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 返回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 正文

城镇化进程中 农村老人“客居他乡”的乡愁

更新时间:2014-02-19 11:28:35点击次数:1486次字号:T|T


  编者的话:新春伊始,一首《时间去哪儿了》的歌触动着无数人的泪点,“大萌子”与父亲的温情合影则让不少人产生举家合影的冲动。试问:你有多久,没有同家人一起合个影了?
  中国民生经济网讯 年华流转,岁月变迁,伴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我国逐渐从乡村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人口大规模流向城市,“家”逐渐呈现种种变化:分散化、小型化、空巢化……暗流涌动的“变”潮中,不变的情愫不绝如缕,诸如,妈妈做的饭菜味道、回家团聚的渴望、客居异地的乡愁……这些不变的元素,承载着个人奋斗的原动力,构成社会最稳固的基础。
  由此,“家故事”旨在讲述普通人、普通家庭的故事。
  2月18日,6幅一平方米见方、装裱着相框的合影照,返还到陕西乾县祥付村村民手中……截至2月15日,邢建民为731户家庭、8097人义务拍摄了30329张全家福,并自费冲洗返回6718张照片。端详着拍摄于春节前的照片,不少在外打工返乡过年的年轻人有些沉默:一位民间摄影家不经意间定格在胶片上的一个个“不完整家庭”,在社会和时代的大背景下,似乎让“家”的意味变得更发人深省。
  “我希望记录下更多家庭的温暖一瞬,激起人们对幸福家庭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坐落于关中大地的咸阳市乾县大杨镇祥付村,一栋栋小楼点缀在平坦的千里沃野间。时间虽已近晌午,村头巷尾仍一片宁静,远处传来的几声犬吠清晰可闻。
  “请大家到村口集合,老人带上板凳,小孩也可以抱来,拍合影,不收费,纯自愿……”村委会喇叭里的广播,打破了乡村的静默,而站在田埂边的邢建民,早已将摄影器材架好。
  退休6年来,邢建民自掏腰包,足迹遍及陕西、甘肃、内蒙古、辽宁、山东等10个省区、21个地市,行程8万多公里,为700余家庭、近8000人义务拍摄过全家福,“我希望记录下更多家庭的温暖一瞬,用影像激起人们对于幸福家庭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陆陆续续,口袋里插着烟袋锅的老汉、拄着拐杖的老奶奶、推着婴儿车的妇女、活蹦乱跳的小孩,三两成群地汇聚过来。“这一片共134户720名村民,年轻人都到西安、广州、深圳等地打工经商去了,平时一般也就200来人留守在村子,其中有150多位老人,大部分在60岁以上。”村支书张永斌帮忙张罗着拍摄。
  “一、二、三!”相机“咔嚓”声响,浓缩的时代,仿佛在这一刻被画面定格:成排的白墙灰瓦关中民居前,刚出苗的冬小麦田埂上,镜头前的村民们或坐或立,一位位老人、妇女、儿童表情各异,恰似“386199部队”的“大检阅”。
  既新鲜又好奇的老人们,合影过后争抢着请邢建民给自己拍照,几位老姐妹甚至为此拌起嘴来。寂静的乡村,似乎许久未曾这般热闹过。
  81岁的张景林老汉,口齿已有些不清,他比划着手势,请邢建民为自己和老伴拍了一张合影,然后两人拎着小椅子、一前一后步履蹒跚地走回家去。两条已不再挺拔的身影背后,喧闹不已的田埂地,渐渐又复归空旷、沉寂。
  “让年轻人回得来留得下守得住,才是让冷清的农家恢复生机和活力的关键”
  记者走进张景林的家中,这是一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张景林老人的长子张新江已57岁,现在在家带1岁的小孙子。“儿子儿媳都在广东打工,已经做到管理层,打算继续在那边发展。”张新江说。
  “儿辈进城为工作,孙辈进城为教育。”张永斌告诉记者,以前村上还有个九年义务制的初小,“后来越来越多的孩子去县城读书,父母也过去陪读,最后村初小只剩下了30多个学生,4年前撤掉了。”
  城乡发展的不均衡,导致大量的经济社会资源以城市为中心聚集,某种程度上挤压了农村的发展空间,毫无疑问,“人”也是被城市吸纳的农村资源的一部分。“与农村家庭‘空心化’、‘离散化’特征同步的,是新生代农民工个人生活的‘原子化’,现代家庭是小型化的家庭,个人诉求摆在更重要的位置,成为年轻一辈生活选择的出发点。”陕西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尹小俊向记者表示。
  一面哄着小孙子,一面还要赡养老父母,已近花甲之年的张新江越来越盼着儿子早点回老家,在县里买个房子,“离家能近一些,等咱也老得不动弹了,总得有人服侍。”而老人的想法,还没有变为下一代的共识,“小孙子再大一些,可能也要送到父母身边去念书了。”
  尹小俊认为,随着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身份的向上流动,农村能够提供的资源远远没有达到吸纳和消化这个群体的程度,“能否进一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提升农村的经济产业规模、创业就业条件、公共服务水平和扶持政策力度,促使年轻人回得来、留得下、守得住,才是让冷清的农村家庭重新恢复生机和活力的关键。”
  一面是城市更好的就业、教育和生活环境;一面是家乡父老期盼的目光,代际间两种不免冲突的人伦,对年轻一辈来说,可谓进退两难。
  “理想中的家园,应能呈现全家团聚其乐融融的高质量生活状态”
  合影的人群中,74岁的苗玉祥老人,身披一件藏青色呢子风衣,显得格外精神。“过寿时孩子给买的。”苗玉祥笑得合不拢口。 “儿子在新疆做棉花生意,儿媳在咸阳给上初中的孙子做饭,孙女在西安上艺校,平时就我们老两口在家”,家境殷实、衣食无忧,苗玉祥时常和老伴进城看望孙辈,孩子们也总想多留二老住两天,“但我俩住不惯,老家农村空气好、熟人多,打打麻将,闲个话话儿,比城里有意思多了。”
  苗玉祥道出了许多农村留守老人的心声。随着年轻人在城市扎下根,成家立业变为“新市民”,他们倾向将老人也接来,享受更优良的人居条件。但接来了人,往往接不来心。“老人的社会化程度已经定型,对陌生环境缺乏心理情感认同,同时又少了农村熟人社会的一份自在与惬意,此外城市设计也没有做好充分准备,在养老、就医等福利保障、资源配置的承载力上尚未解除老人的后顾之忧。”尹小俊表示,虽然一家人在城市团聚,仍难扭转老人“客居他乡”的心态。
  “无论城市抑或乡村,只是家的存在载体,但目前二者都未有效破解‘安身何处是家乡’的命题。”尹小俊认为,理想中的家园,未必一定要回归传统乡土社会,而应是一种能够让全家团聚其乐融融、老人的心理诉求得到充分认同和满足、年轻人拥有足够发展空间的高质量生活状态,“如此则人生何处不是家。”
  转眼已近日暮时分,邢建民偶遇了一位当天刚从外地回乡的年轻人。“去年初五就出门忙活,快整整一年了。”25岁的张鹏先后从事过服务员、保安、推销员等行当,如今在江西宜春一家建筑工地做玻璃幕墙。“将来我定在哪都不好说,照顾父母的事儿还不敢想。”张鹏对于家庭的责任交织在困惑中,放不下,却又无处安放。
  邢建民飞速按动着快门,全家福的照片里,张鹏的妈妈拘谨地绷住笑颜。“坐火车累不累?”简单的几句嘘寒问暖,传递着质朴的关中农民真挚而深沉的情感。张鹏念叨着:“妈妈做的白面煎饼卷菜、肉夹馍,我一口气吃了仨,在江西吃炒粉不习惯,甭管走到哪,还是家里饭最好吃。”(记者 姜峰摄影报道)

   来源: 人民日报

0
(编辑:admin)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 法律顾问 | 本网声明 |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民生经济网为非盈利、公益性资讯类网站,所发布信息旨在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请读者自行判断、核实和参考。
若有未经著作权人同意发布的图文及影像内容,敬请告知,以便及时安排撤稿和删除;
若信息发布十日内,本网站未收到书面异议,则视为该信息著作权人默认和支持本网站的公益性发布行为。


Copyright @ 2012-2088 版权所有
地址:成都市永兴巷15号 民生经济网 工业与信息化部备案号:蜀ICP备12001530号-3
主办:四川省民生研究会
爆料投稿:QQ2381208516 / 邮箱:zgmsjjxww@163.com 电话:13348900167
官方(新浪)微博(民生经济网 http://weibo.com/3949705932) 微信订阅号:zgmsjjw 民生经济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