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 返回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 正文

高效节水灌溉推广难度大

更新时间:2014-05-26 12:40:45点击次数:1223次字号:T|T



  中国民生经济网讯 记者在宁夏、陕西等西部省区采访了解到,为缓解干旱缺水、大水漫灌与农业生产用水难以保证的矛盾,近年来西部一些省区在保障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但受土地流转面积不足、经济效益不高、灌区农民节水理念滞后等因素影响,节水技术在部分省区出现了“叫好难叫座”现象。
  高效节水灌溉推广潜力难挖掘
  近年来,水资源短缺的西部省区积极探索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来提升农业灌溉能力。据宁夏水利厅农水处副处长高宏介绍,截至2013年底,宁夏已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65万亩,另外,中部干旱带发展高效节水补灌115万亩。
  陕西省高效节水灌溉面积从“十一五”的250多万亩增加到现在的451万亩。陕西省眉县首善镇第五村村 主 任 杨 宝 成 告 诉 记 者 : “ 全 村5000亩耕地中,3500亩猕猴桃全部安上了微喷灌喷头和滴管,水量比原来节约30%,而且猕猴桃长势旺盛,不会因为缺水减产;同时1500亩粮田也通上了管灌输水管,保证及时浇地,产量能从每亩700多斤提高到1000多斤。”
  然而,要继续挖掘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潜力难度很大。陕西省水利厅农水处副处长赵军校说,陕西目前耕地4930万亩,2/3以上是旱地,有效灌溉面积、节水灌溉工程面积分别为1916万亩和1322万亩,低压管灌、喷灌、微灌及其他节水技术所占面积仅451万亩。虽然干旱缺水一直是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但高效节水灌溉的推广仍较为缓慢。
  记者在宁夏采访发现,大部分农民对节水灌溉的接受度也不高。平罗县、同心县等一些村民告诉记者,不太相信节水灌溉的效益。记者看到,一些地区人为破坏微灌工程基础设施的现象较为严重。
  新技术推广面临多个“不愿意”
  虽然西部省区的多数干部和农民都承认高效节水灌溉是一项好的农业技术,但推广起来却面临“灌区群众不愿意”“种粮食作物不愿意”“一家一户推广不愿意”等多个难题。
  地处旱区的群众愿意接受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但灌区的群众不愿意。同心县水务局规划计划室主任于昌福说:“目前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面积约23万亩,基本是在一直以来灌溉困难的旱作区推行。铺设高效节水灌溉管道后,远距离调水,在节水前提下让当地群众能够种植枸杞、圆枣等作物实现增收,所以容易推广。”
  由于用水指标限制,目前在旱区推广此项技术的空间已经饱和,而要在灌区推广,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是群众的用水观念尚未转变。记者采访发现,在旱作区灌溉水源相对充足、方便的区域,农民普遍排斥这种高效节水的灌溉模式,认为上管道麻烦,投入也大,而且没必要节水。于昌福告诉记者,到目前为止,同心县灌区还没有发展高效节水灌溉,计划是从今年开始尝试,推广难度很大。
  高效节水用于种植经济作物村民愿意,但种植粮食作物则不愿意。“目前高效节水灌溉基本用于种植经济 作 物 , 因 为 经 济 作 物 整 体 收 益高。”赵军校说。
  “要向种粮食的村民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前提是其产出要高于大田灌溉的产出。”于昌福说,种植一亩地玉米,高效节水管道投入要260元,每年只能省水费25元,总体效益低于大田灌溉,农民积极性很低。
  村民对土地大面积流转后推广高效节水表示愿意,一家一户推广使用则不愿意。由于采用高效节水灌溉需要对土地进行集约化管理以实现其高效益,土地流转后,由公司统一经营种植,农户可以就地打工增收。而“一家一户单独使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投资大,而且作物种植结构不同,灌水也不好协调。”眉县水利局纪委书记闫乃舒说。目前西部绝大多数农田属传统种植零散经营,土地集中度不够,直接制约了高效节水灌溉效果的发挥。
  仍需完善运行机制促大力推广
  为进一步推广高效节水灌溉,部分基层干部群众建议,应以推进土地集约化经营为前提,加强技术服务体系建设,逐步探索其合理的运行机制。
  在加大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之前,应尽快培育种植大户和农民合作组织,推进连片承包和集约经营,加快土地集约化管理进程。高宏、赵军校建议,可尝试让农民不仅仅是打工,而是成为“股东”,参与年底农产品销售分红,实现农民利益的最大化。
  为协调土地流转与高效节水农业步伐不一致的难题,应以政府推动为主,尝试在高效节水的配套设施建设上提前做准备。于昌福说,比如对于发展前景较好,但尚未推广高效节水技术的特色农业地区,可先铺设滴灌管道,未来这些地区有意向发展节水农业后,再统一装配地面管道。同时,政府可制定具体补贴政策,激发农民、本地企业对高效节水技术推广的积极性。
  尽快解决高效节水灌溉发展中的管理和技术等问题。闫乃舒等建议,依托科研院所、大中专学校和覆盖本省区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服务体系。加强对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区的技术指导和服务,定期进行培训,完善高效节水灌溉推广的后期运行管理维护机制。

   来源: 经济参考报


0
(编辑:admin)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 法律顾问 | 本网声明 |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民生经济网为非盈利、公益性资讯类网站,所发布信息旨在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请读者自行判断、核实和参考。
若有未经著作权人同意发布的图文及影像内容,敬请告知,以便及时安排撤稿和删除;
若信息发布十日内,本网站未收到书面异议,则视为该信息著作权人默认和支持本网站的公益性发布行为。


Copyright @ 2012-2088 版权所有
地址:成都市永兴巷15号 民生经济网 工业与信息化部备案号:蜀ICP备12001530号-3
主办:四川省民生研究会
爆料投稿:QQ2381208516 / 邮箱:zgmsjjxww@163.com 电话:13348900167
官方(新浪)微博(民生经济网 http://weibo.com/3949705932) 微信订阅号:zgmsjjw 民生经济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