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早在唐代,诗人杜甫便对“天府之国”成都的秀丽风光有过描述。
成都近年来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奋力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一座座标志性高楼拔地而起,错综复杂的道路高架林立,到处都能看到城市建设的掠影,但在高速发展的背后,城市建设密集。建设背后随之而来的气候变暖,雾霾萦绕,这些来自生态的变化都是在提醒我们要注意环保了。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生态环境保护能否落到实处,关键在领导干部。”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征途中,成都市委、市政府审议通过了《实施“成都增绿十条”推进全域增绿工作方案》,并提出今后5年,成都将优化提升绿化景观,建设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环城生态区、第二绕城高速生态带,以及以“一轴两山三环七道”为主体骨架的绿网和天府绿道体系。预计到2022年,成都市建成区绿地率将达到40%,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5平方米,“碧水蓝天、森林环绕、绿树成荫”的城市建设将初见成效。其中,正在建设中的成都天府绿道体系最为引人注目。天府绿道体系计划投资约415亿元,建设绿道总长度上万公里,同时还将建设特色小镇驿站、总面积达100平方公里的生态农业区等配套设施。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从上至下都要高度统一认识,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不仅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亦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乃是福泽子孙后代的大事。好山好水好空气,“清新成都”任呼吸。成都市拥有优越的自然环境资源,“成都,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口号响彻全国,越来越多游客来成都休闲旅游,选择到成都感受生态环境建设“看得见的幸福”。据统计,2017年,成都市接待游客2.05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000亿元,同比增长22.6%。
“清新成都,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环境保护永远在路上。”目前,成都市正多措并举将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保一片蓝天、还一江清水、留一方净土,为建设美丽成都提供坚实环境保障。
“看得见的绿色清新,记得住的绿色乡愁。”这是生态文明建设将要达成的目标,也是民众所期待的生活环境。发展经济不能忽视环境保护,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才是最高的境界。为成都增绿,你我同责!
2017年11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