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城市推行限购政策的背景下,个别购房人通过“借名买房”规避购房限制,但却忽视了“借名买房”本身带来的法律风险。近日,北京的李先生向新京报记者咨询,如果购房人是借名买房,并与开发商签订了买卖合同,那么这份合同是否有效?
解答:
对于李先生提出的问题,北京云政律师事务所李洪云律师表示,在房地产市场中,确实存在一些出于规避限购、逃避债务等原因而借名买房的情况。借名买房指的是当事人约定一方以他人名义购买房屋,并将房屋登记在他人名下,借名人实际享有房屋权益。
据李洪云介绍,在司法实践中,只要是当事人在主体适格(年龄、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且不违背国家法律、社会公共利益的情况下,一般会认定借名买房合同有效,当借名人符合房屋购房资格和过户条件时,借名人依据合同约定要求登记人(出名人)办理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的,可予支持。不过,如果借名人违反相关政策、法规的规定,借名购买政策性保障住房,借名人主张确认房屋所有权或要求办理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的,一般不予支持。
李洪云提醒,在实务当中,借名人在办理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之前,有可能出现政策变更或登记人将登记在其名下的房屋擅自转让给他人的情况。即使双方签订了书面合同对借名买房事宜进行了明确约定,该买卖合同有效,但不一定能取得房屋所有权,借名买房依然存在很多法律风险,不值得提倡。
新京报记者 张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