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生经济网讯 贵州省黄平县旧州镇白水寨村有个养蜂基地“产业党建示范点”。产业规模130亩,惠及群众29户114人,其中贫困户13户42人,总投资200万元。
白水寨村岩上组这个素有养蜂传统的贫困小山村,距离村委会3公里、镇政府所在地13公里。组里空气新鲜,雨量充沛,花草繁盛,具备得天独厚的养蜂优势。加之近年来白水寨村大力发展果树产业,方圆16000多亩的各种果树花期成了蜜蜂酿蜜的好蜜源,村民大都想通过这个传统的养蜜蜂致富。白水寨村两委得知贫困户们养蜂致富的想法后,就通过商议和实地考察,决定将养蜂产业确定为岩上组的脱贫产业之一。
去年,白水寨村两委把这一决定上报镇党委镇政府后,很快就得到了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为让贫困户尽快养蜜蜂脱贫和让蜜蜂们在贫困户家的房前屋后“安营扎寨”,旧州镇又把“产业党建示范点”建在具备得天独厚养蜂优势的岩上组。通过项目实施,让贫困户掌握养蜂致富技能,加快脱贫步伐,也让白水寨村村民看到养蜂这个“甜蜜事业”所带来的前景,顺利摘掉“贫困帽”。镇扶贫办将有限的扶贫资金为岩上组29户贫困户户均发放了每箱750元的补助金,用在引导低收入农户养蜜蜂的“造血”项目上,达到“扶真贫,真扶贫”的目的,加快白水寨村脱贫攻坚的快速发展。
养蜂养出好日子
“保守地算,一箱蜜蜂产10斤蜂糖,一斤蜂糖卖100元。去年我第一次收蜂糖就能卖了1000多元!”4月13日,黄平县旧州镇白水寨村岩上组贫困户杨忠胜谈起养蜂这个“空中农业”时,高兴地给笔者算起了“甜蜜账”。“养得好的话,每年蜜蜂还要成倍增加,产的蜂糖就更多了。”
在白水寨村岩上组这个素有养蜂传统的小山区里,饲养蜜蜂者数有10多人,但都是些小打小闹、不成规模,每年产下10多公斤蜂蜜糖,都是供自家食用或赠送亲朋好友。杨忠胜也是如此。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电视上看到养蜂致富的消息后,身怀寻蜂、捕蜂和养蜂绝活的他,开始寻找野生蜜蜂窝,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他能够把不计其数的野蜜蜂招至麾下,将10箱野蜜蜂繁殖成 30多箱,卖蜜糖就赚了2000多元。就养蜂一事,去年,杨忠胜和本组养蜂的贫困户家庭一起得到了镇扶贫办每箱750元的补助。
杨忠胜尝到养蜂挣钱的甜头后,今年春季又继续寻找野生蜜蜂窝,找到了10多窝,繁殖了近30箱,加上去年的30箱,发展成今天的70多箱。目前已产下了40多斤春蜜,赚了4000多元,预计今年年底还可产100多斤秋蜜,还可以赚10000多元。养蜜蜂让他养出了好日子。(张玉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