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古梯田保护和开发应用的思考
中国民生经济网讯(文/廖尚刚)在贵州黄平县南部的重安、新州和谷陇等乡镇,分布着多处专以石块修砌而成的梯田。这些修建于崇山峻岭间层层叠叠的梯田,产生于明清时期,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千百年来,养育了一代又一代勤劳聪慧的各族儿女。
在发现和重视中的梯田现状
本次调查范围涵盖黄平县全境,对全县境内500亩以上梯田群进行了全面统计,目前的该县境内的古梯田中,大于500亩以上的梯田群有79处,总面积14. 09万亩,其中面积最大的梯田群是谷陇镇包脚里梯田群,其面积约20115亩,有大小梯田14654块。同时还发现山区是存在着大量的长埂梯田和“百担田”,如翁坪杨家村一块“两朝田”的长度就达307. 87米,重兴村的一些梯田埂高度接近10米,最大田块面积为9513平方米(14. 26亩)。从调查中发现,黄平县的这些古田埂梯田在修建中都普遍有相同的特点,即灌溉排水体系十分科学,有的梯田的田埂上还架设有避雨洞、悬空楼梯等设施。
平石埂梯田由来已久,但却“养在深闺无人知”。近些年来,随着众多专家、学者的介入考察和媒体的报道,这些梯田已经逐渐引起社会的关注,才逐渐褪去其神秘面纱,在世人眼前展露出来。
黄平县的古梯田多修筑在石山坡地上,以工程浩大的石砌田埂为主。丘块或大或小,上下丘块之间或远或近,工程主要取决于地形、地势及地质特性所决定。梯田呈规则或不规则的“鱼鳞状”排列,兼有“腰带田”的柔顺美和石埂梯田的建筑美,外观上显得气势雄浑、磅礴大气,体现了悠久的水土保持历史和高超的水土流失治理水平。这些工程浩大的梯田群,就连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菲律宾科尔迪莱拉梯田与之比较也是小巫见大巫。尽管科尔迪莱拉梯田也是由石埂建成,然而最大丘块仅有3.7亩,石坎外壁最高还不足4米。由此对比,黄平县古梯田的建设规模、困难程度和气势可见一斑。
据考证,黄平的石埂梯田大部分修建于明朝洪武年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如重兴半山村的古梯田是明洪武十九年(1387年)朝庭派兵屯驻后,部队在开荒造田自给自足中形成的。不少田埂上还修有避雨洞、纳凉洞等,供人在劳作时躲雨、小憩。这在黄平县的古石埂梯田中是少见的,极富特色;翁坪乡杨家村有一块刻记于清朝道光五年(公元1826年)的灌溉分水碑约,至今已有187年的历史,是杨家村约束村民自觉分水灌溉田块的寨规;翁坪乡罗坡寨大田是在清朝同治年间由杨粱打率领其9子,历时9年才修造完成的;素有“三代愚公田”的重兴大弯田,大约修造于1810年左右,面积为6.5亩,田坎最高处9.4米,平均高度为8米,潘氏通过历时三代人的时间才修造完成。这些梯田虽然位于大山之下或山麓之间,高处的山洪长年往下冲刷和洗浸,但由于古人在设计上充分利用了防洪排涝的布局,使许多梯田千百年来从未出现过塌方的现象。
古梯田群在生态上的历史意义
黄平县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如果在坡地上修建梯田,极易发生塌方和水土流失。这里先民们为避免大塌方带来的严重后果,于是他们创造性地在以加密梯层形式的修建中,少动岩基,干砌石埂,并筑土培草和种植“保埂树”,避免了埂体在雨水冲击上造成“伤筋动骨”的状况,确保梯田的耕作寿命。这种看似迫不得已的方法,其实充分体现了当地人敬畏自然、尊重自然和坐山吃山的朴素精神。
自古以来,黄平县年平均降水量在1300毫米左右。由于农村山高谷深,先民为减少降水排泄到沟壑中,并将稻田及相邻的沟渠、山塘组成了一个降水利用系统。在雨季降雨充沛的时候,采取自然压差补给梯田所需要的水分,由高到低自流进行灌溉。灌溉分为地表灌溉和地下灌溉两种类型。其中地表灌溉是由地面上的径流、梯田及山坡细沟组成;地下灌溉由植物下渗的泉水、地下径流、渗水口、岩石裂隙形成的隙泉组成。水流通过渗入和渗出使地面灌溉与地下灌溉有机地结合,构成了水源循环体系。古代先民还根据山高谷深、降雨量大小的地理气候特点,充分利用山顶植被涵养的水源,发明了较为完善的梯田灌溉排水体系。如大渠直接连接水渠,小沟将水引入所有梯田,多余的水最终排入河道,形成完整的网状灌溉排水体系,实现旱能灌、涝能排,有效保证梯田质量,实现梯田的高效产出。在构筑梯田和耕作使用方面,群众把坡耕地建造成梯田,利用微地形来截短了坡长、减缓坡度,延长了雨水入渗和冲刷时间,从而减少土壤流失,达到水土保持的功效。每年秋收后,黄平县的村民还形成了一套统一越冬田养护习惯,就是放水泡田越冬,让梯田有足够的时间修养,保持土壤肥力,不断改善耕地质量。一些村落在分水灌溉上,为体现了公平、公正、合理地利用有效的水资源滋养稻田,人们在沟渠与田块之间,还设置了巧妙的分水缺口,如翁坪乡杨家村的苗族群众就是采取此类的“公平分水法”,根据田块大小和在修建梯田时的贡献程度,集中合议安置分水石,以大渠留大口、小田留小口进行分配,避免了村民在分配灌溉用水的时候产生不必要的水事纠纷。
黄平古梯田虽然年代久远,规模宏人,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但由于过去地方政府和当地群众对古石埂梯田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用的认识不足,没有对其进行有效保护和开发利用,加上年久失修,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越来越明显。
首先是古梯田的作用和意义未被充分发掘。近年来,各级水利、文物部门对黄平古梯田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并形成了一系列新闻报道、调查报告等相关成果。但总体来说,研究深度还不够,相应成果运用的效果并不明显;在整理发掘古梯田形成、发展、完善的过程,不同历史时期的人文、历史作用,体现于农业、水利技术以及承载的生态文明理念等方面深刻意义的工作还远远不够。
其次是地方缺乏古石埂梯田保护的政策制度。改革开放后,由于梯田均承包给农户管理和使用,农户还没有认识到梯田保护的重要性,地方政府也还尚未出台梯田保护的相关规划和政策法规,造成梯田的维修和保护缺乏统一性和规范性,梯田的景观不同程度受到影响。
其三是梯田群之间交通不畅。黄平梯田因受山区地形影响,相互之间多被山脉、坡脊隔断,交通不畅,在耕种上需绕行较远距离方能到达,不利于集中管理和开发。
其四是梯田破损、跨塌或荒芜严重。由于梯田群大部分修建在坡度较陡的山坡上,受强降雨的冲刷以及人为耕作活动、牲畜践踏等影响,加上年久失修,梯田群不同程度存在破损、跨塌现象。同时,由于近些年来农村青壮年劳力都纷纷外出务工,留守在家的都是一些老弱病残人员,在无力耕种的情况下,也造成不少梯田荒芜。
其五是村寨的景观效果不理想。当地村寨基本上是由村民自行依山、傍水、顺路修建,部分村寨布局凌乱,景观效果差。房屋建筑结构和建筑风格不一,有木质结构的、砖瓦结构的,也有砖混结构的。由于建筑风格土洋不统一,使村寨从景观上形成了五花八门的乱象。
为切实保护好黄平县这些具有悠久历史的古石梯田群,并在保护中开发和打造成为地方田园旅游观光景点,增加农村经济收入,因此建议当地党委和政府在做好古梯田文化保护的同时,将这些传统的农耕工程积极申报为文化遗产,通过国家保护经费的投入,使这些古石埂梯田得到长期的保护和利用。
一是制定梯田保护和开发规划,合理保护和开发梯田资源。 目前,制定梯田保护和开发规划是当前地方党委和政府的首要任务。因此要在制定合理的规划中,加强宣传,进一步提高当地农民和社会公众保护梯田的认识和意识,严格控制破坏行为,规范修缮活动,最大限度保持梯田的完整性。同时,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梯田资源的开发利用,在保护好梯田文化遗产的前提下,持续发挥梯田效益。这方面,可参考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哈尼梯田的经验,红河州人民政府早在2001年就编制了《红河哈尼梯田保护总体规划》,对哈尼梯田保护区特别是世界遗产申报地元阳核心区进行总体规划,实施规范化管理,为2013年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奠了基础。
二是出台梯田保护的法规、制度。古梯田作为一种独特的、不可再生的资源,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为避免梯田再次遭受破坏,必须出台强有力的相关法规来加以保护。同时,限制性地进行梯田开发利用,实现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完美统一。因为出台法规和制度保护古梯田,也是今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基础性工作。这方面,可参考哈尼梯田的经验,红河州2012年颁布实施了《哈尼梯田保护管理条例》,元阳县制定了《元阳县哈尼梯田景区保护管理实施办法》,成立了元阳县哈尼梯田文化资源保护与发展管理委员会和梯田管理局,在健全机构上确保各项制度的落实。
三是整合多方资金,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在制定梯田保护和开发规划的基础上,积极争取发改、财政、交通、水利、农业、林业、国土等部门项目资金的支持,整合各方资源,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保护和开发梯田资源的合力。
四是在古梯田区域内进行道路交通、灌溉排水、修旧复旧、村容村貌等方面加大建设和维修改造。如:在梯田群内通过修建道路交通,有利于梯田集中管理和开发。同时,通过交通道路的科学合理布局,可以全方位、多角度欣赏梯田群,提升梯田的可视效果;完善梯田灌溉配套工程,解决渠系灌溉水源不平衡和土渠渗漏、水资源浪费等问题;通过对破损、跨塌的梯田进行修旧复旧,还原梯田的完整性;将村容村貌整治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统一村寨建筑风格和色调,完善串寨公路建设,形成梯田与村寨和谐共处、相互辉映的美学效果。此外,应该组织村民统一梯田种植的品种和时间,让梯田在不同季节呈现不同的景观效果这不仅有利于改变农村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还能提高农民群众生活质量,有利于古梯田的保护和开发。为了杜绝或减少古梯田的荒芜现象,还需要地方政府引导种粮大户,把农民不愿意耕种或无力耕种的梯田连片地流转承包起来,通过整合形式,切实达到梯田的保护和利用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