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经济网讯(赵厚 文/图) “野生刺梨都适应我们这里土壤,长势还算可以,经过培植的应该更好。村组干部都带起我们种,销路该不成问题吧......”近日,笔者在峨边彝族自治县新场乡羊子岩村委会看到群众集中领取刺梨幼苗,用三轮车、面包车、摩托运输工具将刺梨幼苗运到地里栽植。这是峨边自治县委、县政府整合产业发展资金,发展特色产业,助农增收一个个缩影。 眼下正值中药材...
民生经济网讯(赵厚 文/图) “野生刺梨都适应我们这里土壤,长势还算可以,经过培植的应该更好。村组干部都带起我们种,销路该不成问题吧......”近日,笔者在峨边彝族自治县新场乡羊子岩村委会看到群众集中领取刺梨幼苗,用三轮车、面包车、摩托运输工具将刺梨幼苗运到地里栽植。这是峨边自治县委、县政府整合产业发展资金,发展特色产业,助农增收一个个缩影。
眼下正值中药材刺梨的种植和高山蔬菜收获的季节,在新场乡羊子岩村慌山、林地、闲置耕地里随处都可以看到,村民朋友们正利用晴好天气抓紧种植刺梨。闲暇之时,农民朋友们对自己种植青菜、白菜、羊角菜等高山蔬菜开展田间管理。
在宜坪乡宜坪村蔬菜基地看到车来车往,客商正在收购莲花白、萝卜、白菜等时令蔬菜,村民群众手里拿着一张张崭新带着体温的钞票,喜笑颜开,丰收的喜悦挂在一张张笑脸上。
在与群众闲聊中得知,“过去部是传统种植玉米,每年平均亩产500公斤,收入1500元左右,除去各种成本,每亩收入还不到300元。现在我家的30多亩慌山、林地和闲置土地准备全部种植刺梨、大头菜、羊角菜等”,新场乡星星村三组正在栽植刺梨群众告诉笔者。
近年来,自治县农业农村局结合脱贫攻坚工作和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组织农技员、联户干部和农技巡回服务小组,规划发展农业特色产业。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奋斗乡村振兴,积极引导村两委和农户开展种植刺梨、高山蔬菜等特色农作物。目前,峨边特色产业,初具规模,农民朋友的家庭经济收入至少翻了1-2番,慢慢过上了“好日子”。
“峨边土壤条件、空气湿度格外合适栽培刺梨。刺梨首要的生物特性即是简单种活,种下去一年以后就能长到一米左右高,第二年就能开花结果,第三到四年就能到达盛产期。下步,还将成立刺梨种植专业合作社,引进业主兴办刺梨加工厂,集栽培、出产、加工、出售为一体。”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原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张蓉芳如是说。
据了解,近年来,峨边彝族自治县委、县政府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条件,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刺梨、高山蔬菜等特色农作物种植,变撂荒地为特色农作物种植基地,不仅让荒山变绿了,也富了村民的腰包。下一步,自治县委、县政府将依托新场乡“长寿文化园建设”,构建农文旅融合一体的全域旅游,开展产业结构调整,致力于实现农业强、乡村美、农民富,不断增加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