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松桃,男,1984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成都市蒲江县第七批对口支援泸定县工作队队员,现挂职泸定县兴隆镇党政综合办公室主任,其挂职地兴隆镇境内居住有汉、藏、彝、回、蒙古5个民族。作为一名援藏干部,他始终坚持党员本色,忠诚党的伟大事业,高举民族团结的旗帜,站在维护民族团结的最前列,把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决群众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对民族团结工作的热爱熔铸于具体行动中,用真心实意描绘出一幅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美丽画卷。
他是群众身边的“贴心人”。作为一名援藏干部,更是一名共产党员,刘松桃始终牢记初心使命,全身心投入到为群众服务中去,刚到兴隆镇就一头扎进联系村。面对群众困难,他全力以赴,用心解决困难。他深入群众逐户走访,与群众拉家常,详细了解其生产生活情况,查看住房安全、饮水安全等,针对少数民族脱贫(监测)户,更是认真听取心声,细心收集需求,尽最大努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通过深入走访了解,他发现因市场大环境原因,群众花椒卖不出去,严重影响群众经济收入,针对这情况,他通过援泸工作队联系,引进蒲江企业收购群众花椒,解决了群众花椒卖不出去的难题,畅通了花椒销售渠道。面对地灾防汛,他勇往直前,精心防范处置。接到地灾防汛预警,他总是第一时间联系地灾检测员,告知要认真做好地灾检测,紧急情况下他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查看地灾情况,确保群众安全。“刘主任,通往牛背山景区的道路出现较大裂缝,存在地灾风险”下午接近六点接到村上电话,刘松桃立即赶到现场,和镇、村干部一起紧急组织疏散危险区群众,商讨应对解决措施,逐户告知群众,安抚群众情绪,处理完所有事情,已经是晚上10点过,这时,他才发现肚子早已发出饥饿的抗议。面对无情火灾,他临危不惧,细心妥善处置。“刘主任,李**家着火了”早上十点过接到村上电话。刘松桃立即赶到现场,在经了解,无人员在家里后,他在松了口气的同时又焦急万分,看着熊熊燃烧的大火,他奋勇协助消防队员灭火抢救物资,火灭后,他与镇村干部一起一手为受灾群众搭起爱心的帐篷,安抚好受灾群众,全程妥善处理好灾后相关事宜。面对民生工程,他竭尽全力,确保顺利实施。S435泸汉路是县上重点项目,是惠及群众的民生工程,为了该项目进展顺利,他主动请缨进入推进协调工作领导小组,认真仔细为征地拆迁群众宣传相关政策标准,深入群众积极开展征地拆迁工作,进行土地实物丈量,逐户认真核实相关数据,签订征地协议,耐心为群众解答疑问,积极参与征地拆迁专题工作会议及协调会议,及时协调解决困难问题,为项目的顺利推进用心尽着绵薄之力。他常说“群众的事无小事,凡是涉及群众利益的事情就是大事情,特别是民族地区,更是要全力以赴,全身心投入对待”。
他是振兴路上的“同心人”。化林村在汉代就是茶马古道经过地,至今留存六街四巷的历史格局,还是红军长征的战略要地,飞越岭战斗即发生于此。化林村在完成“古道红村”打造后,乡村振兴路径在何处?面对这一灵魂拷问,刘松桃找到村干部昼夜商讨对策,确定了青年人才振兴和文化旅游振兴路径。在他全面参与下,通过第三方机构培育孵化,就这样,一支由化林村本地返乡创业青年和吸引到的外来青年组成的“化林香得很”青年队伍正式成立,并在村上开展相关工作。2024年,他通过援泸工作队,争取蒲江帮扶资金用于化林村旅游发展,激励发展化林村消费场景,提高群众参与多元共建共治的意识。除了在化林村,兴隆镇其他村的乡村振兴道路上同样伴随着他的身影。在瓦斯村,面对产业发展瓶颈,为优化产业发展结构,实现产业多元化,他通过援泸工作队积极与蒲江社会企业对接,争取到企业向瓦斯村群众无偿捐赠兔子,激励群众发展养殖产业,进一步促进瓦斯村养殖产业发展,为瓦斯村产业振兴增砖添瓦。在兴隆村,为解决群众夜间出行安全,提高群众生产生活质量,他争取蒲江帮扶资金在兴隆村场镇3公里范围内安装路灯50盏。这样的乡村振兴事情在兴隆镇各村都持续上演着,刘松桃常说“作为援藏干部,一定要扛起乡村振兴的旗帜,与各民族群众同心向着共同富裕奋进”。
他是同事身边的“暖心人”。作为党政综合办公室主任,事无巨细,要全方位做好单位工作保障和员工生活保障,详细了解员工的工作和生活需求。刘松桃刚到兴隆镇,第一时间了解到兴隆镇政府有藏、彝少数民族员工,就迅速学习了解相关民族政策、风俗习惯等,全面精准摸清需求,提供精细服务,全面保障员工餐饮、住宿、生活用水、生活用电等。“刘主任,我门锁坏了”“刘主任,我水龙头坏了”“刘主任,我灯不亮了”“刘主任...”,这样的话语时常在刘松桃耳边响起,有的员工更是开玩笑的说道“刘主任就是我们的刘保姆,暖心的很”。在他的统筹协调下,单位更加和谐了,全体员工相处也更加融洽、团结了。(张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