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自2011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正式实施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成为各界关注的热门话题,各级依法深入推动非遗抢救式保护与开发式保护取得突破性成效,续尔关于非遗生产性保护向产业化转变的理论争锋与实践探索至今仍有延续。
日前,从文化部公布的《各地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情况评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来看,关于非遗产业化表述几乎只字未提,更多则是聚焦“传承与保护”这个老话题。由此可见,如果非遗要想跟产业化结合起来,最关键的问题是有效解决好以“传承人”为核心的“老问题”。
必须把“老艺人”特殊人才保护好
众所周知,“老艺人”是民间文化遗产存续发展的最重要的主体和最主要的源动力。非遗保护,说到底就是对非遗传承人的抢救和保护。受资金紧、城镇化等因素影响,当前我国“非遗”传承人面临普遍断层、后继无人的危机。
据统计分析,目前我国大多数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年龄偏大,平均处于50岁以上的年龄段,最大的已经进入“百岁”行列。此次《报告》明确指出,传承人队伍老龄化问题也较为突出,在世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中50%以上超过70周岁。
导致传承人“老龄化”的诱因是多方面:一是受“技不外传”传统观念制约,形成家族式传承断代;二是受“口传心授”固化模式影响,造成传承渠道堵塞;三是受“市场萎缩”客观因素困扰,滋生“学而无用”思想。这些现实告诉我们,“老艺人”这个群体保护不好,非遗传承脉络就会“香火渐断”,有些可挖掘的重要项目就会永远成为记忆。
面对严峻形势,2015年,文化部启动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利用数字多媒体等现代技术手段,全面系统地记录传承人掌握的非遗知识和精湛技艺,为后人传承、研究、宣传、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留下宝贵资料。
但从目前情况看,缺乏针对性的保护措施和培养机制是关键。各级政府部门重心多放在对非遗项目的评审和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上,没有按照非遗项目和传承人的具体情况和不同类别特点,因类制宜地制定出符合“以人为本、活态传承”精神的传承人保护措施,尤其是在后备传承人的培训和培养机制上缺乏切实管用的办法。
满足需求是传承文化的最好办法。因此,有专家认为,非遗本身也应该走向市场,才能保持其活力。但是,走向市场化的前提又是,必须化解具有市场潜力的非遗项目“传承人”断代的危机。所以,把“老艺人”作为特殊人才保护好也就成为当务之急。
必须把“老手艺”特殊技能传承好
所谓的“老手艺”,就是人们常说的传统技艺,它是民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发明、积累和传承下来的,具有丰富的历史、科技和人文内涵。它一般以天然原材料为主,采用传统的手工艺,有完整的工艺流程,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传统审美意趣,是人类历史文化延续的见证。
近年来,学界和业界争论的焦点不外乎“生产性保护”与“产业化延续”哪个利大于弊的问题。生产性保护的目的是,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使其融入现代社会生活实践,并在生活中持久传承。而产业化延伸,则是生产模式更加贴近市场需求,以产品消费促进经济提升。两者间争论的核心就是,能不能以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的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
留住老技艺的基础是保留工艺方法,这需要抢救性地发现和保护现有的传承人。传统的工艺包括一些艺术,都是口传心授,一旦传承人过世,就可能销声匿迹。如果不是建国之初,北京市政府将已经失散的景泰蓝手艺人聚集起来,成立景泰蓝厂,景泰蓝一定不会有今天的辉煌。这也是我国最初走非遗产业化的一个成功的实例。
由此可见,传统经典手工技艺的生产性方式保护具有可观的产业化前景可挖,但依然需要遵循“老技艺”生产个性:一是完整化,即对手工技艺的立体运作体系,包括版权、知识产权加以全面的保护,利用现代管理手段延续技艺传承和生产方式,保持核心工艺技术和完整工艺流程。二是区别化,传统手工艺生产非同于一般工业的文化经济或文化产业,需要政府和社会在产业政策上给予区别对待、特别扶持。三是自律化,即引导传承人、从业者和生产主体遵循传统手工艺生产规律和运作方式,坚守核心技术形态、质量和品格,使之具有不可复制的特质。
必须把“老规矩”制约瓶颈突破好
“百年字号,祖传技艺”常常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自诩的词语,也是极为吸引人的广告词。至今,家族传承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主要传承方式。同时,也是制约非遗传承发展的瓶颈所在。
按传统式的族规,家族技艺绝活“传男不传女”、“传媳妇不传闺女”、“传长门不传旁门”、“传内不传外”。这是时代使然。家族传承也有其优势,可以保持祖传技艺的纯正、正宗、地道,不变异、不变质、不变味。尤其是在原国家实施“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政策后,这种世代单传逐渐造成了今天“人走艺绝”、技艺失传的危机。
艺界多有名师出高徒的赞誉,大家谈起艺人的时候,往往会先说起他(她)是某某人的徒弟、高足、关门弟子,说他(她)曾拜某某为师、师从某某人。但在传统非遗领域却一直存在一个守旧的思想,仅从这些行业谚语中就可以窥见一斑:“教会徒弟,饿死师父”,“徒弟徒弟,三年奴隶”,“能舍钱一斤,不传一招新”, “徒弟传徒弟,越传越差气”等等。
师徒传承从古至今,是传统技艺、民间演艺、中医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主要传承方式。为突破这个“老规矩”带来的人才“瓶颈”,近年来,文化部以非遗保护传承的核心因素——传承人群为抓手,先后开展了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申报工作,对代表性项目和代表传统人进行宣传鼓励,给予政策上的最大保护。
2015年10月,文化部就联合教育部开展“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将手工艺者请进专业院校进行系统培训,提高非遗传承人群的实践水平和传承能力。时至今日,研培计划实施已超过一年,据统计,共有57所高校参与,近1万人次参加培训。古老的非遗经过现代高等教育“淬火”,正在发生可喜的变化。
为此,各级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也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本级试行传承人高校研修培养计划,探索传统师带徒、家族传承与现代职业化教育相结合、民间与行业相结合等新模式,进一步拓展传承途径和方式。同时,要重点研究制定专门的非遗人才培养规划,解决好大师级的保护与传承、传统技艺后备人员的遴选与培养等问题,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吸引优秀的年轻人加入到非遗传承保护中来。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由生产性保护向产业化转变虽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随着今年《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发布实施和深入推进,非遗产业化、市场化和商品化前景一定会迎来又一个春天!(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