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2016。又一个9月18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关于防空警报试鸣的规定,全市定于9月18日上午9时18分进行防空警报试鸣。试鸣信号为解除警报信号(三分钟—长音)。”
尖厉的防空警报声刺破天空,历史与现实的隔空对接,时间凝固在这一刻,鲜明地昭示着一个古老民族一路走来的曲折与胜利、苦难和辉煌,带着历史的启迪,我们阔步行进在和平与发展的人间正道上。
铭记历史:中国人民的眼睛里决容不下沙子
“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一首《松花江上》,言不尽国家失去尊严、民族饱受屈辱的历史。
1931年,日本军国主义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4个多月内,12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日本国土3.5倍的中国东北全部沦陷。
细数日本军国主义近代以后对中国的疯狂侵略,我们可以看到,其通过甲午战争并吞中国台湾和澎湖列岛等领土后,又通过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日俄战争攫取了在中国东北南部和京津一带等地区驻军的侵略权益。之后,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中国东北全境;1937年制造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在人类的文明史上,这是极其黑暗的一页。
“丧失对历史的记忆,心灵便在黑暗中行走。”因为,中华民族由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胜利,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胜利,是我们用鲜血、汗水、泪水写就的。
“居安思危”,绝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近年来,日本国内右翼势力的种种表现,就是最直接的印证。如今,一些政治组织和政治人物仍然在矢口否认侵略罪行,仍然在执意参拜战犯亡灵。“中国人民有比海洋、天空更为宽广的胸怀,但我们的眼睛里也决容不下沙子。”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强调。
2014年9月3日下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座谈会,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今天,我们应该怎样纪念“九一八”?绝不仅仅是凌厉的警报声。
我们懂得,对“九一八”最好的纪念就是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前行的新成就,告慰近代以来那些为中华民族独立、中国人民解放而献出宝贵生命的所有先辈英烈。
缅怀先烈:永远的民族英雄、永远的国家荣光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毛泽东说过,“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近代以后,面对强敌的肆意入侵,我们没有选择屈服,而是不断集结起队伍,誓与侵略者血战到底。
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从“九一八”到“七七”,在14年反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特别是8年全面抗战,涌现出了杨靖宇、赵尚志、佟麟阁、赵登禹等一批抗日英烈和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新四军“刘老庄连”、东北抗联八位女战士及国民党军“八百壮士”等众多英雄群体。还有在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中,与中国人民并肩作战的苏联、美国、英国等国的反法西斯战士和国际友人。
审视85年前的九一八事变,回望浴血奋斗14年的抗日战争,上溯到1840年的鸦片战争,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一批批民族英雄的价值底色。
习近平总书记在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仪式上讲到,“近代以来,一切为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而牺牲的人们,一切为中华民族摆脱外来殖民统治和侵略而英勇斗争的人们,一切为中华民族掌握自己命运、开创国家发展新路的人们,都是民族英雄,都是国家荣光。”
2015年9月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向30名抗战老战士老同志、抗战将领、帮助和支持中国抗战的国际友人或其遗属代表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 摄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句话,百余字。从那时起,无数先辈英烈的青春、热血和生命,一笔笔镌刻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文中。
和平发展:不断把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推向前进
人类需要和平,就像需要空气一样,就像万物生长需要阳光一样。
经历了战争的人们,更加懂得和平的宝贵;也只有历尽了苦难沧桑的国家,才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道路。
“我宣布,中国将裁减军队员额30万。”2015年9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庄严承诺。“行胜于言”“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中国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和平发展道路。
“刚才撞钟时,感觉每一次都像撞在自己的心坎上。我们铭记历史,绝对不是延续仇恨,而是要保持清醒,居安思危,让自己强大起来。”在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广场上的“残历碑”前,一位女孩曾这样描述参加“勿忘‘九一八’”撞钟鸣警仪式时的感受。
当今世界仍然很不安宁,依然面临诸多的难题和挑战。没有和平,就不可能顺利发展;没有发展,也不可能有持久和平。
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演讲时指出,“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对国际社会关注中国发展走向的回应,更是中国人民对实现自身发展目标的自信和自觉。这种自信和自觉,来源于中华文明的深厚渊源,来源于对实现中国发展目标条件的认知,来源于对世界发展大势的把握。”
2015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指出,“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今天的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条件共同朝着和平与发展的目标迈进。”“什么样的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对世界好、对世界各国人民好,要由各国人民商量,不能由一家说了算,不能由少数人说了算。”
2016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刘卫兵 摄
“‘一带一路’建设从无到有、由点及面,进度和成果超出预期,为亚、欧、非地区发展注入新活力,为世界经济复苏增添新动力”“G20杭州峰会决心合力支持二十国集团继续聚焦世界经济面临的最突出、最重要、最紧迫的挑战,引领世界经济实现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增长”……
我们的事业是各国合作共赢的事业,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符合世界各国的普遍需求。
“世界的未来属于年轻一代。全球青年有理想、有担当,人类就有希望,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致词祝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九届青年论坛开幕时讲到。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为人类和平与发展这一崇高事业贡献更多的中国智慧力量,“正像活的种子一样,天上降下滋润的雨水,它就会抽芽、成长、伸展它造福的树枝,开花、结果”。(来自:中国青年网评论员 王凤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