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成长得更好,是我们最大心愿。”2013年5月“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快乐童年,放飞希望”主题队日活动时表示。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对少年儿童的教育承载着国家的未来、人民的期盼;对少年儿童身心健康的关爱和保障需要调动全社会的力量与行动;对少年儿童的培养和引导更需要创造一个公平和谐的社会机制和人文环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国少年先锋队建设、亲切关怀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已经为新形势下我国少年儿童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从家庭到学校、从政府到社会,都要为孩子们的安全健康、成长成才担起责任,共同托起明天的希望。”(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
早上7点半,快步进入夏天的重庆已是有点儿微热,阳光透过树叶斑驳地洒在林荫路上,着一身蓝色校服的2016级高考生黄岩正快步往学校赶去,准备在自习课上多背些英文单词。“重庆医科大学的儿科专业一直很好,今年头一年恢复本科招生,希望能考个好成绩,留在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在全国各地,像黄岩一样,想报考儿科的高考生还有很多。
2016年2月24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和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两部委将采取多项措施培养儿科医生。支持中国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等8所高校举办儿科学本科专业,并将于今年7月起开始招收儿科学专业本科人才。
重庆医科大学副校长邓世雄介绍,今年重庆医科大学预计招收的儿科学专业本科学生在300人左右,以后还有望逐年增加。恢复儿科学专业本科招生将会使学生报考时对专业更加清晰化和更具明确性,实在振奋人心。
刚需强劲 “大朋友”支招关爱最强音
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放开,我国儿童医疗服务资源紧张日益凸显,儿童医疗服务领域刚需强劲。据中国卫计委最新公布的数据,我国0-14岁儿童约2.3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8%,随着全面二孩政策落地,新生儿数量将在未来几年呈递增态势。国家卫计委预测,未来每年将新增新生儿300-400万人,按此预计,到2024年儿童人口有望达到2.65亿人;且儿童患病率有可能呈现高企,儿科门诊量出现爆棚,2015年儿科门急诊人数就达到5.4亿人次,占全部门急诊人数的9.6%。
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我国儿童的健康成长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作为孩子们心中的“大朋友”,习近平不断发出关爱少年儿童的最强音,“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重视祖国花朵的工作,美好的生活属于你们,美丽的中国梦也属于你们!”
2016年3月22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22次会议上,就儿童医疗服务资源不足的问题,习近平强调,要加强儿童医疗卫生服务改革与发展,切实缓解儿童医疗服务资源短缺问题。要落实政府责任,加强组织领导,密切协作配合,完善配套措施。
其实,为满足我国儿科医疗保健需求,“十二五”期间,中央已投入134亿元加强地市级以上儿童医院建设,安排123亿元建设402所儿童医院(综合医院儿科)用房,投入107亿元加强100所地市级和1000所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建设,进一步完善了儿科医疗保健体系。但现实环境下,儿科医生人才短缺已成为迫切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据国家卫计委数据,我国医疗机构儿科执业(助理)医师数目前约为11.8万人,每千名0-14岁儿童拥有儿科执业(助理)医师数为0.49人,也就是说,平均2000多个儿童拥有一个儿科医生,这个水平低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儿科执业(助理)医师存在较大缺口。
儿医写入“十三五” 政策助推联动改革
儿科医生短缺的现实,究其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根源在于,儿科专业被列为调整专业后,从1999年开始,高校停止招生,儿科人才从此失去了培养源头。
为在源头上解决儿科医生短缺问题,2016年2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和教育部对外称,将采取多项措施培养儿科医生,包括从2016年起恢复儿科本科招生,在“十三五”期间将儿科年度招生计划由每年4000人提高至5000人;到2020年,各省(区、市)将至少有一所医学院开设本科儿科学专业;
两部委称,到2020年,力争儿科医师达到14.04万人以上。为此,教育部还将深入推进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教育工作,为基层每年培养5000名左右从事儿科等基本诊疗服务的全科医学人才;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的重点工作部分也提出,要协调推进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加快培养全科医生、儿科医生。而且,儿科医生培养计划也被写入“十三五”规划。
尽快恢复儿科医务人员培养和队伍建设确实势在必行,但在儿科人才短缺背后,一些深层次原因和现实问题也不容忽视。为解决这些深层次问题,促进我国儿童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国家卫计委等六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儿童医疗卫生服务改革与发展的意见》。
《意见》提出系列改革举措,明确到2020年每千名儿童床位数增加到2.2张,同时,加强儿科医务人员队伍建设,每千名儿童儿科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0.69名,每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至少有一名全科医生提供规范儿童基本医疗服务等具体目标。
其中针对儿科医务人员培养建设问题,《意见》提出,“十三五”期间要通过“培养一批、转岗一批、提升一批”,增加儿科医务人员数量,提高队伍整体素质。
具体举措表现为:推进高等院校儿科医学人才培养,改革儿科学专业化教育,制定普通高校开展儿科学专业人才培训规划。2016年起在39所举办“5+3”一体化医学教育的高校开展一体化儿科医生培养,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每年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招收培养约5000名从事儿科等各科常见疾病诊疗服务的全科医学人才;扩大儿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规模,根据临床医学、儿科学毕业生数量和岗位需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招生向儿科倾斜,到2020年累计招收培训儿科专业住院医师3万名以上;加大儿科医师转岗培训力度,符合条件的相关专业医师经过培训,考核合格的在原专科执业范围的基础上增加儿科执业范围。
针对儿科医疗服务价格问题,《意见》也提出,对于儿童临床诊断中有创活检和探查、临床手术治疗等体现儿科医务人员技术劳务特点和价值的医疗服务项目,收费标准要高于成人医疗服务收费标准。调整后的医疗费用按规定纳入医保支付范围,避免增加患者就医负担。
更加令人振奋的是,《意见》还明确指出,要提高儿科医务人员薪酬待遇,晋升、评优等方面给予倾斜。显然,这对我国儿科医务人员的培养与建设,无疑将提供更强大的政策后盾。
《意见》指出,提高儿科医务人员薪酬待遇,健全以服务质量、数量和患者满意度为核心的内部分配机制,做到优绩优酬、同工同酬。严禁把医务人员个人收入与医疗机构药品、耗材、检查和化验收入挂钩。
在医疗机构内部分配中,要充分考虑儿科工作特点,合理确定儿科医务人员工资水平,儿科医务人员收入不低于本单位同级别医务人员收入平均水平。经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儿科医师,在职称晋升、评优评先等方面给予倾斜。
此外,对于儿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问题《意见》提出,要完善儿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大政府投入,建成国家、省、市、县四级儿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省会城市设置1所儿童医院,其他常住人口超过300万的地级市可设置1所儿童医院;城市综合医院可根据医疗需求开设儿科门诊,需求较大的设置儿科病房;每个县至少有1所县级公立医院设置有病房的儿科。借助“互联网+”行动计划和国家大数据发展战略,健全完善儿童健康教育、医疗信息查询、在线咨询和远程医疗服务体系。
儿童疾病具有季节性特点,季节交替和寒、暑假叠加,儿科患者医疗服务需求处于高峰期,将使儿科医务人员不足问题更突出。
在如何应对儿童就诊高峰期医疗需求方面《意见》表示,各省级卫生计生部门和各级医院要制定儿童就诊高峰期应对预案,在学生假期和季节性疾病高发期,根据儿童医疗服务需求,合理调配儿科医务人员力量,对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内科高年资医师组织开展儿科专业培训,在儿科医疗服务需求高峰期充实儿科医疗力量,作为高峰期的应急措施。
另外,因医疗资源短缺以及儿童作为特殊群体所造成的看病贵问题也颇受政府重视。《意见》要求,开展贫困家庭儿童医疗救助,减少贫困儿童家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做好儿童用药供应保障,对儿童用药价格给予政策扶持,提高生产供应保障能力。建立儿童急危重症救治中心,提升儿童急危重症救治能力。
对于解决儿童看病贵问题,2016年度学生儿童医疗保险政策的调整堪为一剂贴心良药。独具特色的“参一保四”模式,交一份保险可享受基本医疗、大病救助、意外伤害和生育保险四种待遇,可轻松为广大学生儿童的健康和安全保驾护航。
2016年度学生儿童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标准由每人每年740元提高到830元,其中个人缴费由每人每年70元提高到100元,政府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670元提高到730元。符合国家及本市规定的特殊困难学生儿童,还可享受政府全额补助,个人不缴费。
总之,儿童健康事关每个家庭的幸福和国家民族的未来。今天,祖国的好儿童,明天就是祖国的建设者。儿童健康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能梦圆。在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新征程中,国家以拳拳爱心关注儿童医疗问题,切实为儿童的健康成长尽心竭力,相信带给广大儿童的,必将是享之不尽的福祉。
来源: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