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雨后,稻禾上聚集了雨滴。 王晓斌 摄 中新网三亚9月23日电 (记者 王晓斌 李宇凡)9月23日是中国农民丰收节,记者探访位于三亚崖州区的坝头南繁公共试验基地,这里是“杂交水稻双季亩产3000斤”项目的示范点之一,该项目由袁隆平任首席科学家,是其生前亲自推动的最后一个科研攻关项目。 “杂交水稻双季亩产3000斤”项目坝头示范点负责人陈灿和技术员朱再书在查看水稻长势。 王晓斌 摄 正处于灌浆结实期的水稻。 王晓斌 摄 如...
一场雨后,稻禾上聚集了雨滴。 王晓斌 摄
中新网三亚9月23日电 (记者 王晓斌 李宇凡)9月23日是中国农民丰收节,记者探访位于三亚崖州区的坝头南繁公共试验基地,这里是“杂交水稻双季亩产3000斤”项目的示范点之一,该项目由袁隆平任首席科学家,是其生前亲自推动的最后一个科研攻关项目。
“杂交水稻双季亩产3000斤”项目坝头示范点负责人陈灿和技术员朱再书在查看水稻长势。 王晓斌 摄
正处于灌浆结实期的水稻。 王晓斌 摄
如今在周边村民口中,坝头南繁公共试验基地更流行被唤作“3000斤”。记者当日在“3000斤”看到,晚造的水稻正处于灌浆结实期,整个田洋绿油油一片,预计在十月底迎来收成。
“超优千号”等品种因为稻禾高大挺拔,曾被袁隆平亲切地称作“水稻仪仗队”。 王晓斌 摄
“杂交水稻双季亩产3000斤”项目坝头示范点负责人陈灿和技术员朱再书在查看水稻长势。 王晓斌 摄
在今年5月进行的早造现场测产验收中,“3000斤”田洋的平均亩产为926.5公斤,达到预期目标。“3000斤”试验示范点技术员朱再书介绍,晚造水稻种植品种为“超优千号”和“吉丰优1002”,从当前的长势看,有信心达到甚至超过亩产600公斤的目标。(完)
正处于灌浆结实期的水稻。 王晓斌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