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 >> 返回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生态环境 > 正文

外来物种入侵加剧 四川68%的湖泊湿地萎缩退化

更新时间:2014-08-14 12:37:22点击次数:1322次字号:T|T


  中国民生经济网讯 四川省林业厅于2011年8月至2013年2月开展了“第二次全省湿地资源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全省现有湿地总面积174.78万公顷。与2000年第一次调查结果相比,有可比性的25个面积大于100公顷的湖泊湿地斑块,其湿地面积共减少了617.79公顷,湖泊湿地面积年萎缩速率为0.55%。

  四川地处青藏高原向平原、丘陵过渡的地带,其湿地资源不仅丰富而且独具特色。四川现在到底有多少湿地?有哪些主要的湿地?湿地现状如何?13日下午,一项历时3年、横跨21个市州、超过1200人调查队伍的我省第二次大型“湿地资源调查”结果,正式通过媒体向外公布。

  全省现有湿地174.78万公顷

  68%的湖泊湿地萎缩退化

  本次是继2000年四川第一次全省湿地资源调查后的第二次,本地调查针对全省8公顷以上的湖泊、沼泽、人工湿地,以及宽度在10米以上、长度5公里以上的河流湿地进行,共调查6698个湿地斑块。调查结果显示,全省现有湿地总面积174.78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3.60%,天然湿地资源主要分布在甘孜州和阿坝州。

  第二次调查与第一次调查结果相比,有可比性的25个面积大于100公顷的湖泊湿地斑块,其湿地面积共减少了617.79公顷,湖泊湿地面积年萎缩速率为0.55%,68%的湖泊湿地都呈萎缩退化状态。

  调查显示,湿地质量总体呈下降趋势。首先是川西高原大量典型草本沼泽正转变为沼泽化草甸;高原湖泊水位下降,面积缩小。其次是湿地水质变差,大部分河流,还有部分湖泊和沼泽湿地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另外,自然河流河道干涸、渠化、库塘化加剧,河流湿地生态功能部分丧失。

  湿地生物多样性下降 典型湿地植被减少

  据此次调查结果显示,全省现有湿地脊椎动物5纲25目59科495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9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7种。现有湿地高等植物113科376属1008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3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种。

  值得一提的是,湿地生物多样性有所下降,野生鱼种类和数量减少,典型湿地植被减少;外来物种入侵加剧,喜旱莲子草、凤眼蓝、福寿螺、红耳龟、牛蛙等已成为全省常见的湿地入侵物种,严重排斥湿地乡土物种。

  或许你并不知道,餐馆里美味的牛蛙,其实也是入侵物种。它原产于北美洲,因为体大肉多被引进饲养食用,然而它拥有彪悍的个性和一副好胃口,食谱远远越过了普通蛙类吃的昆虫、蛇、鼠、鱼、龟、螯虾,任何它能捉到的活物甚至包括多种鸟类。即使是它的蝌蚪,也对所在水体的小型鱼类造成威胁。

 湿地进行恢复建设

  建设完善保护体系

  部分湿地正在逐步恢复

  截至目前,四川已指定了1处国际重要湿地,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52个,湿地公园28个,位于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内的湿地面积达89.9万公顷,湿地保护率由第一次调查的36.88% 增加到第二次调查的53.13%。全省湿地保护体系初步建成。

  负责此次湿地调查的四川省林业厅副厅长降初说,若尔盖县正利用其湿地资源打造黄河大草原生态旅游最佳目的地,其中已有湖泊面积增加了70公顷。

  而四川省境内第一大天然淡水湖邛海,90年代以来,由于旅游开发、网箱养鱼和农家乐的无序发展,近三分之二的湖滨湿地遭到严重破坏。近年来,随着对湿地进行恢复建设,邛海水域面积已从不足27平方公里增加到32平方公里。

  不过总体看来,我省湿地保护形势依然严峻。我省部分湿地资源开发利用超出了生态阈值。部分天然河流因修建水库、堤坝、电航工程等而转变为人工湿地,破坏了鱼、虾、蟹类的天然栖息与繁殖生境,导致许多珍稀湿地物种繁殖场、产卵场受到破坏。

  接下来我省将建设和完善以湿地自然保护区为主体,湿地公园和湿地保护小区并存的湿地保护体系。同时,积极实施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以川西藏区生态建设为契机,加紧对全省功能退化的沼泽、河流、湖泊等湿地,通过生态补水、植被恢复、栖息地营造、水污染治理等措施,进行综合治理。

  华西都市报记者 王蕾


   来源:华西都市报

0
(编辑:admin)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 法律顾问 | 本网声明 |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民生经济网为非盈利、公益性资讯类网站,所发布信息旨在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请读者自行判断、核实和参考。
若有未经著作权人同意发布的图文及影像内容,敬请告知,以便及时安排撤稿和删除;
若信息发布十日内,本网站未收到书面异议,则视为该信息著作权人默认和支持本网站的公益性发布行为。


Copyright @ 2012-2088 版权所有
地址:成都市永兴巷15号 民生经济网 工业与信息化部备案号:蜀ICP备12001530号-3
主办:四川省民生研究会
爆料投稿:QQ2381208516 / 邮箱:zgmsjjxww@163.com 电话:13348900167
官方(新浪)微博(民生经济网 http://weibo.com/3949705932) 微信订阅号:zgmsjjw 民生经济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