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 >> 返回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生态环境 > 正文

雅安让每个人都来参与护河 打通河湖管护“最后一公里”

更新时间:2022-10-07 16:15:59点击次数:40416次字号:T|T

大渡河安顺场段。 黄刚 摄(资料图片)

9月28日早上,天微微亮,石棉县安顺场镇安顺村党总支书记刘伟就出了门。雨淅淅沥沥落着,他拉紧雨衣,直奔辖区河段,“已经习惯了,每天出门第一件事就是巡河。”除了仔细察看河流水质、岸边环境,还要随时观测和掌握河道水位变化,“越是汛期尾声,越不能放松警惕。”

在雅安境内,岷江最大的支流——大渡河奔流不息、支流纵横,如安顺村就拥有长约2.5公里的大渡河岸线和长约3公里的松林河岸线。除刘伟外,村里还有3名河长,共同守护这一河碧水。

近年来,雅安各地积极探索基层河湖管护模式,通过示范引导、群众参与,打通村级河湖管护“最后一公里”,村级河湖管护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黄刚 张超 四川在线记者 薛维睿

全域覆盖

健全河(湖)长网络体系

“大渡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守护河水应该是每个人的职责。”刘伟说,但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大家环境保护意识不够,河湖管护责任落实不到位,面源污染、生活污水直排等问题屡禁不止,河岸边常有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堆积物等,水面也不时有漂浮的垃圾。

2017年,雅安探索实施村级河长制。2020年1月1日,酝酿2年多的《雅安市村级河(湖)长制条例》正式实施。这是全国首部村级河(湖)长制地方立法,填补了村级河(湖)长制的立法“空白”。《条例》明确了村级河(湖)长定位,解决了村级河(湖)长“管什么”“如何管”等问题。村级河长每周要开展不少于2次河道巡查,主要巡查河道采砂、农作物种植、河道岸线及水体环境卫生状况、水电站生态流量下泄情况、排污口等情况,发现问题要及时劝阻,对劝阻无效的逐级上报。

在刘伟的辖区范围,沿河道这头走到那头,快的话“就半个小时”。然而开头几个月,刘伟每一次巡河所用的时间常是“半小时”的数倍,“那时候我都随身带着台账本,拿着垃圾袋和网兜。经常巡完一次,沿途捡拾的河道垃圾装满袋子,本子上也密密麻麻记录不少问题。”

不过,经过一段时间的集中整顿治理,河道环境明显改善。“现在,可见垃圾越来越少,偶尔遇到一两处,随手捡进垃圾箱就行。”刘伟说,现在河长们巡河都可以“轻装上阵”。

“大渡河流域水环境保护,河长是第一责任人。”石棉县河湖资源和水旱灾害防御股工作人员李丹凤介绍,目前,石棉全县共有县、乡、村三级河(湖)长195名,其中县级河长15名,乡级河长53名,村级河长127名,形成了“全流域、全覆盖、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河(湖)长网络体系,有效确保河(湖)长制工作的延续性。

今年上半年,雅安按行政区划对各县(区)进行县域水质排名,石棉县排名第一。

共同参与

开启河湖管护新模式

“秋天来了,河道里枯枝败叶多起来了。”国庆前夕,在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渡口遗址旁的河滩上,安顺村村民王琼穿着红马甲和几名志愿者沿着河道清理垃圾杂物。今年51岁的王琼是村里组建的红色护河保洁队队长,负责带领其他志愿者管护安顺村境内大渡河、松林河区域的卫生保洁。

在安顺村,巡河护河不仅仅是刘伟等河长的职责,也是村民的共识。近年来,沿大渡河而建的安顺场景区成为开展党性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的热门地点。安顺村顺势而为,依托红色资源和河道景观发展起乡村旅游。刘伟介绍,目前全村已发展民宿112家,2021年共接待游客201万人次,“我们的产业赖河而生,大家保护河流的意识也不断提高。”

此前,雅安市名山区百丈镇解放村探索形成“有人护、管得住、水清亮、产业旺”的基层河湖管护“解放模式”,推动河湖管护常态化。目前雅安已有616个村(社区)按照不同类别标准对模式进行推广,发动党员志愿者、巾帼妇女、群众等组建河湖管护队伍1207支,安顺村的红色护河保洁队也是其中之一。

“我们在复制模式的基础上也注重融合落地。”李丹凤介绍,结合境内河流实际和红色旅游文化资源,安顺村形成“红色引领、全民参与、水清岸美、共治共享”河湖管护新模式,将爱河护河的意识植入每一个人心中。

具体而言,安顺村建立了“一室三队一超市”管护工作体系,包括开设成立“河长服务窗口”“河长工作室”;打造红安巡河护卫队、红心爱河宣讲队、红色护河保洁队三支队伍;将参与河道保洁、生活垃圾分类、杜绝污水排放、规范化肥农药使用、文明旅游劝导等行为纳入村规民约,开展“超市积分兑换”的引导活动。

“安顺村涉及红色旅游景区,除了引导群众爱河护河,号召游客一起保护环境也很重要。”刘伟说,在景区游客的必经之路,由村里的巾帼志愿者、腰鼓队等组成的红心爱河宣讲队,会不定时向过往游客发放护河爱河宣传资料。“国庆期间,红军广场和八角亭宣传大屏,也滚动播放护河爱河宣传教育片,让游客和群众共同爱护河湖。” 来源:四川在线

0
中国民生经济网 (编辑:)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 法律顾问 | 本网声明 |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民生经济网为非盈利、公益性资讯类网站,所发布信息旨在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请读者自行判断、核实和参考。
若有未经著作权人同意发布的图文及影像内容,敬请告知,以便及时安排撤稿和删除;
若信息发布十日内,本网站未收到书面异议,则视为该信息著作权人默认和支持本网站的公益性发布行为。


Copyright @ 2012-2088 版权所有
地址:成都市永兴巷15号 民生经济网 工业与信息化部备案号:蜀ICP备12001530号-3
主办:四川省民生研究会
爆料投稿:QQ2381208516 / 邮箱:zgmsjjxww@163.com 电话:13348900167
官方(新浪)微博(民生经济网 http://weibo.com/3949705932) 微信订阅号:zgmsjjw 民生经济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