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 >> 返回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生态环境 > 正文

大学里的“环保大使” —2015年千名青年环境友好使者夏令营见闻

更新时间:2015-08-19 10:08:31点击次数:1013次字号:T|T


   中国民生经济网(王振江 王寿臣) 发自四川温江 很多数字都是虚拟的、枯燥的,这个数字是实实在在的。夏令营从8月16日报到至17日下午17点,仅仅不到两天的时间,温江夏令营微信平台阅读量已经达到52.1万,评论跟帖2000多条,这是一组让环境保护部宣教中心工作人员感到兴奋的数字。会场一位宾馆服务人员听到这个数字之后,也感到很欣慰:“你们活动的影响还真大。”

  来自全国各地的上千名环境友好使者,他们中有很多都是第一次参加这种规模的会议,尽管互不相识,但是因为一个共同关注的话题,一个朴素的理想,让他们像遇到了知音一样,一见如故。从他们会议上认真做笔记,积极回答专家提出的问题,以及休息时间的热情互动,可以看出他们深刻的环境保护意识以及对榜样力量的自信。

  他们中大多数都是大学生,这些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新生代,心里都有一团火,为了中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在燃烧。他们也许在自己身体力行的环保行动中,只能做到力所能及,无法因为一次“大环保”而声名远播,但是,小小的动作经过不断的重复,到了一定的阶段就会发生能量转换,或者呈几何级数的裂变。相信他们的现在,就能预见他们的未来。

  艺术和环保是分不开

  对大学生来说,环保意识的提高,也许是由于整个大环境的影响。可是,记者采访中得知,很多身为环境友好使者的大学生,他们学的不是环境专业,甚至与环境毫不搭界。为什么对环境保护能情有独钟,原因就在于他们对环境保护有一种使命感和紧迫感。

  何美玲,河北秦皇岛人,目前在中国戏曲学院读研究生,她的专业是视觉设计。按照平常的理解,这个专业是不会和环保挂钩的。然而,现在的每一个学科都不是绝对独立的,有的都是跨界的、跨行的,而且并没有逾越而不伦不类,反倒做得丝丝入扣天衣无缝,实现了有机统一和完美融合,甚至是超越。

何美玲同学第一次和环保结缘是2014年,当时,她参加了由环保部主办、中国戏曲学院承办的“生物多样性海报征集大赛”,没想到她的作品居然拿了个一等奖。而遗憾的是,因为工作抽不开身,未能到上海领奖。但,这个小小的遗憾,却点燃了她对环保的热爱和执着。从此,她对艺术和环保有了新的思考,认为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却存在着必然的共性。艺术同样可以为环保服务,环保同样可以用艺术进行诠释。

  图:将艺术与环保融为一体的中国戏曲学院研究生何美玲

  从此之后,环保对她而言就像宗教一样。时刻记在心里,用行动来强化自己的环保理念,鞭策自己、激励自己。读本科的时候,她参加了学校的环保社团,因为环境的局限,他们经常拍一些与环保有关的图片,或者制作一些海报,发在微信或者微博上,与同学们进行互动。通过互动而逐渐变为推动。互动是一种力量,推动会使互动更有力量。

  熄灯一小时,看起来是微不足道的。而如果很多教室、很多大学、很多单位都能够把熄灯一小时作为一种常态,那么,节约用电就是节省能源,就是对能源的一种保护性利用。

  她认为自己作为一个个体,虽然能力是有限的,但只要听从内心的召唤,从心所欲,生活就会过得充实,人生才会有意义。

  会长传了一千个“弟子”

  靠谱的人做靠谱的事。来自安徽大学的成永杰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成永杰学的资源与环境地质学,不像中国戏曲学院的何美玲的专业与环境保护、资源保护一点血缘关系都没有。所以,说到环境保护这个话题,无论从理论认识到实践活动,他还是很占便宜的。

  安徽大学有个环保协会,从大一开始他就在协会活动,大二担任了会长。2012年他参加了环境保护部在安徽“千名使者培养”活动。这个活动的议题是“以一传千”。

  怎样才能做到“以一传千”,这不是说句话就能办到的。不是你要说服人家,而是你要用行动做给人家看。他的理念是“从我做起,榜样他人”。只要我能以身作则,不以善小而不为,躬身行事,即使不能做到让全社会关注,尽了最大努力,失败了也不后悔。

  大二期间,有人问他,你在学校环保协会,都做过什么环保事情?这个质问,让他感触良多。我们不能治理大江大河,难道在校园里就一筹莫展?做过的宣传单,他们没有直接扔掉,而是收集起来放在图书馆,可以供他人利用背面进行记录和演算。

  现在是资讯格外发达的时代,信息的传播已经处于分秒必争白热化的状态。只要是与环保有关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以最快的速度发在网络媒体上。

要想把事情做大,做出效果,就不能囿于自己的小圈圈里,要来个“佛跳墙”,跳出三界外。

  图:来自安徽大学的青年环境友好使者成永杰

  成永杰有个目标就是传一千个环保“弟子”。于是,他和他的同学们走出安徽大学到其他城市到农村“化缘”。有一次,他们正在检测河水的水质,一位农民问他:你们测量有什么用,要向政府反映。后来,他们真的向政府反映了,尽管效果不是很理想,但还是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重视。

  经过努力,在他卸任之前,终于发展了上千个环保“弟子”,其中本校同学300多人,校外700多人。

  谈及这个结果,从成永杰脸上可以看得出有一点小小的得意。

  环保不是大学生时期的一腔热血,三分钟过后就凉了,毕业后,他的目标是争取到与环保能源地质有关的单位去创业。

  李俊锋是福建集美大学机械系的,方淑玲是数学系的。这两个非环保专业的学生目前正在“进修”环保专业。从环保工作履历看,方淑玲是李俊锋的“老师”。因为方淑玲把环保协会的担子交给了李俊锋。

  大学里的环保协会是上规模的,据称有近千人。当初,李俊锋进入环保协会,纯粹是因为好奇,他自己都没有想到会因为好奇而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因为痴迷至深而降大任于他。

  图:李俊锋和他的同学方淑玲

  李俊锋做环保就像他的名字一样,锋芒毕露。组织活动,制作各种海报,举行演讲,只要有利于环保的他们都会琢磨出个名堂来,广而告之。以点带面,以身作则,以身说法。

  环保不是一个人的事,是每一个人的事。环境保护不是做不到的,而是只要做就能做得到的。诗人食指有一首很著名的诗,题目叫《相信未来》。诗中写到“我之所以坚定地相信未来”,所以我坚信,在千名青年环境友好使者的不懈努力下,绿水青山将不会遥远。





0
(编辑:admin)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 法律顾问 | 本网声明 |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民生经济网为非盈利、公益性资讯类网站,所发布信息旨在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请读者自行判断、核实和参考。
若有未经著作权人同意发布的图文及影像内容,敬请告知,以便及时安排撤稿和删除;
若信息发布十日内,本网站未收到书面异议,则视为该信息著作权人默认和支持本网站的公益性发布行为。


Copyright @ 2012-2088 版权所有
地址:成都市永兴巷15号 民生经济网 工业与信息化部备案号:蜀ICP备12001530号-3
主办:四川省民生研究会
爆料投稿:QQ2381208516 / 邮箱:zgmsjjxww@163.com 电话:13348900167
官方(新浪)微博(民生经济网 http://weibo.com/3949705932) 微信订阅号:zgmsjjw 民生经济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