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生经济网讯 (张雪丰)你所在的城市被垃圾包围了吗?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发布的《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状况评估报告》(下称《报告》)指出,“垃圾围城”已成为中国各大城市迫在眉睫的问题。许多城市面临巨大的垃圾处置压力,垃圾减量化势在必行。
该《报告》利用2006年至2012年的公开统计数据,并结合案例调查,从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前提下的低成本化四个方面评估了中国28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情况。
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大而增长的速度快,从1979年的2508万吨增长至2012年的17081万吨,增加了5.8倍,成为可持续发展障碍之一。
而且,目前,垃圾不仅“包围”了城市,也逐渐“包围”了农村。据中国网的报道,前环保部部长周生贤曾经就环保问题作报告时指出,全国4万个乡镇、近60万个行政村大部分没有环保基础设施,每年产生生活垃圾2.8亿吨,不少地方还处于“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状态。
“四化”状况堪忧
总体看来,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四化”的处置并不是很理想。据《报告》,2006年至2012年,市辖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呈上升趋势,但仍然比较低。2006年均值为52.39%,2012年均值为62.02%。可以说其余接近40%的垃圾(主要是指农村的垃圾)没有收集或者收集了只是简单存放,尚未进行无害化处理。
《报告》称,实际上,很多城市的生活垃圾卫生填埋、焚烧厂并没有实现废水、废气连续达标排放,没有严格执行排放标准。
另外,大陆地区2012年人均生活垃圾日清运量平均为1.12千克,而台湾地区台北市2012年的人均生活垃圾日清运量已减少到0.37千克。
《报告》预测,中国人均垃圾日清运量将呈平稳的下降趋势。换句话说,如果不改变当前的政策,生活垃圾减量化的速度将是非常缓慢的。
《报告》对全国和典型城市废纸和废塑料资源回收率估算结果显示,回收率并不理想。2013年,废纸综合利用率约为44.7%,废塑料回收率为23.2%。
此外,近年来环卫设备投入增长迅速,但人均垃圾日清运量几乎没变化,存在设备闲置问题。
成本账如何?
《报告》将生活垃圾处理的社会成本划分为收集成本、转运成本和卫生填埋成本。以北京为例,2012年,北京市生活垃圾处理(末端为填埋处置)的社会成本为1530.7元/吨,垃圾收集成本、转运站成本、运输成本、卫生填埋成本所占比重分别为59.1%、3.5%、9.8%、27.6%。
2012年,北京市生活垃圾清运量648.31万吨,按照1530.7元/吨的全社会成本来算,垃圾管理的社会成本总额达99.23亿元,占北京市当年财政支出的2.1%,人均垃圾处置支出高达480.5元/年。
《报告》建议,在国家层面需明确规定“十三五”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目标,并每年公布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绩效评估报告。修订《固定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将垃圾源头强制分类纳入法律。明确信息公开内容,完善生活垃圾管理的信息统计体系,细化统计指标。尽快对生活垃圾填埋场、焚烧厂实施空气排污许可证制度和水排污许可证制度,以排污许可证制度促进末端处置无害化,促进其连续达标排放。
(来源: 财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