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河南银监局在郑州召开河南银行业例行新闻发布会,省农信联社以“聚焦‘三农’发展,提升金融服务”为主题,介绍了全省农信社开展金融精准扶贫,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的有关情况。
据悉,省农信社成立于1951年,经历多年的发展,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现已成为全省机构网点最多、服务区域最广、存贷款规模最大的地方性金融机构。作为“支农主力军”,全省农信社坚持经营管理重心下沉,按照“小额、流资、分散”的信贷投放理念,明确立足县域和支农支小的战略定位,持续加大信贷资金投放力度,尤其在当前经济下行的背景下,始终坚持“不抽贷、不压贷、不惜贷、不惧贷”,积极破解“三农”发展难题。
围绕金融精准扶贫,全省农信社积极开展创新,走出了一条具有农信特色的金融支持精准扶贫道路。一方面是有侧重地加大信贷资金投入。省农信联社党委委员、主任助理林宪振介绍,通过对全省8103个贫困村、576万贫困人口、430万建档立卡贫困户实地调查摸底,全省农信社逐户建立信息档案,制订差异化的信贷服务方案,把产业扶贫作为信贷支持重点,把扶贫开发与推进农业现代化紧密结合,找准信贷投放的切入点,对诸如信阳茶叶、南阳淅川丹江鱼、三门峡卢氏香菇等各地的特色产业分类施策,带动脱贫。截至10月末,53家贫困县县级行社贷款余额2041.02亿元,占全省农信社贷款总额的34.85%。全省农信社发放各类扶贫贷款14.96万笔、余额144.20亿元。其中,支持贫困村4190个、贫困户11.18万户。
另一方面是注重分类帮扶。全省农信社围绕发展扶贫产业、帮扶贫困群体、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等扶贫工作重点,细化服务对象,创新服务方式。淅川联社创新“党群扶贫+”精准扶贫贷款品牌,对13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授信4650万元,对福森药业集团等18家企业授信1.5亿元,发展丹江鱼、金银花、香菇、芦笋、桑蚕
等特色产业,带动贫困户1100户,人均年收入增加750元。潢川联社与县妇联对接,向潢川县妇联推荐的贫困妇女发放“电子商务创业小额贷款”172笔、2800万元。卢氏农商行与扶贫办结合,对符合条件的贫困户采取“贷款+项目+贴息”帮扶模式,先后发放扶贫贴息贷款856笔4741万元,帮助983户贫困户发展香菇、中草药、养殖项目脱贫致富;部分县级行社创新推出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两权”抵押贷款。信阳平桥区联社以土地承包经营权作质押,向河南华湘农业综合开发公司发放贷款500万元,带动当地近850名农户脱贫致富。
传统金融网点往往只设置到城镇,偏远农村地区金融服务无法有效覆盖,造成了农民支付、结算相对困难。为了将“送惠于民”落到实处,全省农信社下大力气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加快农村基础金融服务向行政村组延伸。截至10月末,已累计布放自助设备8023台、POS终端105443台,发展农民金融自助服务点10287个、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点11841个,覆盖全省11809个行政村,金燕自助通达到17848台。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全部对外运行,用户数量达到558.45万户,农信社电子银行替代率达59.47%。值得关注的是,伊川农商银行正在积极推进金融便利店建设,170家金融便利店已投入营业,覆盖率和辐射面达到全县14个乡镇、370个行政村。
除“送惠于民”外,全省农信社还积极“让利于民”,出台优惠政策,多措并举让普惠金融服务落到实处。为了满足农村地区客户的用卡需求,省农信社“金燕卡”自发行以来,一直实行免开卡工本费、免年费、免小额账户管理费、免系统内通存通兑手续费,累计为客户减免各项手续费58.14亿元。同时,大力推广针对农村地区客户的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在2008年至2015年间,全省农信社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受理金额连续八年全国排名第一。此外,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率先实行跨行转账、异地转账全免费政策,为农村地区居民的资金融通提供了更加顺畅的使用体验。
来源:河南日报 | 作者:郭戈 骈利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