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 >> 返回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生态环境 > 正文

对宁夏彭阳县草畜产业发展的调研与思考

更新时间:2018-11-20 13:40:51点击次数:37537次字号:T|T

          草畜产业是宁夏彭阳县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是“十一五”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增加农民收入的突破口。近年来,彭阳县围绕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认真落实地、水、人和环境“四篇文章”,按照草畜产业“南部上台阶,中部大发展,北部要提高”的区域布局和“巩固提升牧草面积与质量、力求饲草转化与平衡、突出发展肉牛、大力推广土鸡、稳步发展猪羊”的指导思想,全力发展草畜产业,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全县饲草料种植面积稳定在130万亩,畜禽饲养总量达105万个羊单位,牧业总产值达1.5亿元,提供农民牧业收入400元,全县养殖业基础设施建设、种草面积和户均种草养畜三项指标居固原市4县(区)之首。 
 一、发展现状 
         近年来,彭阳县抢抓西部大开发退耕还林(草)等政策机遇,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在各级组织的关怀支持下,狠抓人工种草、补栏扩量、品种改良、动物防疫等重点工作,逐步将草畜产业发展为增加农民收入、拉动县域经济增长的“朝阳产业”。具体地讲,全县草畜产业发展呈现出三大特点: 
         一是牧草种植面积和产量持续增长。目前,全县饲草料种植面积达130万亩,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62%,占全市饲草料种植面积的33%,户均种草26亩,其中多年生紫花苜蓿种植面积100万亩(含机修大地埂种草),地膜玉米21万亩,当年生青草10万亩(含复种)。各类饲草总产量达8亿公斤,总容畜量150万个羊单位, 尚有45万个羊单位的剩余饲草发展空间,全县总体上呈现草多畜少态势,成为固原市第一个“百万亩优质牧草种植基地”及饲草剩余县。引进牧草收购加工企业4家,在全县设立紫花苜蓿收购加工点15处,年计划收购加工苜蓿草粉2.5万吨,苜蓿销售收入突破1000万元。“草”经济在全县悄然兴起,草产业已成为保护生态、增加农民收入的新型“绿色产业”。 
         二是畜禽饲养总量和典型培育取得重大进展。目前全县畜禽饲养总量达105万个羊单位,占全市畜禽总量的25%,户均养畜21个羊单位,其中牛、羊、猪、禽饲养量分别达到10.3万头、33.4万只、9.01万头和80万只,存栏分别为7.54万头、15.85万只、3.93万头和34.76万只,肉牛饲养量占全县畜禽饲养总量的50%,占全市肉牛总量的22%。建立以古城镇刘沟门村为代表的养殖科技示范村31个,培育养殖业中介组织10个。全县农民人均牧业收入40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3%。2006年上半年,畜禽饲养总量达93.1万个羊单位,同比增长12%,其中肉牛饲养量达10.1万头,占畜禽总量的54.3%,预计年底畜禽饲养总量将突破115万个羊单位,肉牛饲养量达12万头,占畜禽总量的52.2%。“双认”工作取得新进展,肉牛、生猪、土鸡、鸡蛋等4个基地已通过自治区农牧厅产地认定,肉牛、土鸡、鸡蛋等3个产品通过农业部产品认证。 
         三是养殖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目前,实行项目带动和农户自筹相结合,已累计建设黄牛冷配改良点71处,占全市黄牛冷配点总数的40%;建造标准化养殖暖棚3.5万栋,占全市总量的57%;建“三贮一化”池5万立方米,占全市总量的33%;农户拥有饲草加工机械1.1万台,占全市总量的60%,全县暖棚、“三池一化”池和饲草加工机械入户率分别达到70%、9%和22%,新培育科技养殖示范村12个,科技养殖专业村12个。通过基础建设,增大饲养空间,改善饲养条件和解决饲草加工设备提高生产力,间接拉动补栏扩量,加快草畜产业快速发展。特别是养殖业基础建设的加快,为封山禁牧后的舍饲养殖创造了条件,解放了劳动力,为全县劳务输出奠定了基础。 
二、存在问题 
         虽然草畜产业依靠政策推动、典型带动、项目拉动、科技驱动,得到了长足发展,但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群众的产业观念不强。相当一部分农民对草畜产业发展前景及潜力认识不够,对水资源紧缺是制约彭阳县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清,只把它作为家庭副业对待,舍不得投入,使草畜产业难以实现区域化、专业化生产,影响了草畜产业的规模效益。
        (二)饲草料开发利用滞后。全县苜蓿种植面积有限,优质饲草载畜能力下降。农作物秸秆焚烧和扔弃很严重,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十分严重,制约了畜牧业发展,加剧了日益突出的农牧矛盾;农作物秸杆受加工机械、调制技术等因素制约,利用率不高,浪费严重,饲草短缺成为制约畜牧业发展的“瓶颈”
        (三)产业化层次低。畜产品精深加工滞后,市场交易主要以出售活羊为主,产品市场竞争乏力,产业链条短。结构单一,发展不平衡,没有龙头企业的带动,发展规模有限,形不成基地优势。
        (四)科技信息服务滞后。乡、村两级科技服务网络作用发挥不够,畜牧科技人员短缺,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草畜产业生产能力的潜力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在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上力度小,从而影响了草畜产业科技含量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五)开发资金严重不足。科技推广投资比重偏低,部分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推广工作严重受阻。由于地方财政困难,一味等待项目投资,对草畜产业的发展投资“注血”不足。                     
         (六)草和畜发展不平衡,秸秆转化利用率低,补栏扩量进度慢,全县总体上呈草多畜少态势;畜群结构不尽合理,肉牛良种率较低,市场竞争力不强;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牧草收割机械少,不能满足大面积紫花苜蓿适时刈割的需要,不仅降低牧草的质量和产量,而且造成牧草浪费;小额信贷严重短缺,退耕还林(草)补助款难以撬动,直接影响后续产业开发和畜禽补栏扩量;(五)科技养殖示范户、科技养殖示范村、科技养殖专业村培育速度慢,示范带动作用不强,规模化养殖小、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动物防疫经费没有纳入财政预算,缺乏经费投入保障的长效机制,特别是村级防疫员报酬低、工作量大,难以调动防疫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乡镇畜牧兽医站编制短缺,危房严重,技术人员断层问题突出;草原执法队伍不健全,牧草管护不力,封山禁牧偷牧及反弹现象时有发生。 
三、几点建议
         1、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高群众认识水平,算好节水增收帐,克服重农轻牧的思想。借鉴昌宁生态变迁的教训,增强干部群众加快发展草食畜牧业的紧迫感和危机感,把草畜产业作为我县农村经济发展的第一主导产业,在全乡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中予以体现和加强,在产业结构调整中予以重视。重点是采用暖棚舍饲育肥羔羊技术,全面提高生产管理水平,把发展草畜产业当作关井压田后群众节水增收的支柱产业,实现区域化、标准化、规 模化生产。
        2、 坚持以草为本,草畜并进的原则。围绕“开发草产业,优化羊产业,发展牛产业,培育特种养殖业”的基本思路,做到以草定畜,把种草作为发展畜牧业的基础,使种草与草产品开发、加工、销售和发展草食畜牧业相结合,走产加销一体化、种养加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之路。结合产业结构调整,适当压缩经济作物面积,加大饲草种植面积 ,建立粮、经、草三元结构。对一些群众认识不到位,配合不积极,拒不种草养畜、节约水资源的农户,要走访谈心,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必要时深入现场,加强监管,确保草畜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3、强化龙头企业的建设。按照“大规模、大带动;新技术、新产品、新机制;多种成份、多种经济组织并存”的要求,集中人力、物力、财力,高起点地抓好饲草料加工和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建设,使之形成经营机制新、技术水平高、规模效益好、市场覆盖面广、带动能力强的经济组织。重点做大做强一个饲草料加工公司、一个产品销售公司。同时,要把发展草畜产业与实施名牌战略结合起来,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坚持建一个企业,创一个品牌,开发一个系列,实行由粗到精,由主产品到副产品,从正品到下脚料的深度加工和综合利用。
        4、加强市场建设,搞好草畜产品流通。牢固树立抓生产先抓流通,抓流通先抓市场,依靠市场促进生产发展的思想,大力培育和开拓草产品、畜产品市场。在有条件的村开办畜禽产品初级交易市场,重点建好活畜禽交易市场。大力发展各种运销实体和贩运大户,鼓励农民发展各种形式的购销服务组织,不断巩固壮大草畜产品营销队伍。
        5、各方协调,互惠互利,为草畜产业的快速发展大开“绿灯。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充分利用草畜产业发展项目,重点扶持草业生态工程。对规模种草大户草产品加工、畜产品加工、饲料生产企业等给予重点支持,推动草畜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四 、改进措施 
         必须坚持“发展规模化养殖,推进畜牧产业化经营,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畜牧业”发展方向,逐步实现五个转变,即从理念上,由重视粮食向重视畜牧业转变;从组织上,由行业向产业转变;从生产方式上,由农户向农场转变;从管理方式上,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从目标任务上,由实现牧业大县向牧业强县转变。以肉牛和生态型彭阳土鸡优势产业开发为突破口,按照“以草定畜、草畜并举、培育典型、示范带动、提质增效、整体推进”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创新机制、理清思路、强化措施,狠抓补栏扩量与典型培育、品种改良与动物防疫、牧草种植与管护、项目争取与招商引资等重点工作,力争到“十一五”末,使全县紫花苜蓿留床面积稳定在100万亩,各类饲草总产量达8.8亿公斤,畜禽饲养总量达160万个羊单位,户均养畜32个羊单位,基本实现草畜平衡,发展养殖科技示范村、专业村120个。牧业总产值达4.2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5%以上,农民人均牧业纯收入达96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0%以上。具体要落实“六项措施”: 
          (一)扩大饲草料种植面积,巩固提升留床苜蓿面积与质量。致力于做好“地”的文章,做好当年牧草种植和历年种植紫花苜蓿的巩固。动员农户“引草入田”,拿出基本农田地和水浇地种植紫花苜蓿,不断更新苜蓿品种,抓好不合格紫花苜蓿面积翻拆补种,做好机修大地埂紫花苜蓿种植、当年生青草种植与地膜玉米种植,确保饲草种植面积稳中有增。同时,通过处罚私自翻拆苜蓿的农户,做好苜蓿病虫害防治,动员农户适时刈割,巩固好100万亩紫花苜蓿留床面积,为补栏扩量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争取项目与小额信贷投入,促进养殖业整体推进。一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养殖业基础设施建设,不仅为封山禁牧和舍饲养殖创造了条件,而且解放了劳动力,加快劳务输出。因此,要切实通过项目补贴拉动,撬动农户自筹资金,加快暖棚、饲草加工机械和黄牛冷配改良点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促进养殖业向设施化方向发展。二是抓好补栏扩量。通过“六条途径”补栏扩量:采取“五补贴一撬动”措施,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拉动补栏扩量;通过暖棚建设和饲草加工设备投放,改善农户饲养条件补栏扩量;通过推广“三贮一化”技术,提高饲草利用率补栏扩量;通过小额信贷和干部“三个一”捐款与宋庆龄基金滚动,并采取与农户自筹资金1:1匹配补栏扩量;动员农户拿出闲置资金和退耕还林草补助款,并通过村民代表“一事一议”办法补栏扩量;争取项目资金,实行“以奖代补”补栏扩量;充分调动广大农民扩大再生产的积极性,自发补栏扩量。三是实施“科技入户”与提质增效工程。以培养新型农民为抓手,采取邀请区内外专家授课与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相结合,在县、乡、村有组织地举办养殖实用技术培训班,让每户农民掌握1—2门养殖技术;建立适龄母牛建档立卡制度,层层签订责任书,将冷配改良任务分解到各个冷配点,实行奖罚兑现,切实抓好黄牛冷配改良工作;大力推广“三贮一化”技术,加快饲草调制,提高农作物秸秆利用率,同时,指导农民合理搭配饲草,逐步引导农户转变饲养方式,实行科学饲养,提高科技对草畜产业的贡献份额。 
          (三)狠抓典型培育,带动养殖业发展。按照新确定的科技养殖示范村标准(全村种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50%以上;全村科技示范户畜禽良种化、暖棚标准化、饲养科学化、防疫制度化、肉蛋商品化“五化”标准达到85%以上;户均畜禽饲养占有量达25个羊单位;人均草畜产业纯收入占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0%以上)和科技养殖专业村标准(全村种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60%以上;全村科技示范户“五化”标准达到95%以上;户均畜禽饲养占有量达到45个羊单位;人均草畜产业纯收入占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0%以上),以刘沟门专业村为模式,以培育科技养殖示范户、科技养殖示范村和科技养殖专业村为抓手,通过项目投入和小额信贷扶持,培育典型,示范带动,实现草畜产业“三个转变”,即由粗放经营向科学饲养转变,由点状发展向优势产业带转变,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从而实现整村推进,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四)加大畜牧服务体系建设,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争取项目扶持,按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加快推进县级兽医化验室、乡镇畜牧兽医站和村级兽医卫生室建设。借鉴甘肃早胜和西吉单家集牲畜交易市场模式,抓好我县牲畜交易市场建设,力争将红河何塬和古城镇建成全市乃至全区最大的牲畜交易集散地,充分发挥市场卖得出、补得进作用,带动全县养殖业发展。按照《动物防疫法》和《彭阳县外调动物检疫操作规程》,紧紧围绕《兽医目标管理责任书》要求,将动物防疫工作纳入县、乡、村“一把手”工程考核,完善《彭阳县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应急预案》,狠抓基础免疫、边卡堵疫、疫情预警预报、流行病学调查、市场准入、检疫监督等各项防控措施落实,提高对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应急处理能力,保障草畜产业健康持续高效发展。 
          (五)规范畜禽标准化饲养,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按照“生态、安全、无公害、绿色”的要求,规范畜禽基地生产,推行标准化饲养技术,加快无公害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加大对假劣兽药的查处力度,进一步规范牲畜屠宰市场,切实做好屠宰检疫和病害肉无害化处理工作,确保城乡居民吃上“放心肉”。通过畜禽标准化饲养,打造畜禽“无公害”品牌,提高畜禽产品市场竞争力,培育发展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标准化养殖基地,着力培育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推进畜牧业产业化进程。 
         (六)多方争取项目,积极招商引资。立足于做好“人”和“环境”两篇文章,坚持以人为本,按照县委、政府“人人都是招商环境”的招商理念,打造诚信彭阳、平安彭阳、生态彭阳和党建彭阳,争大项目、引大资金,促大发展。充分发挥局信息网络办和项目办的作用,根据国家产业政策投资导向,紧紧围绕退耕还林(草)后续产业开发,调研贮备、申报立项一批高质量草畜产业项目。巩固壮大现有4家牧草收购加工企业,继续实行优惠政策,积极引进牧草收购加工和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扶持带动全县草畜产业大发展、快发展。( 作者:拜四俊)

     作者: 拜四俊 


0
中国民生经济网 (编辑:)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 法律顾问 | 本网声明 |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民生经济网为非盈利、公益性资讯类网站,所发布信息旨在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请读者自行判断、核实和参考。
若有未经著作权人同意发布的图文及影像内容,敬请告知,以便及时安排撤稿和删除;
若信息发布十日内,本网站未收到书面异议,则视为该信息著作权人默认和支持本网站的公益性发布行为。


Copyright @ 2012-2088 版权所有
地址:成都市永兴巷15号 民生经济网 工业与信息化部备案号:蜀ICP备12001530号-3
主办:四川省民生研究会
爆料投稿:QQ2381208516 / 邮箱:zgmsjjxww@163.com 电话:13348900167
官方(新浪)微博(民生经济网 http://weibo.com/3949705932) 微信订阅号:zgmsjjw 民生经济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