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面源污染拦截、修复退化湿地……一批生态保护修复治理工程加速推进
近段时间以来,全国一批生态保护修复治理工程加速推进,给美丽中国添彩增绿。
今年,污染防治攻坚继续向纵深推进。国家有关部门已经下达2023年环境污染治理资金预算500多亿元。在江苏太湖西岸,环太湖农业面源污染拦截工程近日开工,将有效减少氮磷等导致湖泊富营养化的物质进入太湖。江苏省今年计划开工166个太湖保护治理工程,总投资112亿元。
眼下正值候鸟迁徙季节,在鄱阳湖,江西都昌候鸟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利用春季低水位,抓紧种植人工繁育的苦草,恢复湖区沉水植物数量,修复退化湿地,同时为迁徙候鸟提供食物。
在武夷山国家公园福建片区,总投资398亿元的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加速建设。这个保护带总面积四千多平方公里,涉及森林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闽江上游水生态环境治理等“十大支撑项目”。
据了解,今年,国家生态保护的能力建设稳步推进。经过近5年的建设,国家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目前正式运行。天空地立体遥感高精度监测,就像一双眼睛,守护红线范围内的草木生灵。
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主任 高吉喜:生态保护红线被称为继耕地红线之后的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我们通过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发现里面的地表的异常变化,进行预警,达到国家提出来的生态红线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功能不降低这么一个目的。
(总台央视记者 盛云 何莉)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