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生经济网讯(周忠军)四川资中县于2013年12月24日在双龙镇柏林村、响滩村开展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加快了规模化治理坡耕地步伐。该工程综合治理坡耕地242公顷,其中石坎坡改梯64公顷,配套蓄水池50口、排灌沟渠21公里、田间作业便道16.8公里,整治山坪塘13座。目前主体工程已完成,正在抓紧自查初验和竣工验收准备工作。该工程建设过程中先后接受了国家水利部稽察组、内江市检察院、市监察局等上级部门的监督检查,并顺利通过。2014年7月23-25日四川省水土保持局组织相关县区在我县成功召开了2013年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现场交流会,省水保局领导在会上对该工程给予了高度评价。
在项目实施中,我们以打造群众满意工程为目标,通过“四坚持四到位”,有效促进了坡耕地水保工程建设。
坚持组织领导,确保职责明确到位
我县以往实施的水土保持工程投资均较少,都是作为小型工程进行管理,但柏林区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纳入了水利工程基本建设管理,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明确职责,做到了“三强化”。一是强化机制建设。为高效推进工程建设,我县专门成立了坡耕地工程实施领导小组,由县长任组长,县委副书记、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统一组织项目实施。二是强化目标责任。在项目建设初期就明确了项目乡镇和水务、发改、财政等相关部门的职责,并将其纳入政府目标考核。主要县领导和县发改局、县财政局领导更是经常深入实地,指导工程建设,为及时推进项目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三是强化沟通协调。县领导小组多次召开领导小组成员会议,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存在的重大问题。确保项目从规划、设计到施工,得到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省水保局、内江市政府及市水务局、水保站的领导就多次亲临现场给与指导,进一步推动了项目建设。
坚持宣传发动,确保群众参与到位
坡耕地水保工程建设范围广、工程量大、涉及群众多,县水务局、县发改局和双龙镇在项目区广泛宣传政策,做到了“三统一”,使项目获得了群众的理解支持,也充分调动了群众参与积极性,为项目快速推进营造了良好的施工环境。
一是统一思想认识。在项目启动前,由镇、村、社及时召开项目动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村社“一事一议”专题会等会议,全面进行宣传发动,同时带领项目区村社干部和群众代表参观学习已建坡耕地综合治理区,让群众切实感受实施坡耕地水土保持建设带来的综合效益;在工程设计中,以满足水土保持技术要求为前提,尽量结合群众意愿,解决群众的迫切需求;在工程全面开工前,先进行试点建设,建立样板工程,让群众做到心中有数,打消群众顾虑。促进群众思想从“要我建”到“我要建”的转变。
二是统一调整土地。坡耕地综合整治关键和难点是要打破地界,统一进行改造。为破解这一难题,经领导小组协调,将项目村纳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范围,工程实施前完成土地勘测、土地调型和田面平整后,进行土地确权颁证,从而化解了因工程建设而打破地界、土地调整所带来的巨大阻力。
三是统一投工投劳。由建设单位与项目区村社及群众代表进行协商,制定了群众投工投劳实施办法,明确投劳数量、方式、组织管理办法和程序。2013年11月,项目区村民委员会及村民代表签署了“自愿开展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建设承诺书”,实行双向承诺,建设单位向项目村社承诺确保工程质量,村社向县水务局和建设单位承诺自行解决项目建设中有关土地占用、青苗损失等问题,并按照设计落实投工投劳任务。通过这个方式基本解决了青苗损失和投工投劳问题。工程建设中坡改梯田面恢复、边沟清理、作业道路基础清理、塘堰清淤等项目就是由受益群众投工投劳完成。
坚持质量标准,确保监督管理到位
坡耕地水保工程群众满意不满意,质量是关键。必须严格执行基建管理程序和有关制度办法,在项目实施中,做到了“三严格”。
一是严格设计标准。项目确定后,我县积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现场踏勘,认真听取群众意见,结合当地实际,按照工程建设要求,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力求做到经济适用、易于实施、群众满意。经多次修改完善和优化,编制完成2013年项目实施方案和技施设计,绘制了每个图班单元1:2000的设计图、石坎坡改梯护坡工程设计详图和质量标准、不同坡度改土技术要求等资料,保证工程施工有图纸、有标准、有依据。
二是严格规范运行。依法确定县水土保持站作为项目法人,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负责制,履行建设单位职责。按照招投标法,经公开比选,确定四川金河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为工程施工单位。通过竞争性谈判选择四川蜀水生态环境建设有限公司为工程监理单位。县水土保持站按照《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公示制管理暂行规定》要求,制作了公示牌,对工程概况、建设内容、投入资
金、参加单位名称、责任人及联系电话、农民投工投劳数量、群众监督人员职责及联系电话等内容进行了公示。工程开工后,县水土保持站及时按程序,将工程开工情况书面报告县水务局和内江市水务局并备案,接受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定期组织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召开工程例会,并邀请质量监督机构和项目区村社代表参加,统一解决工程质量、现场管理、土地协调等问题,确保工程建设的顺利推进和建设质量。
三是严格质量监管。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质量监督单位各司其职,确保工程建设质量。由建设单位制定了现场管理、质量管理、合同管理、安全管理、档案管理等具体办法,明确专人负责,落实各项管理任务,并在项目现场设立办公室,派驻1-2名现场人员,负责技术把关、质量监督和协调处理有关问题。由监理单位在项目现场设立了监理部,监理人员驻守工地,现场协调处理工程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对隐蔽工程、基础工程实施旁站监理,单元工程完工后,及时组织验收和质量评定,对质量达不到设计要求的,坚决要求返工,直至验收合格为止。由施工单位落实质量控制措施,严把施工放线关,坡改梯埂坎、坡面水系等主体工程的施工放线,必须经施工、监理、建设三方现场确认,确保工程符合设计标准和实际需求,不得擅自调整;严把材料检验关,落实进场材料、构建及半成品的质量检测措施,把好质量审查关,混凝土、砂浆、U型槽、混凝土管等关键材料必须进行随机抽检,并经质量监督部门认可,凡是不符合质量标准的,一律不得进入工地;严把工序质量检查关,凡前一道工序未经验收的不得进入下一道工序,特别是隐蔽工程必须经过验收计量后方能进行下一步施工。由质量监督单位制定了工程质量监督计划,并在开工前,与建设单位签订了《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书》,办理了质量监督手续,县水利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站不定期进行现场检查,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下发《质量监督检查结果通知书》,责令参建单位限期整改。
坚持发展产业,确保管理养护到位
坡耕地工程实施后,县政府高度重视项目区产业发展,张伟县长亲自挂帅,利用项目区基础设施条件改善的优势,结合县政府出台的资中血橙等种植产业发展扶持政策,积极招商引资,成功引进业主,集中流转土地二千多亩,重点发展沙参、芍药、牡丹等中药材及资中血橙产业,提升了土地利用价值,发挥了工程的规模效益。项目区群众除了每年可获得土地租金之外,还能“足不出户”在家门口打工挣钱。在产业发展的同时,水土保持措施的后期管护也得到了保证,实现了“治理促发展,发展保治理”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