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思明
春节前,在四川省芦山县下山“串门”的野生大熊猫被救助送往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雅安碧峰峡基地。适时救助可以帮助野生动物走出困境,并为一些老弱病残动物提供照护。但如果被救助的野生动物不能被及时放生,则仅有人文关怀、延长个体寿命的意义,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有限。
很多野生动物本来就怕人,一见到人就有自行躲避行为。有些野生动物会因救助活动的展开而出现强烈反抗、惶惶不安、拒绝进食等应激反应,看上去真像有病了一样。
野生动物在野外繁衍生息从来没有过什么标准,环境适合就行,而被异地救助人工饲养后再行放生,便有了适不适合放生的人为标准。所以,一些被救助并人工饲养的野生动物,要么难以适应人工环境很快死亡,要么达不到放生标准不被放生,或者经不起先野生变家养再变野生的反复折腾,很难再回到野外。
最近还有个报道,2023年元旦当天,两只雪豹溜达进新疆阿勒泰军分区某部营区,还叼走了放在室外的鸡肉。营区人员说,雪豹可能是找吃的,将密切关注其动向并做好保护,并未采取什么救助措施。
野生动物还是要生活在野外,维系其野性,这是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保护恢复自然生态系统、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要达成的重要目标之一。野生动物有自由之身才能心情愉快,有自然生境才能生存下来,有同类伙伴相依相随才能延续后代。否则,即使被救助动物和救助它的人共同努力,结果可能也就是成为活着的标本。
救助野生动物并进行人工饲养应是一项非常严肃的工作,非得有其自身不能克服的现实紧迫问题、获益远超不救助时才可启动,不到万不得已不能实施。随着生态环境保护不断取得成效,会有越来越多的野生动物出现在有人区域,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由理论变为现实。这时候更要敬畏生命,不要随意挑战其野性,尽可能把野生动物留在野外。
来源:中国环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