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在线 >> 返回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法治在线 > 正文

四川省法学会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研究会2022年年会暨“喜迎党的二十大 依法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专题研讨会在蓉举行

更新时间:2022-10-15 19:40:19点击次数:480583次字号:T|T




      民生经济网2022年10月15日四川成都讯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和省委十二届一次全会精神,2022年10月15日,四川省法学会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研究会2022年年会暨“喜迎党的二十大 依法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专题研讨会通过线上会议形式圆满举行。
      本次会议由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法学院承办,《民主法制建设》杂志社、《四川劳动保障》杂志社、西南财经大学劳动关系创新中心协办。来自政府部门、司法机关、省内外高校、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律师事务所等230余位理论与实务同仁参与会议。

      本次会议分为开幕式、研究会理事会会议及宣读获奖论文名单、主题演讲、专题研讨、闭幕式五个环节。


开幕式





      开幕式由四川省法学会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邓君韬主持。开幕式上,四川省法学会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研究会名誉顾问、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法学研究会副会长王全兴、四川省法学会党组成员、专职副会长胥坚、西南财经大学副校长张邦富分别致辞。




      王全兴教授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我国社会建设、民生保障和改善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并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十年,是我国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社会治理等社会法领域改革和创新的十年。即将召开的“党的二十大”站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第二个一百年和后小康社会的历史新高度,给社会建设和社会法学研究提出新的主题和目标。
      王全兴教授提出未来社会法研究的三个重要方向:一是要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的社会法研究,协调初次、再次、第三次分配关系以实现共同富裕,三次分配分别与劳动法、社会保障法、慈善法发展密切相关;二是要支持数字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社会法研究,数字经济中的社会法问题是全面和全方位的,不仅有灵活就业问题,更有正规就业问题,不仅有劳动法问题,还有社会保障法、社会治理机制问题,要把握数字经济的社会法与工业经济的社会法二者之间“变与不变”“守正与创新”的关系;三是要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社会法研究,全国统一大市场具有重要的改革意义,社会法研究要重点关注“全国统一、劳动力和人才跨地区自由\畅通流动的人力资源市场”“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的法典化”“社会法领域中央与地方的立法权限”三大领域。





      省法学会专职副会长胥坚肯定了研究会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举办本次年会暨“喜迎党的二十大 依法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专题研讨会的特别意义。胥坚副会长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民生社会事业的重大成就,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取得的。在已有成就基础上,中央提出了新的目标: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进一步明确和落实了近期目标,这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的重要支撑和依据,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胥坚副会长指出,在省委和省委政法委坚强领导下,在省直属研究会和各地研究会共同努力下,我省法学会呈现高位求进、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近年来,省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研究会在章群会长的带领与全体会员的支持下,取得了系列良好学术成果与社会影响,特别祝贺章群教授获评全国三八红旗手、研究会部分理事获评省、市先进称号。
      胥坚副会长强调,研究会要坚持党的领导,确保正确政治方向,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切实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研究会工作全过程;要发挥优势作用,致力服务发展大局,为经济社会发展、法治实践和领导决策提供理论支持;要继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要继续弘扬务实作风学风,坚持学术为本,建设实战型、复合型、创新型学会,擦亮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研究四川品牌。






      张邦富副校长代表西南财经大学对与会嘉宾致以诚挚问候和最热烈的欢迎,表示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研究会致力于研究民生领域法治理论、积极投身法治实践,在省委政法委、省法学会坚强领导下,在广大会员支持帮助下,研究会从建立到发展到壮大,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希望研究会继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接续奋斗,为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构建、共同富裕推进提供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张邦富副校长表示,西南财经大学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继续深化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理论体系、话语体系、教材体系的研究,将与研究会一道,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研究会搭建的交流平台、常态化的学术活动及社会实践为契机,充分发挥研究优势与智库作用,团结广大劳动和社会保障法领域的理论研究者、教学及实务工作者,心怀“国之大者”,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服务劳动和社会保障治理能力和水平,努力开创研究会工作的新局面。



议程一  研究会理事会会议及宣读获奖论文名单


      四川省法学会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研究会理事会会议及宣读获奖论文议程由四川省法学会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邓君韬主持。





      四川省法学会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研究会理事会会议上,章群会长向全体会员作四川省法学会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研究会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展望。章群会长指出,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一部分,是人民的社会权利法、国家的民生保障法和社会的公平共享法。劳动和社会保障法治的根本目标在于增进民生福祉,劳动和社会保障法治是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内容,是将党和国家民生保障政策和社会治理体系予以制度化并沿着法治化轨道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章群会长总结,过去一年,研究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定劳动和社会保障法治研究与实践的思想引领;聚焦国家发展战略和省委战略部署安排,立足收入分配、就业、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开展理论与对策研究,努力推进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以“四化”为抓手,加强劳动和社会保障法治实践,服务法治国家与治蜀兴川大局,推进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守正创新、薪火相传,厚植劳动和社会保障法治人才根基;以实际行动和丰硕成果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章群会长提出,明天即将召开党的二十大,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时代召唤我们踔厉奋发,新征程引领我们坚毅笃行,新使命激励我们共创未来,新机遇鞭策我们担当作为!研究会将深入系统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不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战略要求、省委政法委、省法学会的部署,以“朝着共同富裕目标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为方向,扎实开展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法治研究;聚焦“数字经济发展”“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劳动法典编纂”等重要问题,深入探索新时代构建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理论与实践创新;聚焦“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深入推进健康四川建设”“兜紧兜牢民生保障底线”等关键问题,积极探索民生社会事业法治行动方案,切实推动共同富裕;继续以“四化”为抓手,不断提升研究会服务国家战略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能力水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推动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培养高素质人才,谱写新篇章。

      章群会长代表研究会宣读了本次学术年会获奖论文名单。据悉,本次会议征集了来自全国各地,涵括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律师事务所、政府及司法实务等部门单位的作者投稿53篇。组委会围绕年会主题、问题意识、选题创新、文献综述、学术规范、论证逻辑等分项指标,最终评选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8名,三等奖10名,优秀奖15名。


议程二  主题演讲


      主题演讲环节由四川省法学会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邓君韬主持。




       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谢鹏鑫作《我国劳动关系研究的历史回顾与未来展望:基于1949—2021年的文献分析》主题演讲。谢鹏鑫副教授基于我国不同阶段的发展目标对劳动关系的影响,将1949—2021年我国劳动关系的研究划分为五个阶段,并对各个阶段劳动关系研究的中英文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每个阶段劳动关系的核心研究主题,归纳我国劳动关系研究的演进过程;最后,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提出中国情境下未来劳动关系的研究展望。




      四川省法学会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研究会名誉顾问、上海江三角律师事务所主任陆敬波作《新就业形态中从“特殊民事关系”走向“类劳动关系”》主题演讲。陆敬波主任基于对外卖骑手工伤认定纠纷案例的思考提出,“混合情形”系情形描述而非关系界定或创设,“混合情形”在实然层面应属“特殊民事关系”,在应然层面宜创设“类劳动关系”。






      四川省法学会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四川省人大《民主法制建设》杂志社总编辑罗英作《人大立法,与“民声”共振》主题演讲。罗英总编辑介绍了四川省人大常委会近些年在聚焦民生关切、积极推进社会领域法治建设方面的重要成果,为全省改革发展稳定民生提供了法制保障,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做到人大立法与“民声”同频共振。






      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劳动关系处副处长肖潇作《后疫情时代劳动者权益保障研究》主题演讲。肖潇副处长提出,后疫情时代劳动关系呈现出劳动关系不稳定、资本定义规则、劳动关系碎片化等发展趋势,面临工资差距增大、社会责任缺失、去劳动关系化等挑战,未来规制要点主要有:进行制度性改革、做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维护、发挥工会作用、健全争议多元处理机制。






      四川省法学会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成都市就业服务管理局副局长钟强作《成都就业形势分析》主题演讲。钟强副局长介析了成都就业全年目标任务、前三季度就业形势,以及面临的“企业用工需求下降和‘招工难’并存”“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任务繁重”“就业困难人员失业风险较大”等困难和挑战,并从落实政策稳市场主体、搭建平台促企业用工、百日攻坚保重点群体就业三个方面交流对策和措施。






      四川省法学会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四川省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协会副会长李厚民作《促就业、促发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主题演讲。李厚民副会长基于企业可持续发展与保障和改善民生之间的密切关系,从利用平台政策支持、强化企业自身转型、与劳动者共克时艰三个方面交流促进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以实现保就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四川省法学会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研究会名誉顾问、laboroot劳达咨询集团总裁魏浩征作《让员工关系更美好—劳达劳动法1.0-4.0服务中的法制建设》主题演讲。魏浩征总裁结合企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变化和劳达咨询集团劳动法律服务变迁,分析当前劳动关系在争议处理、薪酬变革、组织创新三方面遇到的新问题,提出“让员工关系更美好”发展理念。






      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齐佳伟作《提升解纷效能,强化民生保障》主题演讲。齐佳伟法官结合《2021年成都法院劳动争议白皮书》介绍了成都市在劳动纠纷多元化解方面形成的“纠纷发现在萌芽、矛盾化解在基层”“依托大数据信息技术,增强各部门之间联调联动”“进一步强化民生领域保障力度”等经验做法。






      四川省法学会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成都理工大学副教授杨静作《构建人力资源合规体系是企业实现共同富裕价值追求的新方法》主题演讲。杨静副教授介绍了我国“企业合规”的发展历程、发展趋势,论述了构建人力资源合规体系的价值所在,以及构建人力资源合规体系的必要性,提出人力资源合规体系的六大要素。






      四川省法学会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研究会名誉顾问、西南交通大学国际老龄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教授杨一帆作《四川三孩生育政策效果分析及配套支持措施研究——四川省人口形势研判》主题演讲。杨一帆副院长对四川省人口形势作了“人口总量居全国前列,常住人口增量呈下降趋势”“人口总量变化趋势呈现地区差异”“生育水平呈持续下滑态势”“人口性别结构较为均衡”“人口年龄结构严重失衡”“育龄妇女平均初婚、生育年龄呈明显上升趋势”“育龄妇女年龄结构偏高,生育数量偏少”等七个方面研判。



议程三 专题研讨






      四川省法学会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王蓓担任专题研讨第一单元主持人。






      四川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张一博作《劳动法法典化背景下“劳动者”主体的界定》专题报告。张一博认为,劳动法法典化为修改劳动者的界定标准提供了契机,同时也对其提出了保证精确性和规范性、增加灵活性与发展性的要求,并结合“劳动者”主体界定的立法现状与不足,提出劳动法典可依托劳动者的特有特征“受制性”和“依赖性”来重塑“劳动者”主体的界定标准,将典型劳动者与非典型劳动者归属于统一概念框架之下。




    四川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张力丹作《关于编纂我国劳动法典的构想》专题报告。张力丹认为,编纂劳动法典具有弥补我国现有劳动法规不足、维护我国劳动法规统一、构建我国劳动法规体系的重要意义,编纂劳动法典应当立足于法典形式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理性品格,采取总分结构,在劳动立法规划研究过程中,结合我国国情分步骤、分任务、分阶段循序渐进地推进劳动法典的编纂工作。







      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黎婉婧作《社会法视域下公共卫生应急法治的完善》专题报告。黎婉婧通过梳理历年公共卫生应急治理实践,发现公共卫生应急治理中对社会保障、社会参与等有深度融合,但公共卫生应急立法与社会法的衔接度尚弱、社会参与的规范性还需进一步提高,并结合社会法与公共卫生法双重视角,以社会法理论的嵌入思考公共卫生应急法治中医疗救治、应急治理、社会参与等问题的完善。






      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邓悟作《新冠疫情防控的刑法表达——以妨害传染病防治罪为展开》专题报告。邓悟提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态势推动刑事司法激活“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罪名诉求,并结合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理论争议与司法适用分析,认为应严格把握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与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区别,坚守罪刑法定原则,准确界定妨害传染病防治罪适用范围。






      成都市新都区人民法院法官助理周飞羽作《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超龄劳动者用工关系认定及权益保障路径探析》专题报告。周飞羽法官助理认为,人口老龄化加速背景下,超龄劳动者成为劳动力市场的重要补充,超龄劳动者用工法律关系认定关涉其基本劳动权益保障,并在实地考察区域内具有代表性的超龄劳动者用工企业基础上,梳理相关法律法规基础和实践争议,从超龄劳动者用工主体、政府监管、立法和司法保护角度提出超龄劳动者权益保障进路。





  


      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胡尚汶作《新冠疫情背景下劳动合同不可抗力事由适用研究》专题报告。胡尚汶介绍了劳动关系中不可抗力事由的适用,提出疫情背景下不可抗力适用规则的调整建议,包括明确不可抗力的适用期限、引入中止制度等。






      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郑丹作《劳动合同法经济补偿金制度的规范性质分析》专题报告。郑丹提出,我国关于经济补偿金制度在司法实践中存在规范认定的不同观点,目前我国经济补偿制度主要是“社会保障+用人单位帮助”的集成功能性质,在规范类型上应当认定为混合性规范;我国经济补偿金制度尚处于“‘高’社会保障+用人单位帮助”模式,从社会保障中长期规划来看,重构失业保险制度,取消经济补偿金制度,用失业保险金替代经济补偿金,是必然的趋势;逐渐向“‘低’社会保障+用人单位帮助”模式过渡,实现纯“用人单位帮助”模式是长远规划和任务,适时其法律规范可能向任意性规范发生转变。






      四川省法学会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研究会副会长、西华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副教授王黎黎担任专题研讨第二单元主持人。







      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曾莉鑫作《算法控制下网约工权利保障之困境与路径探究》专题报告。曾莉鑫认为,平台用工方将商业经济最大化价值需求选择隐藏式嵌入平台用工系统,造成网约工遭遇隐形用工歧视、维权困难以及劳动强度加大等困境,可从将算法歧视纳入可诉范围、明确网约工权利保障法律体系及侵权主体确认、规制劳动强度等路径,改善网约工受侵害易、维权难工作现状。






      四川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刘珂作《生育政策优化对女职工生育与就业保护的挑战与应对》专题报告。刘珂提出,生育政策的优化调整,在回应人口发展新阶段、新特点的同时,对女职工生育与劳动就业保护带来新挑战;要实现女职工生育权和劳动就业权的平衡保护,需注重源头治理,从政策立法、社会责任、就业环境等多方面入手,优化生育与就业环境。






      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柳翠作《后疫情时期破产法司法“保就业”压力的协同应对》专题报告。柳翠提出,“保就业”是破产法司法的重要目标和现实压力,破产法司法“保就业”的价值追求在于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破产法司法在“保就业”方面积累了一些基本经验,但仍面临诸多现实困境;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参与方“能力整合”落差,是形成破产法司法“保就业”压力的根源,有效的压力纾解思路应建筑于各方互动关系上的压力分担机制。







      上海政法学院司法研究所讲师孟现玉作《积极促进理念下失业保险法律制度转型的逻辑与路径》专题报告。孟现玉老师认为,积极促进理念以其能力赋予面向和要求面向形塑了社会保障与劳动力市场之间的联系,强化了促进就业的基本目的;以积极促进理念检视我国当前失业保险制度,还存在着局限的差序治理体制、失衡的失业保险给付、虚化的寻职义务规定和不足的制度联结等规范缺陷;需以权利与义务相平衡为基本原则并推进制度改革,包括重塑以失业风险高低为核心的治理体制、均衡失业保险给付、实质化寻职义务规定和补足制度联结。







      四川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宋蕊作《工伤赔偿协议效力争议问题研究》专题报告。宋蕊结合108份裁判文书实证研究了司法实践中工伤赔偿协议效力争议的特点,认为工伤赔偿协议兼具社会法与私法的属性,并分析了工伤赔偿协议的有效要件和工伤赔偿协议的效力判断规则。






      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王娜作《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地方立法审思》专题报告。王娜提出,经过20年的发展,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地方立法,在立法技术上实现粗放型规定向精细化立法的转变,在立法理念上完成从责任侧重到劳资兼顾的改革,在参与主体上实现监督主体单一化到多元化共治的优化,但既有制度创新也存在法律用语不统一、监督范围过窄、调解理念不清晰等缺陷与不足,影响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地方性法规实施效果,建议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地方性法规明确保护对象,规范法律用语;拓展监督内容,衔接有关法律规范;贯彻调解理念,发挥工会“软实力”。






      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曹冬梅作《公共服务对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影响及机制研究》专题报告。曹冬梅老师认为,劳动力的流动是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城镇化进程的重要途径,流动人口在流入地居留的不稳定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的平稳发展;采用2017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与各城市特征数据,探究公共服务对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影响,着重研究公共服务影响效应的人群异质性和公共服务—主观幸福感—居留意愿的影响机制;提出各城市应重视高水平公共服务对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促进作用,以足量、适配且更加公平的公共服务增强流动人口主观幸福感,从而提升其居留意愿。



闭幕式



      闭幕式由四川省法学会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邓君韬主持。







      四川省法学会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研究会副会长、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王伦刚作会议总结。王伦刚副会长表示,本次年会是“以实际行动喜迎党的二十大”的生动体现。王伦刚副会长总结了本次学术年会的特点,一是论文数量多、所涉群体和领域广泛;二是研究内容丰富,既有学术热点思考,也有历史冷峻回顾;既有学术回顾,也有未来展望;既有老问题新思考,也有对新问题的敏感关注;三是研究方法多元,既有规范法学的细致分析,也有法律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娴熟运用。以上特点表明,研究者们正在关注中国问题,进行着有本土特色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的思考,正在生产中国本土的理论,四川省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术研究水平正在稳步提升。
      会议最后,章群会长代表研究会真诚感谢与会成员对研究会发展的支持,感谢协办单位《民主法制建设》杂志社、《四川劳动保障》杂志社的传媒支持,感谢会务人员和志愿者团队的默默付出,感谢四川省法学会、西南财经大学等单位长期以来为我省劳动和社会保障法治研究与实务同仁提供了一个高层次交流平台;诚挚欢迎大家建言献策,助推研究会“组织机构实体化、工作模式实战化、成果转化实效化、融入中心实质化”建设,合力推进民生社会事业发展与共同富裕。
0
中国民生经济网 (编辑:刘小雪)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 法律顾问 | 本网声明 |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民生经济网为非盈利、公益性资讯类网站,所发布信息旨在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请读者自行判断、核实和参考。
若有未经著作权人同意发布的图文及影像内容,敬请告知,以便及时安排撤稿和删除;
若信息发布十日内,本网站未收到书面异议,则视为该信息著作权人默认和支持本网站的公益性发布行为。


Copyright @ 2012-2088 版权所有
地址:成都市永兴巷15号 民生经济网 工业与信息化部备案号:蜀ICP备12001530号-3
主办:四川省民生研究会
爆料投稿:QQ2381208516 / 邮箱:zgmsjjxww@163.com 电话:13348900167
官方(新浪)微博(民生经济网 http://weibo.com/3949705932) 微信订阅号:zgmsjjw 民生经济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