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返回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G20第十一次会议将召开 大国经济换挡新动力加速成长

更新时间:2016-08-30 16:45:38点击次数:728次字号:T|T


  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即将在杭州召开,中国经济再次受到世界瞩目。当下中国经济处在增速换挡期,新动力加速培育,打造经济持续增长的新引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供给侧改革等政策措施持续推进,中国经济呈现逐步企稳回升态势。

  新旧动力切换中


  新动力的快速成长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亮点,新旧动力正在加速切换之中。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产品、新服务领域保持较快增长。同时,我国工业水平向中高端稳步迈进,7月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2%,比上月加快0.6个百分点,工业内部的技术创新也在加快推进。

  在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政策的引导下,高新产业发展获得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7月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61.8%,电子产品尤其是信息化的电子产品、环保产品、航空航天产品、机器人等新产品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速度。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在量子通信技术领域率先迈开步伐。作为我国拥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首堆示范工程,“华龙一号”落地英国实现了我国核电由大到强的蜕变和升华。高端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一批高端装备实现重大突破。

  新动力加速培育、新经济快速发展,催生大量新增就业机会。上半年,就业形势总体平稳,全国城镇新增就业717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71.7%。二季度末,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5%,保持在较低水平。

  从创新方面来看,在《2016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中国成为第一个跻身GII前25位的中等收入经济体,这个组别通常由高收入经济体组成。今年中国在创新质量排名中升至第17位,缩小了与高收入经济体的差距,是唯一创新质量不亚于领先者的中等收入国家。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林念修表示,总体来看,目前我国处于创业创新的黄金期,呈现出“六增长”的发展态势。实践表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培育新动能、壮大新经济的重要动力。

  政策措施护航

  中国当下处在经济换挡过程中,经济增长模式正在转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部宏观经济处处长王军表示,从全球来看,都面临着长期停滞的困局,均在试图寻找新动力。需要牢牢把握市场具有决定权这个原则,通过市场不断摸索、试错和竞争,最终会出现一批优质企业。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元春表示,虽然我国投资规模和资本存量很大,但大量资本形成集中在房地产等固定资产上,但无形资产、公共服务、创新等方面的资产形成还存在很多短板。

  国务院研究室综合司巡视员范必此前表示,现在虽然在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国制造2025、大数据、物联网等多个领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但要看到,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是一项全新事业,现在出台的政策大多着眼于生产环节,涉及分配、交换、消费的政策不多,说明政策覆盖面还不够全。此外,一些部门仍在用旧思维管理新经济、新动能。

  值得注意的是,市场准入机制以及部分领域的政策措施仍需完善。例如,生物医药、智能制造、信息通信等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还存在制度真空,在推进中需有明确的发展规划。

  关注中长期布局

  刘元春表示,构建新动力有三个重要方面:一是利用创新打造新经济,构建新动力;二是通过结构性改革,提升资源配置的效率,同时通过基础性、牵引性的改革构建第二轮改革红利,激发新动力;三是在部分要素增长上有所发展,如劳动力方面要从人力大国走向人力资本强国。

   在新动力培育上,政策定位要从中长期布局,从基本制度、基础性制度和牵引性制度改革来做,而不是简单地通过短期刺激的方式。创新首先要有利益调整和制度创新,然后才是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产业创新等。

   王军表示,政府需要培育保护知识产权、良好和公平的发展环境,保护各企业获得资源、融资的公平性,尤其是逐渐稳定地降低企业税负,从而极大地激发企业的发展活力。同样,需结合简政放权、“放管服”等改革措施。

   随着“放管服”改革的持续深化,各类市场主体快速增长。上半年全国新登记企业262万户,同比增长28.6%,平均每天新设立企业1.4万户。从结构上看,新兴服务业新增市场主体占比持续上升。6月份,信息传输、软件及信息服务业新增企业2.8万户,同比增长36%。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符合这五大理念的产业、行业将成为新动力来源。王军认为,除互联网+外,可围绕低碳领域,发展低碳+农业、低碳+工业、低碳+制造业、低碳+服务业,既能够延伸出很长的产业链,也符合国家发展理念。(彭扬)


     来源: 中国证券报


0
(编辑:admin)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 法律顾问 | 本网声明 |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民生经济网为非盈利、公益性资讯类网站,所发布信息旨在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请读者自行判断、核实和参考。
若有未经著作权人同意发布的图文及影像内容,敬请告知,以便及时安排撤稿和删除;
若信息发布十日内,本网站未收到书面异议,则视为该信息著作权人默认和支持本网站的公益性发布行为。


Copyright @ 2012-2088 版权所有
地址:成都市永兴巷15号 民生经济网 工业与信息化部备案号:蜀ICP备12001530号-3
主办:四川省民生研究会
爆料投稿:QQ2381208516 / 邮箱:zgmsjjxww@163.com 电话:13348900167
官方(新浪)微博(民生经济网 http://weibo.com/3949705932) 微信订阅号:zgmsjjw 民生经济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