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基地种植二荆条辣椒
中国民生经济网讯 “走出门就是坡,脚下就是激流奔涌的大渡河。”这是峨边彝族自治县沙坪镇岩悬村的真实写照,该村一直以来以种植水稻、玉米、洋芋等传统作物为主,规模较小、品质单一、销路不畅,加之农村外出务工人口增加,土地搁荒、闲置较多,群众贫困程度高。
为了打破这种局面,近年来,沙坪镇党委政府和村两委立足该村的自然资源,结合精准帮扶措施落实。峨边农业局安排农业技术人员深入基地,开展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技术培训,指导发展绿色生态种养业等农业特色产业,带领村民走出一条特色农业脱贫之路。
县、镇和驻村帮扶组结合当地实际,通过走组入户深入了解群众的种植意愿。在大家共同努力下,相继成立了岩悬村益兴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和岩悬村瑞鑫家庭农场。党支部积极培育党员种植示范户,带头发展特色种养殖业。在运行模式上,采取“合作社+家庭农场+示范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扶持发展农民专业
合作组织,改善村民传统单打独斗的种植局面,降低群众的种植风险。“以前,我们都是自己种菜,总担心卖不出去,现在有了专业合作社帮销,买还是不存在多大问题”。该村七组村民乔位根一边过秤刚采摘的四季豆,一边告诉笔者。
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土地流转是关键。 该村目前已流转土地260多亩,种植四季豆、茄子、海椒等高山蔬菜,并试种了20亩当归。“现在,我们把家里的部分土地流转给合作社,既能收取流转费,又能在合作社务工,增加加家庭经济收入。”岩悬村益兴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成员乔位文如是说。
据了解,该村按照“保护自然环境,发展生态农业”的思路,依托200多亩的荒废茶山,成立茶园养殖合作社发展生态养殖业,多废弃茶园进行更新改造,合作社社员和建卡贫困户就地就近在茶园里务工,增加了他们的务工渠道,增加他们家庭收入,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赵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