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曾经由于长期发展滞后、千山阻隔,而鲜为人知的。“欠发达、欠开发”一度是这个地处中国西南腹地省份的代名词。然而近年来,贵州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跨越发展之路,在科学发展、后发赶超的进程中,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
那么,贵州如何懂“绿”用“绿”,这份成绩单会告诉你——天蓝、地绿、水清、气净,良好的生态环境既是贵州最响亮的品牌,也是后发赶超的巨大优势。
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
每年最热的7月下旬,贵阳的平均气温只有不到24摄氏度,被中国气象学会授予“中国避暑之都”的美称,“爽爽的贵阳”由此而来。
从2009年8月开始,每年的这个时候,“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都会如期召开,数千名中外嘉宾和国内外企业家云集贵阳,共话生态文明,至今已连续举办8届,并从一个地方性论坛升格为国家级国际性论坛。“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持续发出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声音”,成为观察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窗口”。
事实上,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贵州省近年来制定并实施了一揽子先行先试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举措,直击生态文明建设的“难点”和“痛点”,催生了部门共同参与、社会多元共治新格局的形成。
贵州省环保厅厅长熊德威介绍,贵州在8大流域全面推行环境保护“河长制”,将流域水环境保护工作作为政绩考核重要内容。各地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十二五”期间仅在三岔河流域就累计投入治污资金14亿元。“河长制”充分调动地方积极性,治污效果明显。2015年全省44条主要河流85个检测断面达标率为87.1%,较2010年提高15.3%。
由是,贵山贵水赢得频频点赞,贵州人保护绿色“家底”的决心和行动更加坚定。如今在贵州,从实行污染第三方治理,到生态补偿;从乌江、赤水河等主要流域,到乌蒙山区等重点生态功能区;从生态扶贫,到干部审计……改革正在多层次、宽领域推开,唤起了生态文明勃勃生机。
绿色发展新实践
在贵州省委书记陈敏尔看来,贵州省把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作为走新路的核心内容。早在2015年4月,贵州省“剑指”领导干部在生态环境管理保护以及生态环境损害事故中存在的失职渎职行为,出台了《林业生态红线保护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暂行办法》和《生态环境损害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暂行办法》,明确了问责的对象、情形、方式等内容,构建了问责制度的基本框架。
与以往不同的是,两个《问责暂行办法》将党委系统的干部纳入了问责体系之中。“这样消除了以往只在行政系统问责,而同样负有领导责任的党委系统却‘置身事外’的弊端。”贵州省环保厅厅长熊德威指出。同时,贵州着力强化“生态问责”结果的运用,将其作为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和考核的重要内容,受到责任追究的领导干部,取消当年年度考核评优和评选各类先进的资格。在念好“紧箍咒”之余,贵州也注重发挥考核“指挥棒”的引导作用,让党政干部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科学的开发观和绿色的财富观,更加自觉地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更加主动地爱护“绿”、懂得“绿”、用好“绿”。
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贵州省各级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之一,着眼于“管当下”与“利长远”相结合,呈现出多轮驱动特点——自上而下“推动”,自下而上“主动”。贵州省环保厅厅长熊德威介绍说,贵州生态文明建设呈现“高、快、实”特点。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亲自部署,提出不仅要建设好贵州的生态文明,还要为国家探索新路。近5年来,贵州仅在环保设施建设上的投入就超过500亿元。
对于贵州来说,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价值。天蓝、地绿、水清、气净,良好的生态环境既是贵州最响亮的品牌,也是后发赶超的巨大优势。从“GDP挂帅”到“环保问政”,再到“绿色政绩”,贵州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征途上蹄疾步稳,绿色一步步成为贵州奋进的底色。(来源:百灵环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