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生经济网讯(何存军)近日,笔者来到道高楼镇清凉、鹤林等村,绿油油的蔬菜地里黄瓜、番茄等瓜果挂满枝头,菜农们饶有兴致地摘着蔬菜。“这些水利工程,给咱老百姓带来了实惠,现在田间地头有了蓄水池,水库输水有了渠道,河水提灌上山能到果园,再也不用为浇地发愁了。”清凉村的村民们如此说道,脸上挂满了丰收的喜悦。
高楼镇的清凉、鹤林、书房、五四等村地处丘陵山区,多年来,农田灌溉由于水利设施年久老化失修,只能望天盼雨,加上地质构造疏松,地表水很快渗入地下,土壤蓄水能力差,不能保证农业正常用水。自从实施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对低产望天田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建成了连片的高标准农田和多个水果蔬菜基地后,如今清凉、鹤林等附近10个村农业生产旱涝保收,预计年可新增经济作物产值500多万元。
近三年来,资中县以中央小农水、高标准农田、节水型等项目为依托,坚持把农田水利建设与促进农业增效、农业产业化、改善生态环境、改善民生相结合,通过科学规划、项目整合、合理部署,大力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建设,并取得显著成效。三年累计投入资金7.5亿元,新增有效灌面11.29万亩,新增蓄水能力2803万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是农民摸得着、看得见、赢民心的惠民工程,也进一步提升了政府在百姓心中的形象。这些水利工程建设,使农民以前想干但干不成的事变为现实,工程好不好,农民最有发言权。清凉村村民朱志成说:“过去一到浇地的时候,没有水,没法浇地,也没法施肥,心里那是一个急,愁得不得了。现在有了这些水利设施,浇地省工、省力、更省钱,解决大难题了!”
为确保工程建成后长期发挥效益,农民受益最大化,资中县农田水利建设全面推行“三位一体”管理模式,按照“谁受益、谁管理”的原则,在项目区内成立农民用水合作组织,设立农民灌溉用水小组,并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及时将工程的所有权、管理权、使用权移交给受益村组或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并由乡(镇)政府监督实施,做到“建管并重、一建即管”,确保水利工程建设“建一片,成一片,发挥效益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