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 返回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 正文

沧桑巨变70年,小村庄向着幸福再出发

更新时间:2019-05-08 11:22:53点击次数:47353次字号:T|T


         一路翠色盈盈,一路碧野如画。伴着和煦的微风,走进新疆喀什英吉沙县,流连往返在西域的城市田园、戈壁沙漠、雪山牧场之中,感受着异域风情、丝路文化、美食歌舞,还有当地群众的好客与热情。

         漫步在色提力乡帕其英也尔村乡间小径,细嗅淡淡泥香味。热闹与宁静、忙碌与悠闲,奏响成一部生机盎然、温馨和谐的交响曲。

          时光静静流淌,村颜日新月异,变化翻天覆地,各项扶贫措施多管齐下,多项惠民项目落地见效,让帕其英也尔村实现美丽蝶变:柏油村道畅通、居住环境优美、产业发展迅速、美丽村庄建设热火朝天。

          置身其中:看到“访惠聚”驻村干部与各族群众撸起袖子,捋思路、强举措、谋发展,奋力摘掉贫困帽。

          身临其境:一股新农村建设热潮迎面“来袭”,从村庄的生产生活、文体娱乐、志愿公益等活动中,从村民充满自信的谈笑中,感受到了村民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满足感。

筑巢引凤 巩固脱贫基础

          “伴随人才、技术、资本向农村流动,扶贫车间逐渐成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自治区党委办公厅副主任、驻帕其英也尔村工作队队长、党总支书记王俊旗说:“把‘扶贫车间’搬到群众家门口,帮助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让留守妇女实现挣钱持家‘两不误’,让贫困户实现了‘家门口就业,稳定增收不发愁’的愿景,这种亦工亦农的用工形式,也深受留守妇女的欢迎,也让扶贫工作更有温度。”。

          为让村民户户有门路、人人有活干、月月有收入,工作队紧紧围绕“一户一就业、一户多就业”措施,鼓励村民致富带头人图尔荪古丽·克热木在原有裁缝店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村级缝纫专业扶贫车间,并提供了价值近20万元缝纫机械设备、500多平米场地等支持,可吸纳百名妇女就业,使之在家门口就业增加了收入,切实解决贫困家庭富余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难题。

          阿扎提古丽·艾海提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以前她们一家人就靠着种地维持生活,村里建立缝纫扶贫车间后,在工作队的协调帮助下,她很快在这里就了业。阿扎提古丽说:“我以前是家庭妇女,干农活、看孩子,在村里建立这个缝纫车间以后,我得到了免费培训的机会,之后在家门口就业了,现在可以自己赚钱了。”

          “在村里的缝纫合作社上班特别好,每个月有固定的收入来源,还能照顾家里,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村民阿依谢姆古丽·麦麦提敏高兴地说。在新扩建的缝纫合作社,与阿依谢姆古丽一样就业的姐妹有65人。

           农村群众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解决了生计问题。乡村振兴战略才会有根基,面向泥土的乡村才会春天常驻、四季花开,才有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志智双扶 激活内生动力

         扶贫先扶志智,治贫先治愚懒。工作队与村“两委”制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选择村民适合做、愿意做和能够做的脱贫致富项目,在思想上“扶志”,能力上“扶智”,促进扶贫由“输血”向“造血”转变,物质向精神转变,不断激发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邀请自治区农技专家科研人员把培训课堂搬进田间地头、引进农民夜校;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种植养殖、农机维修等实用技术培训为纽带,组织部分村干部和村民前往苏州、宝鸡和乌鲁木齐市、昌吉等学习参观、考察培训、开阔眼界;邀请村民图尔荪古丽·克热木等致富能手现身说法激活内生动力,既“富”了脑袋,又“实”了能力,即营造了劳动光荣、致富光荣、脱贫光荣的浓厚氛围,又让典型人人知、人人传、人人颂,使一些贫困群众看到了希望、增强了信心。

          村民罕娜克孜·色依提从事养殖育肥羊有五年多了,家里有100多只育肥羊和牛,但是对于疾病防疫、科学养殖、肉羊销售等问题则成了她最大的顾虑。今年,工作队邀请畜牧专家对她进行帮扶指导,帮助她进行科学养植,走农牧结合的道路从而降低成本,增产加收。

          目前,通过农民夜校学习培训带动近400人实现了转移就业,让他们有了一技之长。有针对性地为14名有餐饮技能、美容美发技能等的贫困户安置了餐饮、美发等工作,并帮助28人在村里实现了自主开店创业的愿望,充分调动了广大村民的主观能动性,保障了村民致富有产业,发展有门路。

           党员干部是脱贫致富的领头雁。为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致富带富方面的模范作用,开展了“双带”,即:党员带干部、干部带群众活动,帮助村民建成杏子、木艺、缝纫、畜牧养殖合作社等,带动百余人就近就地就业;并引领党员干部针对丧失劳动力家庭、重度残疾人家庭、孤独老人等困难群众,通过互助队、志愿服务队,不断加大扶持力度,抓好庭院经济建设,实现80余人有了稳定收入、固定经济来源。

土地流转 转出增收新路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也是农村最大的资源,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对盘活农村土地资源,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随着农户增收渠道的多样化,土地流转逐渐受到村民的欢迎。帕村作为土地流转试点的先行者,激发了乡村活力,提升了土地效益,也让农民兜里票子多了。

          土地流转后,与之匹配的是成立帕村种植专业合社,贫困村民把土地变资本,以土地入股形式将土地托管给合作社,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取得收益后,农民进行分红。再者,成立“土地管家”,村民将自己土地流转给种植大户,村民既可以在种植大户承租的流转土地里从事土地管理工作,也可在土地合作社务工,家门口就能领上两份‘工资’。此举旨在引导群众积极从事和发展二、三产业,鼓励大家外出务工创收,多途径帮扶群众增收致富。

           概而言之,村民每亩地获得相应的租金,再加上效益分红、土地管理、打工薪金,走上了一条“三金合一”的增收新路。

           农户是土地流转的直接受益者,对于村民布麦热耶木·图尔荪一家来说,土地流转之后再就业,不仅让她从繁重的田间劳动中解放出来,而且可以获得租金和土地管理工资两份收入,也不耽误平时干家务。目前,布麦热耶木在家门口成为了50亩棉花地的管理员,并向种植大户学习棉花田间管理新技术。

          2018年,该村以每亩670元的价格流转土地1300亩,为村民带来了十分可观的经济收入。村里有钱了,村干部的腰杆子挺了起来,干起事来也少了更多的顾虑,建房、修路、绿化、硬化……一项项惠民工程相继完成,村集体收益被用在了利民的“刀刃”上,村民生活条件日益改善,土地流转盘活了整条美丽乡村建设的链条。

文明新风 扮靓美丽乡村

         乡村美不美、干净不干净,事关乡村振兴的底色和成色。工作队以“美丽家园”人居环境提升为导向,以农村垃圾、庭院建设、村容村貌、生态环境改善为主攻方向,按照英吉沙县村容村貌提升标准,为村民院落绘制“一户一图”,制定“一户一案”,组织村民分批次到示范点参观学习,指导村民进行生活区、种植区、养殖区“三区”分离,并抓紧实施村内户内“12+13”项改造,彻底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推动农村生态、生产、生活融合发展,建设环境整洁、乡风文明、宜居宜业、管理民主的新农村,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工作队与村“两委”对环境卫生脏乱差地段逐一摸排登记,设立周一、周五环境清洁日,建立环境卫生整治台账,组织村民成立“互助、泥瓦、木工、水电、粉刷”五支队伍,做到整治一处、清洁一处、靓丽一处。活动中,工作队员与村干部发挥带头作用,带领村民清扫道路边垃圾,清除卫生死角,并引导村民充分利用庭院中的空地,将庭院的“方寸地”建设成为增收“聚宝盆”。

          模特,一直以来都是时尚的代言词。帕村也有着一群由村民自发组织追求时尚的模特们,她们或许身材不够高挑,衣着不够华丽,台步不够稳健,但她们追求时尚的心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却比任何模特都要闪亮。在“乡村振兴 巾帼建功”表彰暨民族团结联谊活动上,姐妹们伴着优雅的现代音乐节拍,在村民大舞台上摆造型、走猫步,各个笑容满面、长发飘逸,将新时代女性面貌和风采展现的淋漓尽致,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她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赢得了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昔日的帕其英也尔村,受制于硬件条件限制,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极为匮乏。每当夜幕降临,全村漆黑一片,村民各回各家,安静地仿佛如冬眠一般。如今整洁的村庄内,700盏路灯、庭院灯为群众照亮了夜晚的回家路。这些由驻村工作队为村里协调争取的太阳能灯照亮了村里的角角落落,也温暖了群众心窝。每到夕阳西下,村民带着孩子,拎着乐器,高高兴兴地来到宽敞的广场上跳舞、拉家常,在舒心的氛围中“散去”一天的劳累。

           情为民系、情为民生。“自治区党委办公厅驻村工作队不仅驻村,而且驻心,他们用实际行动把使命担当书写在维护稳定的第一线、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把根深植到广大群众之中。”色提力乡党委书记王银顺对自治区党委研究室调研干部说。

           工作队员、村党支部书记卡乌力江·卡斯木坚定地说,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奋斗精神的重要论述,赋予“奋斗”全新的意义与高度,可以说奋斗赋予了时间特殊的意义,蕴含着新机遇、新希望。用勤劳双手拔掉穷根,贫困群众离好日子越来越近。心怀梦想、脚踏实地,无论身处城市还是乡村,每个人都能绽放“燃”的青春。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新时代的中国故事里,每一个人都是主角。作为一名访惠聚驻村干部,让我们迎着春风再出发,做带领群众奔小康路上最美的追梦人!(新疆自治区党委办公厅驻英吉沙县帕其英也尔村工作队 谢新宇 供稿)



0
中国民生经济网 (编辑:)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 法律顾问 | 本网声明 |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民生经济网为非盈利、公益性资讯类网站,所发布信息旨在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请读者自行判断、核实和参考。
若有未经著作权人同意发布的图文及影像内容,敬请告知,以便及时安排撤稿和删除;
若信息发布十日内,本网站未收到书面异议,则视为该信息著作权人默认和支持本网站的公益性发布行为。


Copyright @ 2012-2088 版权所有
地址:成都市永兴巷15号 民生经济网 工业与信息化部备案号:蜀ICP备12001530号-3
主办:四川省民生研究会
爆料投稿:QQ2381208516 / 邮箱:zgmsjjxww@163.com 电话:13348900167
官方(新浪)微博(民生经济网 http://weibo.com/3949705932) 微信订阅号:zgmsjjw 民生经济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