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生经济网讯 半拉西瓜皮、白菜帮儿、莴笋叶子……五六种果蔬垃圾占据了50后市民郭彩凤手中的一个垃圾袋。昨日下午5时,家住菜市口的郭女士跟平时一样,看到家门口准时来了垃圾车,左右开弓地把手里拎着的两大袋子生活垃圾,费力地扔进车厢,其中有一半都是来自厨房。
超市买净菜就一定没有早市买菜值?记者调查发现,如果把产生垃圾、二次处理等因素都考虑在内,净菜未必就会“输”给买回家还要再择一遍的早市菜。
50后早市派
择完菜实际单价上涨10%以上
在北京生活了大半辈子的郭女士典型地“会过日子”,就连去早市买菜都从来不赶早,反而在中午11时30分以后商户快收摊儿的时候才出家门。她有着自己的小算盘:“那会儿的摊贩都着急收摊回家,菜价能比早晨起来便宜不少,赶上不太新鲜的地方,多扔点儿都值了。”
郭女士买菜的早市就位于西城区广安门内的天和市场,9月份,她记录的买菜日记如下:一星期内主要买了西红柿、黄瓜、芹菜和茄子,每500克单价分别为1.7元、1.3元、1.5元和1元,当天买了西红柿3斤5两(1750克)、黄瓜3斤(1500克)、芹菜2斤3两(1150克)和茄子1斤8两(900克),买菜花费分别为:5.95元、3.9元、3.45元和1.8元。
综合算下来,郭女士购买的西红柿、黄瓜、芹菜和茄子产生垃圾“浪费率”分别为:12.8%、5.3%、15.7%和17.8%,照此计算,这些蔬菜的可食用部分每500克价格涨至:1.95元、1.37元、1.78元和1.22元,也就是说,除了黄瓜,其他蔬菜在择菜后的“食用部分单价”均比售价上涨了10%以上,涨幅最高的是茄子,22%。
80后“净菜”派
省去择菜时间价高尚能接受
80后的石诚就住在西城区广安门车站西街,因为他和老婆干得都是早出晚归的工作,白天根本没时间到社区菜市场买菜,如果想回家做饭,他们就在马连道一家大型超市买“净菜”。
“超市的蔬菜比早市的贵。”这几乎是常买菜市民的第一印象,实际情况又如何?石诚交出了他在超市的买菜日记,他买的蔬菜中也包括了西红柿、黄瓜、芹菜、茄子这几样,每500克的售价分别为:1.98元、6.25元、0.79元、1.1元,石诚购买的这几样蔬菜净含量为:490克、400克、684克、852克。“我以前也觉得在早市买菜便宜,可婚后自己一做饭才发现,从超市买回来的菜,择菜时不必要的浪费几乎没有,未必就不实惠。”他说。
不过,多数消费者对净菜的接受程度不高。“我们附近超市里卖的就是有机净菜,有天晚上我下班带回来一个茄子,也就是一盘菜的量,居然花了8块钱,这种金贵菜偶尔吃吃还成,天天买,绝对肉疼。”家住牡丹园附近的小邵表示。
净菜进城
垃圾处置每年少投约1.6亿元
据市发改委统计,北京自1999年9月全市开始征收生活垃圾清运费和处理费,居民生活垃圾收费标准(含生活垃圾清运费和处理费)为每户每年66元,但是垃圾收费仅能覆盖20%的处理成本,其余的仍由财政补贴。居民每天平均产生垃圾量约0.85公斤,1年产生310公斤,处理成本约124元,如果按照户均2.5人计算,每个家庭年产生垃圾的处理成本为310元,目前每户收费为66元,剩余部分全部由财政进行补贴。
资料显示,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净菜产业已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在日本制定的垃圾减量化政策中,不仅毛菜被禁止入城,被禁的范围也随着城市的扩展而扩大,如东京市规定,八环路之内,禁止毛菜进入,由此减少了20%的城市生活垃圾。
这20%是什么概念?目前,北京日产垃圾量超1.8万吨,如果用卡车装载,足可以绕北京三环路排满整整一圈。若按北京现在每吨124元的处理费用,每年可少投入约1.6亿元。这还不包括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费用,建一座大型垃圾填埋场就得上亿元,建一座大型垃圾焚烧厂耗资高达数十亿元。
(来源: 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