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保障水平不容乐观
7月10日,北京。
盛夏闷热的天气让人有些喘不过气来。在立水桥附近的一个写字楼里,李科锐正在收拾他的私人物品,当天是他在这工作的最后一天。
“要走了。很有些不舍,但是不得不走。”李科锐在位于这栋写字楼办公的一个环保公益组织里工作了4年多。“我是学环境工程的,喜欢这份事业,也和同事们相处得特别好。但是没办法,再不换工作,老婆就要和我离婚了。”李科锐苦笑着告诉记者。
在这个环保公益组织里,李科锐的月收入是3200多元,他的下一个岗位,是一家环保能源企业的产品开发工程师。
“月薪税后能有8000多,我结婚一年多,马上打算要孩子,得为孩子考虑奶粉钱。”李科锐说:“还有就是那边能给上全部的五险一金。”
与李科锐有着相同遭遇的公益从业人士并不少见。低待遇造成的人才的流失,已经成为业内多年呼吁解决的一个难点。7月9日在京发布的《中国公益从业者保障状况专题调研报告》(简称报告),又再一次把这个现实问题推到了前台。
从今年1月到6月,在敦和慈善基金会与南都公益基金会的资助下,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益宝计划联合多家机构,进行了中国公益从业者保障状况的专题调研。
调研的结果显示,我国公益从业者的保障水平不容乐观。
“保障水平不高,抗风险能力不足。”调研的执行者、北京师范大学社会保障学博士生周玲如此评价说。
据周玲介绍,本次调查邀请问卷填写者对所在机构的员工保障水平进行了自评。结果显示,仅有5.0%的填写者认为机构保障水平“较高”,23.3%的机构认为保障水平“合理”,71.7%的机构认为保障水平“较低”或“很低”。
“如果具体到个人,情况就更不容乐观。”周玲说:“许多公益人都是在生活的窘境之中坚守着公益理想。”
超1/3从业者没有基本保险
“收入低、资产少、保险差。”周玲用3个词概括了我国公益人的保障现状。
“大多数全职公益从业者税前月收入总和低于全国平均工资水平,其中15.2%的调查对象月收入不到2000元,37.3%调查对象月收入低于3000元。月收入在4000元至10000元的比例为37.31%,月收入在1万元及以上的比例仅占6.15%。”
周玲告诉记者,通过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公益从业者的收入处于全国平均水平以下。但需要注意的是,公益从业者的受教育程度要远高于平均受教育状况,因此公益从业者的低收入不是因为自身素质低,而更多呈现的是行业特征。
收入水平直接决定着公益从业者的资产状况。
报告显示,较高比例的公益从业者未能实现个人收支平衡。甚至有38.0%的调查对象2014年个人收支情况为“入不敷出”,仅有18.8%的调查对象明确表示“收大于支”。可以看出,只有不到1/5的公益从业者可以依靠收入来实现个人资产积累。
与此同时,另一个让人震惊的发现是,报告显示,有超过1/3的公益从业者没有基本社保。
本次调查中,机构为全职员工缴纳了五险一金的占全部调查对象的37.7%;完全未缴纳社保的占到了全部调查对象的35.1%。综合所在机构的社保缴纳情况、机构购买商业保险的情况及个人购买商业保险的情况,在本次调查中,三类保险均未购买的公益从业者占总数的17.4%,这意味着有近20%的公益从业者没有任何保障。
一旦公益从业者遭遇意外事件或者罹患大病,所需费用往往在数万元甚至数十万元,这对存款资产极少、又没有足够保险的公益从业者来说,简直就是灾难。
“并且人在遭遇意外或重病后,往往难以正常工作、难以获得持续收入,由此不难理解为什么我们不时可以看见公益从业者在遭遇意外或重大疾病后,自己往往会成为被救助对象。”周玲说。
与此同时,报告还注意到公益从业者的体检率也较低。
调查发现只有38.4%的全职公益从业者所在机构提供了体检或体检补贴,由此导致一些疾病难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也增加了公益从业者遭遇重大疾病的风险。
保障低造成人才流失
早在4年前,多家基金会曾经联合发布过一份《中国公益人才发展现状及需求调研报告》。当时我国有近四成的公益机构没有给员工上社会保险,公益组织正陷入“人才洼地”,人才流失非常厉害。
4年过去了,好像情况并没有什么改变。原因何在?
《中国公益从业者保障状况专题调研报告》显示,机构经费紧张、不具备缴纳资格和认为社保用处不大是造成公益从业者保障低下的三个主要因素。
对公益机构的调查显示,他们没有缴纳社保的主要原因是经费紧张,受访机构中有75.7%选择了这个原因。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指的机构经费紧张不仅仅是机构总体收入,而是机构所获得与拥有的人员保障费用状况。
“以基金会为例,我国法律规定基金会的行政支出不得超过年度总支出的10%,这中间包括各项差旅、办公以及员工薪资费用。其实是很紧张的,一旦给全部员工上全险,有些机构的行政支出就会超出10%的限额。很多公益组织也是参照这个10%的规定在执行。”社会保障研究学者王祎告诉记者说。
据了解,在国外,公益组织关于人员的薪资费用往往是单独争取捐赠来实现的。而在我国,资助公益组织的合理人员费用仍未成为行业共识,公益组织对此也不够积极。
“好像现在捐赠方捐钱就只能用于做公益项目,如果让人捐给公益组织做人员的薪酬开支,那在有些人看来简直就像天方夜谭一样。”曾经在多个公益组织工作过的圆圆(化名)告诉记者。
圆圆大学毕业后在一家草根公益组织工作,一个月收入只有3000元左右。两年后,能力出众的她跳槽到了一家国内知名公益基金会,月收入增加到了5000多元。又过了三年,圆圆到一家国际基金会的中国办事处工作,月收入达到了白领的水准。不久前,记者得到的最新消息是,她已经离开公益圈,获得了在一家知名的信托投资公司从事公益信托方面工作的职位。
像圆圆和李科锐这种因为薪酬和保障因素,进而从公益组织离职造成人才流失的现象,已经成为公益领域常见的事情。报告显示,88.3%的公益组织负责人与管理者认为,机构的保障水平对员工的稳定性影响最大。
政策优化仍是关键
面对这样的一种现状,如何去改变公益人收入保障过低的现象?
报告就此建议,应该提升公益机构与公益从业者对保障的认识,提供合理的人员经费应成为公益行为资助时的基本规则。
这一点听起来似乎很难,但只要公益组织真正去积极行动和尝试,或许并不会像想象中的那么难。让北京春苗儿童救助基金会秘书长崔澜馨值得骄傲的是,春苗的全部139名员工,除了享有社会保险外,还全部购买了公益性质的商业险。“139名员工,没有一个落下的,全买了。”崔澜馨说。
“一开始其实挺纠结的,到底买不买?是给所有的员工都买,还是先买一部分?”最后崔澜馨决定全部上保险,相关经费不足,她就自己个人先垫付,“然后再去筹款冲账。”
事实上,社会公众的态度也在慢慢转变。到后来,崔澜馨和一些捐赠人就公益人的保障问题详细沟通后,已经开始有捐赠人对春苗基金会的员工薪酬进行专项捐赠。
与此同时,公益圈也在积极努力,与企业合作推出针对公益人的专属保险产品。
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的益宝计划于2014年11月1日正式启动,通过与商业公司合作的方式,订制开发公益保险产品,旨在为公益从业者提供价格低、方便可及、保障范围较全面的保险产品与服务,推动中国公益从业者获得更好的医疗保障与服务。
但在周玲看来,推动政策的优化,仍是促成改变公益从业者低保障水平的关键支撑。例如公益组织行政支出经费不得超过总支出10%的规定,对于资金规模较小的公益组织,以及提供专业的人员服务的公益组织而言,影响尤甚。
“虽然目前行业内已经出现了各种解决方案和变通之道,但政策的优化,不但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对于社会各界理性认识、正确衡量公益从业者服务的价值和公益从业者权益,也将有着积极的意义。”周玲说。
来源:人民政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