然无人问津的局面。
当前,农业供给侧改革成为热词。在农产品出现相对过剩的背景下,农业生产迫切需要转方式,调结构。首先要从农民的观念上、思路上“转”,帮助农民破除小农意识和固有思维,树立现代农业市场经济新理念;其次,资源与市场应有效对位对接,把资源与市场研究透,优化农业结构,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寻找与自身相匹配的特色致富产业。
来源: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