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 >> 返回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生态环境 > 正文

中华鲟遭遇生存危机 罪魁祸首是水利工程和污染

更新时间:2015-04-15 14:16:04点击次数:1174次字号:T|T


 

 

  中国民生经济网讯 (刘志伟)412日,2015年长江三峡中华鲟放流活动在宜昌市胭脂园长江珍稀鱼类放流点江段举行。3000尾子二代中华鲟放流长江,这也是截至目前放流大规格子二代中华鲟数量最多的一次,同时,中华鲟研究所将首次在沿江各监测站采用实时传输技术,完整监测放流中华鲟的洄游信息。

 

  见证过恐龙和猛犸的繁盛与灭亡,亲历了长江的形成和变迁。有着“水中大熊猫”之称的野生中华鲟,在长江里已经不足百条。这也意味着,又一个古老的物种面临着灭绝的危机。

 

  活了1.4亿年,中华鲟如今遭遇生存危机

 

  1.4亿年前的白垩纪,正是恐龙称霸的时代,江河中出现的中华鲟显得如此不起眼。但1.4亿年后的今天,恐龙已经成为化石,中华鲟却仍然在江河大海中游曳,成为最古老的鱼类之一。

 

  据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中华鲟研究所副所长高勇介绍,“亿万年来,地球的环境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中华鲟以它超强的适应能力存活了下来。”

 

  中华鲟是一种大型的溯河洄游性鱼类,生在江河,长在大海。它的繁殖能力超强,一次产卵可达30万—130万粒。每年夏天,这种全身黝黑,能够长到3米多长的巨型鱼类被涌入大海的江水所吸引,寻着出生时的“味道”,它们从上海崇明的江口逆流而上,溯源3000多公里,回到长江上游金沙江中产卵繁殖。到了第二年的春天,小鲟开始游向大海,在海里长大。

 

  而今,它们成了珍贵物种,面临着“灭顶之灾”。

 

  高勇回忆说,上世纪50年代,每年游回长江繁殖的规模在1万条左右,70年代下降到每年一两千条,到了90年代,每年有500多条,近年来进一步降低,“最近10年下降更快,每年回江繁殖的不足100条,只剩下原来的百分之一”。

 

  目前,闽江、珠江、钱塘江和黄河的种群都已经绝迹,长江种群是唯一幸存的中华鲟种群。2010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其列为国际极危物种。

 

  人工放流正是为了扩大中华鲟的种群,30年过去,人们已经累计放流500余万尾。而根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危起伟的统计,在整个长江和珠江流域,不同机构加起来已经放流大约1000万尾中华鲟。

 

  不过,伴随着人们持续努力和美好愿望的,却是残酷的现实。

 

  “被寄予厚望的增殖放流看起来效果有限。”从事了多年人工增殖研究的高勇说,他们投下去的绝大部分鱼苗,最终都无法到达长江口。“最后到达长江口的中华鲟,只占总数的5%10%,甚至更低,绝大多数因为被渔民误捕、被轮船误伤、无法获得足够的食物等各种原因而死在江中。”

 

  连续两年没监测到自然产卵,“罪魁祸首”是水利工程和污染

 

  2014年的11月至12月,二十多位科研人员动用了所有可能的手段,包括声呐探测、江底采卵、水下视频。结果令人失望,直到1210日,监测活动仍无成果。

 

  研究人员不死心,考虑到一些鱼类会以中华鲟卵为食,监测人员甚至剖开了一些鱼肚皮进行检查,他们又沿长江中下游1600多公里江岸,走访渔民,寻找可能繁殖的中华鲟幼鱼。同样毫无收获。这是继2013年首次确认中华鲟未进行自然繁殖后,连续第二年没有发现中华鲟进行自然繁殖活动。

 

  中华鲟产卵时,需要低于20度的水温。一些专家指出长江上大坝的滞温效应,导致了大坝下游秋冬季节水温的上升。危起伟的电脑里存储了多年的水温数据,从2003年三峡大坝蓄水后,近些年,长江秋冬季水温平均升高了26度。

 

  事实上,中华鲟早在2003年就向人类发出了危险信号。此前,中华鲟每年的产卵都有两批次,而此后,产卵次数减为一次,产卵时间也向后推迟了一个月。同时产卵数量也在逐渐减少。到了20132014年,待产卵的中华鲟一直等待到12月,水温还是没有降到20℃以下,记录显示当年产卵期平均水温23.8℃,它们的性腺退化,最终失去了产卵的时机。

 

  还有一个实证。20141125日,科研人员对一条不幸身亡的中华鲟解剖后发现,性腺中的脂肪很少,卵已经退化。“成熟的卵应该是椭圆形、一颗颗的,而这只鱼的卵已经是成‘稀饭’了。”危起伟说。

 

  除了水利工程,水域污染也成为新的元凶。相关调查显示,近10年来,长江流域的工业污水排放量增长了67%,受此影响,长江口幼鲟分布范围已经明显缩小。

 

  研究显示,长江沿岸城市生活污水和工厂排污,导致鱼类代谢障碍,印染企业排放的高分子有机物,引起了水生生物癌变、畸形和基因突变。有科学家发现,长江野生中华鲟的鱼卵中含有TPT(三苯基锡),浓度足以使幼鱼致畸。2001年后,科研人员不断在长江发现躯体畸形和无眼的中华鲟幼鱼。

 

  另一项研究表明,中华鲟雄鱼的精子活力也在下降。与此同时,受环境变化影响,野生中华鲟的雌雄性别比例一路走高。数据显示,2005年中华鲟的雌雄比例就达到7.401,目前已经接近101。这意味着,雌鱼产下大量卵子,也无法进行繁殖。可以说,在地球已经生活了1.4亿年的野生中华鲟目前正因为这些原因面临灭绝的危机。

 

  37年后人类可能永远失去它们,人工繁殖中华鲟寻生机

 

  它们是长江里的中国“国宝”,三十余年,三代科研人员的努力,却眼睁睁看着中华鲟落到了今天的地步。

 

  高勇介绍说,连续两年没有发现野生中华鲟自然产卵意味着,未来最小的野生中华鲟可能就是2012年出生的。按照最保守估计,这批中华鲟最大能活40岁,也就是再过37年,整个物种有可能将在自然界消失。

 

  中华鲟全人工繁殖技术在2009年已经取得了突破,在中华鲟研究所,子一代的中华鲟在全人工条件下成熟并繁殖成功,人们获得了“子二代”的中华鲟,填补了过去这个领域的空白。但是,根据监测,从放流地到长江口,人工增殖放流中华鲟的存活率只有5%。“在人工环境下生长的中华鲟,成熟后能否从大洋深处找到长江口,进入长江后能否找到产卵场,现在也还是个谜。”

 

  “人工养殖的子一代成熟个体要比野生的成熟个体小一半以上。” 危起伟说,雌性中华鲟一般是要达到350斤到600斤才能第一次成熟,而现在人工养殖中华鲟第一次成熟平均不到200斤。有的110斤就成熟了,个体很小,而且抗病能力非常差。

 

  科学家们仅知有一条全人工繁殖下的中华鲟洄游到产卵场。那是在2008年,长江水产科学研究所在荆州放流了一条雄鱼,后来监测到它往产卵场方向洄游,危起伟推测应该是洄游参与繁殖的,但可惜,这条鱼随后被渔民捕上来,等到研究人员赶到时,已经死亡。

 

  “增殖放流不能直接作用于野生中华鲟自然繁殖,只是一种不得已情况下保种的办法。”危起伟将希望放在寻找到环境相似、温度适宜的新产卵场上。他认为如果能利用长江中游的夹江建立半封闭的水体,将洄游的中华鲟拦在人工干预的适宜的产卵场中,“圈养”人工繁殖和增殖放流的亲鱼,这样就不会令他们完全脱离原来的“生活史”。

 

 

(来源:科技日报)

 

 

 

 

0
(编辑:admin)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 法律顾问 | 本网声明 |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民生经济网为非盈利、公益性资讯类网站,所发布信息旨在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请读者自行判断、核实和参考。
若有未经著作权人同意发布的图文及影像内容,敬请告知,以便及时安排撤稿和删除;
若信息发布十日内,本网站未收到书面异议,则视为该信息著作权人默认和支持本网站的公益性发布行为。


Copyright @ 2012-2088 版权所有
地址:成都市永兴巷15号 民生经济网 工业与信息化部备案号:蜀ICP备12001530号-3
主办:四川省民生研究会
爆料投稿:QQ2381208516 / 邮箱:zgmsjjxww@163.com 电话:13348900167
官方(新浪)微博(民生经济网 http://weibo.com/3949705932) 微信订阅号:zgmsjjw 民生经济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