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返回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第11届传媒年会业界大咖聚首 共享媒体融合智慧

更新时间:2016-08-19 11:21:18点击次数:845次字号:T|T

   原标题:共享媒体融合智慧

  广东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钱永红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理事长、原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李东东

  李军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闻报刊司司长

  魏玉山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

  卢卫 中国互联网协会秘书长

  张向东 建投华文传媒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副董事长

  赵树清 中国传媒大学互联网研究院院长

  蓝云 南方舆情数据研究院秘书长

  新时期媒体融合大幕已拉开,现有的成果需要盘点与总结,出现的问题需要研究和解决。在广州日报参与承办的第十一届中国传媒年会上,国内传媒业界大咖聚首一堂,21位代表分别以嘉宾致辞、主题报告、主论坛的形式, 探讨媒体融合现状,分享从业与研究经验,共商媒体转型发展的未来之路。

  致辞

  广东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钱永红:

  媒体巨变时代

  交流经验尤为重要

  广东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钱永红代表广东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及承办单位对领导和嘉宾的到来表示感谢和欢迎。

  两年前的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拉开了新时期媒体融合的序幕。在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里,第十一届中国传媒年会在广州隆重开幕。

  钱永红表示,总结盘点传媒行业的发展状况,促进业界学界交流,是历年中国传媒年会举办的中心议题。这些年,传媒生态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使得这种交流和盘点变得越来越必要。

  “当前,我国传媒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巨变,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规模达到空前水平。门户网站、微博微信、视频网络直播等新兴业态层出不穷,快速迭代,不断蚕食着传统媒体的市场。面对信息的暴增,信息出口的多元,受众注意力的转移,如何确保舆论引导的效率和效果,如何在信息过载的环境中处理好舆论的多元和主旋律的关系,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凝聚力量、促成共识,是我们一个新的课题。”

  钱永红表示,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指导下,在中央关于媒体融合发展系列新政的推动下,传统媒体中的先知先觉者,已经转变观念,大胆创新,在推进媒体融合、探索转型升级中取得良好的效果,为业界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总结和交流这些经验,对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进一步融合发展意义重大。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理事长、原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李东东:

  融合转型是时代使命

  要把握住最佳机遇期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理事长、原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李东东在昨日开幕式致辞中指出,媒体融合转型是时代的使命,是传媒业发展的方向。

  作为全国政协传媒出版界别的委员,李东东近年参加了新闻出版界别政协委员在全国范围内关于媒体融合发展情况的多次调研,并就如何加快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作大会发言和提交提案,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对策建议:

  一是要解决内容资源、版权保护问题,以巩固融合发展根基;二是改革滞后的体制机制,以增强融合发展动力;三是创新媒体管理思路和方式,以提供融合发展保障;四是构建媒体健康发展良性生态圈,以彰显融合发展的活力。

  李东东表示,近年来媒体融合创新实践不断,传统媒体转型升级有很多成功例子。本届中国传媒年会以“实践推动转型,示范引领融合”为主题,很有针对性和前瞻性,让她对年会充满期待,也希望为从业者提供几点想法。

  第一,充分认识媒体融合的战略意义,把握发展的最佳机遇期。推进媒体融合,不仅是传媒发展的需要,更是坚守舆论阵地、重塑主流价值权威性的要求。传媒机构和传媒从业者要从这一高度充分认识媒体融合的意义,不能把它当作无奈选择,而应该将之视为历史责任。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媒体融合,使之也面对重要发展机遇。传媒机构和传媒从业者要把握好这一机遇,积极主动加入媒体融合实践,大胆探索媒体融合路径,让媒体融合早日取得实质性发展。

  第二,深刻认识媒体融合的内涵,着眼全方位的系统转型。对媒体融合的认识不能流于表面。在许多传统媒体人眼中,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就是传统媒体加新媒体平台。在当前的发展中,不少传统媒体就是和互联网的简单嫁接,只是进行数据化转场,没有从内容、渠道、人才、模式等方面进行深度改革,自然效果不明显。不仅没有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还造成资金资源浪费,更为重要的是发展时机的耽搁和话语权的旁落。

  国内外媒体融合的实践表明,媒体融合不是简单的平台相加,是系统性的融合相融。媒体融合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不断演进的过程。要取得实质性进展,必须从新闻运作模式、生产方式、操作手法进行根本创新,必须从产品内容、表现形式、生产流程进行系统变革,必须从组织机制、 盈利模式进行综合转型。

  第三,积极探索媒体融合发展的规律,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融合发展。媒体融合发展是没有先例可循的事业,探索媒体融合规律注定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和相应的代价。一些成功案例将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近年来,一些传统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管理、经营等方面融合,传媒加互联网、传媒加金融、传媒加服务业的新模式不断显现,涌现出一批发展成绩显著的典型。

  如上海报业集团、浙报传媒集团、华文投资传媒集团等,其中浙江华媒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的数字出版、动漫等新业态业务收入实现较大幅度增长,平均净资产收益率都超过10%。

  第四,充分认识技术在融合发展中的应用,坚持技术驱动。要善于发现与学习前沿新技术。传统媒体在融合发展中,要顺应互联网传播移动化、社交化、视频化的趋势,加快对大数据、云计算、无人机航拍、写稿机器人等新技术在融合发展中的应用。

  第五,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加强全媒体人才培养。在融合发展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在传统媒体中培养出来的采编经营人才很难适应新媒体需要。而高校传媒教育往往是重理论轻实践。应对之策一方面要加快转型培训,另一方面高校传媒教育要加强学生对新媒体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与培养,努力造就一批适应融媒体需要的人才。

  主题报告

  李军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闻报刊司司长

  主流报纸媒体融合

  影响力大幅上升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闻报刊司司长李军分享了《2014-2016全国报刊媒体融合创新成果报告》。

  李军表示,梳理两年来行业融合发展的情况,形成了一个基本判断,收获了四条基本经验。

  “一个基本判断,就是我国报刊业融合发展进入了质(质量)效(效益)并重的重要阶段。”李军指出,面对日益严重的发展困境,我国报刊业顶住压力,迎接挑战,图强求存。两年来,已有83.7%的报刊出版业制定了未来3-5年的融合发展规划战略,超过三分之一的单位进行项目实施。梳理这些规划文本和项目实施,主要有六个特征。一是加快构建新型传播体系,传统报刊内容由报纸向网上平移的老式做法,转向分发平台、数字化传播。二是以中央厨房为基本特征,全面改革采编作业模式,着力于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的全媒体统筹模式。三是全面加快大数据建设,由服务读者向服务用户转变。四是以两微一端为主要形式,全面布局新媒体产品体系,不断提高影响力。五是不断适应移动化、社交化、视频化趋势,积极涉足和尝试无人机、虚拟现实等新领域、新技术。六是拓宽技术合作,有序实施资本运作,重视资源统筹开发利用,提高变现能力,探索盈利模式。

  同时,这一时期的重要表征,是报刊融合发展已经形成第一阵营。这一阵营的基本表现为,以中央媒体为统领,以各地党报党刊、专业期刊集群为龙头,积极拉动旗下媒体进行有效的集成创新和系统布局。

  李军表示,报刊融合“第一阵营”的形成,极大提振了行业信心,也创造了弥足珍贵的四条基本经验。第一条经验,以内容建设为根本,着力价值引领。不少主流媒体通过报网一体化发展,通过不同的产品表达创新,突出表现在重大主题的报道上。第二条经验,以先进技术为支撑,扩大新闻传播,扩大影响力。同时,以用户为中心,以提升用户体验为目标。越来越多的报刊,开展深度垂直服务。第三条经验,是以一体化为目标,聚焦媒体影响力。纸媒印刷品发行量的下降,并不代表报纸的影响力在下降。最近对全国重点党报和晚报、都市报的影响力做了评估。评估发现,纸媒印刷品发行量在下降,但主流媒体的影响力非但没有下降,反而在上升。第四条经验,是以平台创新为核心,建设新型业态。融合创新包括内容创新、平台创新、渠道创新、运营创新、机制创新、人才培养创新六种形式。其中,平台创新成为多数报业单位选择的方式。比如有媒体采用“中央厨房”方式,进行24小时全天候、全媒体手段展现,实现了一次采集信息,厨房多次生产,从不同渠道输出产品。

  魏玉山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

  “两微一端”正向

  “三微一端”迈进

  在昨天上午的主题报告中,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魏玉山发布《2014-2016中国媒体融合创新报告》。报告中称,近两年来我国媒介融合发展呈现出5个新的特点。

  1.媒体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新政频出,从政策层面推动媒体融合,同时增加了相应的财政收入。近年来,中央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累计支持新闻出版项目近千个,资助金额超过76亿元,仅2014年新闻出版项目就获得了21亿元的支持。

  2.技术在推动媒体融合过程中的作用愈加凸显,并倒逼媒体融合落到实处。

  3.“两微一端”成为媒介融合的主要产品,并逐渐向“三微一端”迈进。2014年以来,传统

  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孕育和产生了大量新媒体产品,其中微博、微信和客户端成为颇受关注的主流媒体。进入2015年,随着4G网络的快速发展和WIFI的普及,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微视频发展如火如荼,“两微一端”逐步向“三微一端”迈进。

  4.跨界合作成为媒体融合新常态。在传统媒体和影视、金融、游戏、科技等领域的跨界合作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是与掌握渠道资源的通信运营商和拥有技术实力的网络技术公司的跨界合作。

  5.“反向融合”和“倒融合”成为媒介融合过程中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2015年之后,互联网企业发起针对传统媒体的兼并与收购,传统媒体逐渐成为巨头们战略布局的重要一环。

  卢卫 中国互联网协会秘书长

  O2O是载体

  实体经济才是主体

  中国互联网协会秘书长卢卫在昨天的年会上作了《互联网产业发展前沿报告》。报告从基础数据、发展环境、细分领域三个方面剖析我国互联网目前的基本情况和发展趋势,并分析了“互联网+”和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的协同制造和融合变革问题。

  卢卫指出,互联网现在不仅仅是一个工具,而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发展动力”。

  “大数据发展潜力大,是未来的趋势,但是很复杂,很多企业都在说做大数据,但绝大部分都没有做到。”卢卫认为,尽管现在还在起步阶段,但大数据产业生态的逐渐完善和大数据市场规模的高速增长,以及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等新技术的进步,让大数据这一细分领域的发展前景依旧广阔。

  “在‘互联网+’阶段,O2O(线上与线下结合)是载体,市场是驱动力,实体经济企业是主体。”卢卫强调,互联网企业在“互联网+”行动中将发挥开拓者作用,但“互联网+”的成功更需要实体经济企业发挥主力作用,特别是要鼓励更多的中小企业参与到“互联网+”的良好生态中。

  发展“互联网+”,不仅要全力改造消费互联网,还要深入渗透工业互联网、农业互联网。平台经济的崛起,分享经济的爆发和创新理念的深入人心,都有利于推动产业互联网的发展。

  “互联网的未来不会是O2O的擦车、送外卖,也不会是现在很火的网络直播。”卢卫总结道,“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实施‘互联网+’行动的主战场。”

  张向东 建投华文传媒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副董事长

  媒体产业

  正处于资本市场风口

  携《2016中国传媒投资发展报告》,建投华文传媒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副董事长张向东作了题为《文化传媒投资迎来历史发展新机遇》的主题报告,向与会者提出了“资本与技术力量对传媒发展的重要性”这一思考。他说,以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技术因素,对媒体发展而言是一个很积极的方面,但也不能因此而忽视资本的力量。

  张向东以中国宏观经济作参照,主要靠投资、进出口、消费三驾马车驱动,以此观照传媒产业的发展进程,投资推动的力量同样巨大。“我们非常欣喜地看到,此次会议的主办方广东省在2016年成立了两支非常重要的基金,分别是媒体融合基金和新媒体发展基金。”他据此表示,“广东看到了媒体发展的资本力量。”

  张向东认为,近年传媒产业发展速度高于整体经济增长速度,文化传媒强势崛起。传媒行业是一个高成长行业,在过去的十年里,申万传媒指数上涨682.93%,远高于同期上证指数204.82%的涨幅。尽管A股市场牛短熊长,但传

  媒板块在过去十年里仍有十余只股票涨幅超过了10倍。相信随着未来国内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以文娱服务为代表的现代消费将强势崛起。

  2015年的中国传媒产业投融资统计概况显示,传媒产业总体规模达12000亿元,其中,传媒投融资总额超过4500亿元,传媒业外投融资总额超过800亿元,海外传媒投资超过52起。文化传媒发展势头强劲,也为资本进入提供了坚实基础。张向东展望,外国资本将大举进入中国投资传媒产业,中国企业也将大举赴海外布局传媒产业。

  赵树清 中国传媒大学互联网研究院院长

  “超级IP+粉丝经济+全产业链”重构互联网媒介生态

  作为曾在电视行业有30多年经验的资深从业者,中国传媒大学互联网研究院院长赵树清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提出了一条根本解决之道——媒介生态重构。

  赵树清指出,广电传媒生态系统出现严重功能问题是融合发展难以有效推进根本问题。人才流失、广告下滑、观众流失、买不起优质电视剧、请不起明星、县市电视台沦为低俗虚假广告集散地,这些表象的背后,不仅有互联网的冲击,其根本原因还在于广电传媒自我进化缓慢,生态持续恶化。

  针对以上问题,广电媒体融合发展近年有不少积极探索,以SMG媒体、芒果TV、CCTV超级IP为代表的三大融合发展模式和三大集团格局初现端倪,有望成为在重点领域实现重点突破的“三驾马车”。

  赵树清总结道,以互联网为基础架构,强化用户体验为王的互联网思维,强化跨屏互动的融合发展逻辑,形成超级IP+粉丝经济+全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平台,是互联网生态传媒的显著特征。

  他展望道,未来可从三个方面构建电视媒体生态圈。大集团生态圈,可容纳不超过5家市值超过千亿元的大型媒体集团,市场化、资本化是主要路径。公共广播电视生态圈,可有效解决同质化发展问题,让一些三四线电视媒体有生存和发展空间。垂直商业联盟生态圈,让专业化的定位形成差异化的竞争,让二线电视媒体不需要再单打独斗。

  蓝云 南方舆情数据研究院秘书长

  党政机构发言人

  可借鉴傅园慧

  在第十一届中国传媒年会主论坛上,南方舆情数据研究院秘书长蓝云以《舆情服务与精细治理》为题,畅谈我国政务舆情目前面临的现状和自身的不足,并以国务院最新通知为基调,强调“政务舆情回应要动起来”,同时给出建议。

  蓝云首先向与会者抛出一个问题:谁是现在最火的奥运明星?答案:傅园慧。

  “这种清晰、真实、坦诚、没有任何矫揉造作的表现引得舆论的叫好。我觉得全国的党政机构发言人都可以拜傅园慧为师,下一次开年会的时候,我们甚至可以请她来讲一讲。”蓝云说。

  蓝云认为:“群众现在都很会用互联网,水平都很高,思维都很活。”问题的解决之道在于推动舆情处置的供给侧改革。蓝云指出,现在不是新闻发布会数量不够,不是发言人说的话不够多,而是没有恰到好处。

  蓝云建议,新闻发言人要快速发声、及时发声,对于特别重大的突发事件,最迟应在24小时内举行新闻发布会;对于其他政务舆情,也至少要在48小时内予以回应,并根据工作进展情况,持续发布权威信息。

  蓝云用“舆情熵”一词来标示事件的不确定性,公式表达为舆情的破坏力=熵值×时长×人数。事件的不确定性越大,事件越长,传播的人数越多,其破坏力也越大。“所以24小时是一个比较低的标准,在新兴媒体上,可能当天晚上就得发声。”蓝云表示。(记者何道岚、罗桦琳、方晴、秦松、陈映)

     来源:广州日报

0
(编辑:admin)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 法律顾问 | 本网声明 |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民生经济网为非盈利、公益性资讯类网站,所发布信息旨在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请读者自行判断、核实和参考。
若有未经著作权人同意发布的图文及影像内容,敬请告知,以便及时安排撤稿和删除;
若信息发布十日内,本网站未收到书面异议,则视为该信息著作权人默认和支持本网站的公益性发布行为。


Copyright @ 2012-2088 版权所有
地址:成都市永兴巷15号 民生经济网 工业与信息化部备案号:蜀ICP备12001530号-3
主办:四川省民生研究会
爆料投稿:QQ2381208516 / 邮箱:zgmsjjxww@163.com 电话:13348900167
官方(新浪)微博(民生经济网 http://weibo.com/3949705932) 微信订阅号:zgmsjjw 民生经济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