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发布
四川省5市37县(市、区)入围
将在原川陕苏区核心区域设立川陕革命老区综合改革试验区
构建“三带三走廊”经济发展空间结构
8月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发布《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提出将在原川陕苏区核心区域设立川陕革命老区综合改革试验区。《规划》明确,老区的战略定位是区域开发与精准扶贫协同推进的示范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通道,清洁能源、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红色文化传承区,生态旅游目的地,以及秦巴山生态文明先行先试区。《规划》提出在原川陕苏区核心区域设立川陕革命老区综合改革试验区,建立统一协调合作平台,在创新行政管理、基础设施投融资、资源开发、扶贫开发、生态保护补偿等方面赋予试验区改革创新和试点示范职能,鼓励试验区大胆探索、推进综合改革试验,为全国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探索路径、积累经验。《规划》范围以原川陕苏区为核心,范围包括68个县(市、区),总面积15.7万平方公里。四川省境内包括巴中市巴州区、恩阳区、通江县、南江县、平昌县,广元市利州区、昭化区、朝天区、旺苍县、青川县、剑阁县、苍溪县,达州市通川区、达川区、宣汉县、开江县、大竹县、渠县、万源市,南充市顺庆区、高坪区、嘉陵区、南部县、营山县、蓬安县、仪陇县、西充县、阆中市,绵阳市涪城区、游仙区、三台县、盐亭县、安县、梓潼县、北川县、平武县、江油市等5个市37个县(市、区)。
《规划》明确了老区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要实现老区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明显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基础设施瓶颈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特色优势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城乡协调发展水平大幅提高,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努力建成经济发展、人民幸福、社会和谐、文化繁荣、山川秀美的全面小康社会。
《规划》明确,将构建“三带三走廊”经济发展空间结构。“三带”包括西安—汉中—巴中—南充—重庆-成都经济带、西安—汉中—广元—绵阳—成都经济带、西安—安康—达州—重庆经济带;“三走廊”包括兰州—广元—巴中—达州—万州经济走廊、成都—南充—达州—万州经济走廊、汉中—安康—商洛经济走廊。
在基础设施方面,将加快建设兰州—重庆铁路、西安—成都高速铁路、阳平关—安康铁路复线,规划建设汉中—巴中—南充铁路、西安—武汉高速铁路、西安—重庆高速铁路,规划研究安康—张家界铁路,将加快建设巴中—汉中—宝鸡、巴中—广安—重庆等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开县—城口—岚皋—安康、平利—镇坪—巫溪等高速公路,规划研究G5成都—绵阳段扩容改造工程。加快实施交通扶贫“双百”工程,实现贫困老区所有具备条件的乡镇、建制村、撤并村及一定人口规模的自然村通硬化路。
在生态保护方面,加强生态环境共建共治,建立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区域联动机制,统筹推进秦岭、大巴山及汉江、嘉陵江、渠江流域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探索创建秦岭—大巴山国家公园。
在保障措施方面,国家在老区贫困地区安排的重大公益性建设项目,取消县以下(含县)以及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市地级配套资金。同时,提高国家有关专项资金投资补助标准。合理调整资源开发收益分配政策,研究提高老区矿产、油气资源开发收益地方留成比例,鼓励资源就地转化和综合利用,增加资源地天然气地方留存指标。以汉江、嘉陵江、渠江等流域为重点,推动上下游开展横向生态保护补偿试点。(记者 梁现瑞 陈岩)
来源:四川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