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生经济网网讯(朱善永 石磊)2月2日是“国际湿地日”。湿地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维护生物多样性、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储碳固碳等重要生态功能,对维护生态、粮食和水资源安全都具有重要作用。为维护哈尔滨市国际湿地城市形象,打造宜居幸福之都,哈尔滨市公安局组织食药环侦部门细化各项措施、落实管理责任,全面开展打击破坏生态资源违法犯罪各项工作,为冰城生态安全筑牢坚固防线。
注重警种联动 扎实推进专项打击行动
通过开展“昆仑”“清风”“净网”“利剑”等专项行动,充分发挥网安、科信等专业队伍联合作战优势,在春秋季候鸟迁徙期,对野生鸟类主要分布区、繁殖地、迁徙通道和栖息区域开展执法巡逻;在夏季禁渔期,针对非法捕捞水产品开展打击;在冬季乱捕滥猎、非法经营野生动物猖獗期,引领各区、县(市)开展联合执法检查,依法严厉打击非法占用、非法开(围)垦等破坏湿地保护犯罪行为。始终保持执法高压态势,以责任落实促任务,以任务落实促目标,以目标落实见成效。去年,共破获破坏陆生野生动物类案件134起、非法捕捞水产品案件121起、森林草原类案件225起、非法采矿类案件43起、非法采砂类案件14起、污染环境类案件3起。
重视行刑衔接 夯实完善联席会议机制
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联动机制,调动各基层执法单位主动与林草、水务等职能部门协调,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及时掌握湿地保护范围,摸清底数。进一步强化行刑衔接,对于在湿地中非法占用开垦、擅自采砂采矿采泥炭等行为,积极协调行政主管部门及时出具检验鉴定、认定意见,为刑事打击提供证据支撑。落实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要求,切实畅通信息交流、案件移送等工作渠道,针对打击工作中发现的漏洞和监管问题,及时通报行政主管部门,共同开展打击整治行动,清除隐患。以保护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联席会议、生物多样性领导小组等工作为基础,做到信息共享、方向明确。
逐级落实责任 全面构建森林及河湖警长制
在全局全面推动建立森林警长制及河湖警长制,形成全域覆盖的生态资源保护发展长效机制。按照任务分工、属地管辖,分级设立、逐级负责,形成齐抓共管的执法工作合力,做到协作化办案,严厉打击涉森林、湿地等破坏生态资源违法犯罪。按照警长在工作中的职责任务,从制度层面强化工作执行力,建立协调指挥顺畅的工作机制,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通过“林长+林警长”“河湖长+河湖警长”协作配合模式,保护好责任区的森林、林地、湿地、草原、野生动植物资源,推进“一林一警”“一河一湖一警”责任制深入落实,全面加强生态资源保护和执法监管工作。开展生态资源案件核实查处,适时组织开展案件会商等,对重大疑难的破坏生态环境资源、重要生物物种等违法犯罪案件和积案,综合运用挂牌督办、提级侦办、异地用警等措施,坚决重拳出击,做到打准打狠。
警民协同作战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
采取线上自学、专题讲座、典型案例讲解等多种形式,组织开展学习培训,确保执法办案人员能够熟练掌握和理解相关法律法规的核心要义及精神内涵,切实提升工作质效。食药环侦支队主动与公益团体对接,确立以信息为先导,发挥志愿者一线巡护中掌握信息全面的优势,为侦查破案收集并提供有价值的线索和信息。以缜密执法为依托,发挥公安机关食药环侦的职能,为志愿者巡护活动提供针对性强的法律指导。以警民共建为侧重点,发挥警民“联巡联护”和“联防联治”桥梁作用,为保护公益性生态环境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