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 >> 返回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生态环境 > 正文

“生态”——城镇化发展离不开的关键词

更新时间:2016-11-14 09:51:45点击次数:796次字号:T|T


   2015年我国城镇化率达56.1%,但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交通拥堵、污染等“城市病”,改善生态环境、打造“生态城市”,已成为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必然选择。那么,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现状究竟如何?怎样让生态城市更“健康”?从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报告(2016)》中,我们可以找到一些答案。


   生态城市,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从1978年开始,我国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城市数量从1978年的193个,增加到现在的653个,其中地级及以上城市从98个,增加到了288个。目前,我国80%以上的经济总量产生于城市,5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城市,86%的消费在城市。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已开始进行生态市建设不同层面的探索。所谓“生态城市”,旨在依照生态文明理念,按照生态学原则建立经济、社会、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源、信息高效利用,文化、技术景观高度融合的新型城市。通常理解的生态城市具有和谐性、高效性、持续性、均衡性和区域性五个主要特征。


   换挡降速、提质增效,是当前我国经济的新常态,经济新常态也将带来城镇化的新常态。经济新常态是把发展速度适当调整以后务实迈向结构优化、可持续发展能力更强的一种运行状态,这种状态为生态城市的建设提供了必要条件。

相关数据显示,处于生态基础条件较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的长三角、珠三角等生态盈余城市区,环渤海湾城市群,海峡西岸城市群的部分城市,都在生态健康状况方面表现较好。生态健康状况良好的城市,普遍会采取加强环境绿化、保护水资源、保持生物多样性、对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做好城市污水处理以及加强生态意识教育、普及法律法规、增加城市维护建设资金等方式,通过生态环境、生态经济以及生态社会建设,加强生态城市的建设。


   预警系统,为城市“体检”

   在建设生态城市的过程中,应对“城市病”的预警系统必不可少。通过预警,才能对城市病提前监测、预防,对症下药。目前城市病主要表现在六大角度:

   人口:城市人口密度过大或过小;农民工难以融入城市;城市居民人和人之间关系冷漠。

   土地:土地的城镇化快于人口的城镇化,城市“摊大饼”式地发展;土地利用率低下;大拆大建长年不断。

   水:平时缺水,每逢大雨却出现“城市看海”的景观;水源污染严重;污水排放不达标;水资源浪费严重。

   空气:大气污染问题仍然存在;空气流动性小,热岛效应明显。

   交通:马路成了“停车场”,出行难、停车难;公共交通所占比例小;逢年过节交通压力暴增。

   文化:丧失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建筑贪大、媚洋、求怪等乱象丛生。

   建设生态城市,即是要让城市健康、有序地发展,而构建科学合理的预警指标体系则是对生态城市健康状况做出客观评价的基础和前提。为此,《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报告》中提供了一套生态城市预警系统研究指标体系:


   建设生态城市,国外经验可借鉴

   世界上很多国家也都在对生态城市的理论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实践。目前,新西兰、巴西、澳大利亚、新加坡及欧盟的一些国家都已成功地进行了生态城市建设。这些生态城市,从土地利用模式、交通运输方式、社区管理模式、城市空间绿化等方面,为世界其他国家的生态城市建设提供了范例。


   总结国外影响较大的生态城市建设案例,其成功的经验主要在于六个方面:

   1、目标往往从小处入手,贴近现实,便于职能部门组织规划建设、利于公众的理解和参与;

   2、每个目标后面均有具体的项目支撑,并且有保证这些项目得以实施的政策;

   3、规划方案的制定、实际的建设推进、后续的监督监控等环节,都鼓励尽可能广泛的公众参与;

   4、面向问题、抓住重点,逐步推进生态城市建设,集中关注重点领域,而非全面铺开;

   5、通过在城市建设中强调发展公共交通和土地的综合利用等,将生态目标的实现融入城市建设过程中;

   6、从国家到地方层面均重视立法工作,一些国家通过立法,已为生态城市建立法律保障体系。

   对比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的成功案例,我们也许能更清楚地看到差距和努力的方向。生态城市的建设之路任重道远,随着“绿色发展”、“智慧城市”等理念的推动,我国新型城镇化的生态、健康发展,值得我们拭目以待。来源: 新华网 编辑: 肖潇 设计: 殷哲伦

0
(编辑:admin)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 法律顾问 | 本网声明 |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民生经济网为非盈利、公益性资讯类网站,所发布信息旨在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请读者自行判断、核实和参考。
若有未经著作权人同意发布的图文及影像内容,敬请告知,以便及时安排撤稿和删除;
若信息发布十日内,本网站未收到书面异议,则视为该信息著作权人默认和支持本网站的公益性发布行为。


Copyright @ 2012-2088 版权所有
地址:成都市永兴巷15号 民生经济网 工业与信息化部备案号:蜀ICP备12001530号-3
主办:四川省民生研究会
爆料投稿:QQ2381208516 / 邮箱:zgmsjjxww@163.com 电话:13348900167
官方(新浪)微博(民生经济网 http://weibo.com/3949705932) 微信订阅号:zgmsjjw 民生经济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