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 >> 返回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生态环境 > 正文

解决小聚居大散居难题 创新“三治三动三融” 南充磨刀石村农村污水治理走出新路子

更新时间:2023-01-01 20:12:17点击次数:39660次字号:T|T

◆钟美兰 何佳薇 王磊

冬日,天雾蒙蒙,有些冷,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谢河镇磨刀石村张光石站在自家阳台往罗米河眺望,不过早上九点多,已经有人蹲坐在河边钓鱼了。

“现在河水变清了,这些爱好钓鱼的早就出来了。”张光石说,在这一年里,磨刀石村的环境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好了,水变清了,岸变绿了,景色变美了。“以前住在河边就是糟心,现在是畅快。”

这些变化,发生在《南充市乡村污水处理条例》自2021年12月1日正式实施后,南部县谢河镇磨刀石村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千村示范工程”建设为契机,走“三治三动三融”基层治理新路子,大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现人居环境净起来、绿起来、亮起来、美起来的目标,为丘陵地区开展农村污水治理提供了良好范本。

小聚居大散居,水污染治理难

谢河镇磨刀石村距南部县城20公里,人口分布呈现典型的小聚居、大散居特点,成排建设的居民房被山水环抱,抬头见山,低头看见罗米河。夏天可以在河里摸鱼摸虾,冬天可以在河里洗衣服,这本是一幅怡人的乡村画卷。

“但是由于家家户户都弄一根管子,把污水排到河里,这几年河水质量越来越差。”张光石说,不仅水质变成了黄绿色,村里再也没有小孩敢下河,一到下雨涨水的时候,河面漂浮的白色垃圾都挂在两岸的树木上。

“一个曾经那么漂亮的村子变成这样,说不痛心是假的。”磨刀石村村支部书记唐善清说。随着南充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千村示范工程”“农村环境整治”等项目的实施,唐善清看到了村子治理的希望。

众所周知,农村污水治理起来相当棘手。

“农村不像城市,建一个污水处理厂就好了,既有规模又有效益。”南充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李伯乐说,磨刀石村有3种居住类型,场镇有集中居民97户,半聚居、半散居的联户90户,散居住户464户。“这样小聚居、大散居居住特点的村子在整个四川都非常普遍,建不了大型污水处理厂,即便建起来,后续维护管理也是一大问题,治理后还特别容易反弹。”

“三治”破题,实现生活污水全收集、全治理

办法总比困难多。

针对村子自然风貌、居民聚居和产业状况的现状,南充市探索出“规模治理、集中治理、就地治理”3种模式。

面向村级场镇居民,97户居民日产生活污水约30m3,在场镇修建1处大型固定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采用“厌氧+好氧+综合利用”工艺,污水经过处理后进入人工湿地,经过人工湿地二次深度处理后排入小流域罗米河,实现村级场镇生活污水规模化处理;联户住地集中治理,联户居民90户日产生活污水约24m3,修建6处小型污水处理设施,采用“厌氧+三格化粪池+田间池”工艺,处理后的污水通过蓄水池、提灌设施处理后,用于群众生产用水,实现农村污水资源化利用;散户独户就地治理,采取“老瓶装新酒”办法,每户采用“三格化粪池+沼液池”工艺,对本户的生活污水进行就地处理、就地消纳,并积极推进沼液还田工程,用于农业生产灌溉用水,同时减少化肥使用量。

“通过这一模式,磨刀石村的生活污水有效处理率达到95%以上,实现村级生活污水全面收集、全面治理。”李伯乐说。

“三动”攻坚,让周边水系水清岸绿

工程治理只是污水治理的表,要真正解决“巩固难、易反弹”的问题,让磨刀石村真正实现长久的水清岸绿,“还得打破常规,由表及里。”李伯乐说。

磨刀石村位于南部县罗米河与嘉陵江干流交界位置,在解决农村污水收集治理难题的基础上,磨刀石村统筹开展“畜禽散养整治、生活垃圾整治、岸线生态恢复”3项整治行动,逐步实现周边水系水清岸绿。

据唐善清介绍,磨刀石村年出栏生猪2000头,存栏畜禽散养两万多只。以前,这些畜禽全部散养在罗米河,此次全面开展畜禽散养整治行动,积极发挥农村基层自治组织作用,出台《磨刀石村关于规范畜禽养殖行为的倡议》等村规民约,引导村民规范圈养畜禽。截至2022年11月,全村干部累计入户宣传200余次、现场劝导及时制止无序放养行为15次、整治拆除畜禽围栏20处。

开展生活垃圾整治行动。积极发挥农村生活垃圾在农村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改造磨刀石村垃圾中转站,配置3m3移动式垃圾箱两个、三轮生活垃圾清运车3辆,配备有垃圾分类收集功能的生态垃圾桶50组,定期打捞河道漂浮物,实现生活垃圾应收尽收,有效保障水系清洁,消除水污染隐患。

开展岸线生态恢复行动。结合撂荒地整治工作,在村域内荒坡、河岸等地方,种植麦冬草、桃树、李子树、柳树等本地常见绿植20余亩;在罗米河沿河两岸,建设河岸原生态景观8处,结合污水治理、河道整治不断改善流域水质,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

“三融”保障,解决“谁来管、如何管”问题

没有经费,谁来管?如何管?这一直是农村污水治理的顽疾。

磨刀石村创新将污水治理工作与村级相关重点工作相互融合,解决村级污水治理无人管、无法管、不管用的难题。过去许多解决不了的、处理不好的环境问题得到及时化解。

“把农村污水治理工作跟其他工作相结合,巧妙找到结合点。”唐善清说。

磨刀石村把污水治理工作与基层治理融合,推动环境共治。按照“谁受益、谁所有、谁管护”原则,对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人工湿地、氧化塘及联户污水治理设施,由磨刀石村委会进行管理;独立散户的污水处理设施由农户自行管理,负责做好户用化粪池、接户管道、清淘井等设施的日常管理维护和安全防护。

与河长林长融合,推动河林共管。将农村污水治理融入河长制、林长制工作中,一体部署、一体安排、一体考核。“如果是河长和林长巡查时候,发现有环境方面问题,会第一时间跟村委会报告。”唐善清说,与水资源、林草资源管理工作共同推进,细化巡河、巡林工作措施,可保障乡村污水治理工作长效推进。

与乡村产业融合,推动优质发展。磨刀石村是一个缺水山村,建立农村生活污水循环利用机制,处理后的污水还地,可一定程度上解决生产用水问题,破解磨刀石村长期缺水的难题。沼液还地400余亩,可以减少化肥的使用,科学利用畜禽养殖粪污生态种植,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李伯乐表示,磨刀石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实践,是南充市贯彻落实《乡村污水处理条例》,治理生活污水、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南充市通过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千村示范工程”,结合南充地形地貌、人文特征,积极探索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已形成了阆中市“三结合、三统筹、三坚持”、仪陇县厕污共治“五同”模式等一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治理效果显著,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有效治理率由2019年的25%提升至目前的70.81%,提升达两倍多。

来源:中国环境报

0
中国民生经济网 (编辑:)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 法律顾问 | 本网声明 |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民生经济网为非盈利、公益性资讯类网站,所发布信息旨在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请读者自行判断、核实和参考。
若有未经著作权人同意发布的图文及影像内容,敬请告知,以便及时安排撤稿和删除;
若信息发布十日内,本网站未收到书面异议,则视为该信息著作权人默认和支持本网站的公益性发布行为。


Copyright @ 2012-2088 版权所有
地址:成都市永兴巷15号 民生经济网 工业与信息化部备案号:蜀ICP备12001530号-3
主办:四川省民生研究会
爆料投稿:QQ2381208516 / 邮箱:zgmsjjxww@163.com 电话:13348900167
官方(新浪)微博(民生经济网 http://weibo.com/3949705932) 微信订阅号:zgmsjjw 民生经济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