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返回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一年攻坚 万人脱贫——安徽金寨县十项脱贫措施见成效

更新时间:2017-04-12 17:11:35点击次数:6608次字号:T|T


   中国民生经济网讯(胡遵远) 2016年,革命老区安徽省金寨县在中央和省、市的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安徽金寨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放大“5+1”项目效应,积极应对新常态、大力推进“调转促”,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稳中有进、后劲增强、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亿元,增长9%;财政收入12亿元,增长19%;固定资产投资200亿元,增长23.5%;规模工业增加值15亿元,增长1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4.4亿元,增长12%;城镇、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21494元、9353元,分别增长8%、10%,实现了“十三五”的良好开局。


    特别是脱贫攻坚工作,实现了首战告捷、万人脱贫,该县严格按照精准扶贫的工作思路,因户制宜、精准施策、精准发力,不断探索脱贫攻坚工作机制、创新脱贫攻坚工作措施,全年实现脱贫4729户、18288人。

    制定脱贫攻坚战略   层层压实脱贫责任


    2016年,该县立足贫困实际,制定出台了《关于全面实施“3115”脱贫计划、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着力实施特色农业、光伏、旅游、易地搬迁、电商、就业等10大脱贫举措,强力推进农村道路畅通、水利建设、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危房改造和人居环境提升等10大攻坚工程,县直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35个脱贫攻坚配套方案。县与乡镇、乡镇与村分别签订了脱贫攻坚责任书,县乡村分级成立了以主要负责人挂帅的脱贫攻坚组织机构,乡镇组建了脱贫攻坚办公室,村明确1名脱贫专干。对71个重点贫困村派驻了71支、213人的扶贫工作队,工作队队长就地担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实行县领导帮扶到乡镇,县直单位帮扶到村,党员干部帮扶到户,确保每个重点贫困村都有单位联系,每一个贫困户都至少有一名帮扶责任人。构建了书记、县长每月调度脱贫重大项目、县领导每周深入联系乡镇调研脱贫工作,督查办、效能办、扶贫移民局定期督查脱贫重点工程进度的、“一事一督办”机制,确保每一项任务都能落到实处。


    分解落实脱贫任务   进村入户精准核查


    下达了年度脱贫指导性任务。组织开展了精准再核查工作,坚持评议标准,尊重民意、倒排核查,做到“一户不漏、一户不错、一户不假”。帮助贫困户“把脉”,设计10项措施“菜单”,让脱贫措施与贫困户需求有效对接。县乡村各级和县直有关部门都制定了脱贫攻坚作战图,实行挂图作战。村内建立了贫困户档案,实行一户一档,脱贫政策、扶贫手册、帮扶项目、措施落实“一袋装”。研发了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开通了干部结对帮扶手机APP客户端,大数据平台实现了对全县贫困人口分布、致贫原因等情况的精准分析,对教育、易地搬迁、兜底扶贫等十大工程项目进度的准确把控,对各部门联系和干部包保实时监督。


    加大脱贫攻坚投入   强化资金项目监管

 

    2016年,各级共安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预算内扶贫资金19377.98万元,县整合涉农资金11.27亿元,集中用于脱贫攻坚;设立旅游发展资金2000万元、特色产业发展资金21万元,支持产业发展;向农发行融资16亿元,用于易地扶贫搬迁;争取徽商银行产业设立脱贫基金12.5亿元;县城投公司融资6540万元为218个村垫资建成60千瓦的村集体光伏电站。严格执行《安徽省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等有关政策,制定《金寨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管理办法》和《金寨县涉农资金整合项目绩效考评办法(试行)》。县纪委、县检察院与县扶贫移民局共建联席会议制度,切实加强扶贫资金监管。


    强力推进脱贫工程   确保攻坚任务完成


    强力推进搬迁扶贫。2016年,该县将易地扶贫搬迁作为全县脱贫攻坚的“当头炮”,整合资源、叠加政策、强力推进,全年上级下达易地扶贫搬迁指标5308人,实际落实易地扶贫搬迁对象5708户、20260人,共建设安置点310处。借力宅改推动扶贫。该县积极抢抓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政策机遇,创新宅基地制度改革与易地扶贫搬迁有机融合新举措,以构建“依法公平取得、节约集约使用、自愿有偿退出”的农村宅基地制度为目标,制定农村宅基地自愿退出奖励扶持办法、农村宅基地节约集约和有偿使用办法、农村居民建房用地管理办法等政策,采取“1+N”模式,对16534个自然村庄重新规划布点。全县23个乡镇共规划布点中心村庄183个、保留自然村庄397个,鼓励农户退出农村宅基地向城镇集中。


    到2016年底,全县自愿申请有偿退出宅基地12914户,其中,贫困户和移民户占比80%,腾退复垦宅基地2.3万亩,扣除规划村庄建设自用5000亩,实现新增耕地18000亩,部分指标实行挂牌交易,开始回收改革成本。宅基地制度改革与易地扶贫搬迁在安置点规划建设、建房面积、宅基地复垦、政策补助等方面相互支撑,有力地推动了易地扶贫搬迁,搬迁贫困户“拆旧房、换新房、挪穷窝、不欠帐”,全县实现“一年宅改、万人脱贫”。


    实行光伏扶贫   发展特色产业


    2016年,该县在已经实施3KW分布式7803户贫困户户用光伏电站基础上,采取企业捐资40%,政府承担60%的建设方式,在全县23个乡镇规划建设1.5万千瓦的集成式光伏扶贫电站,发电收入以贫困户入股方式虚拟到户,目前全部实现并网,为全县6751户贫困户户均分红3000元。将易地扶贫搬迁作为全县脱贫攻坚的“当头炮”,整合资源、叠加政策、强力推进,全年上级部门下达易地扶贫搬迁指标5308人,实际落实易地扶贫搬迁对象5708户、20260人,共建设安置点310处。积极创新金融扶贫。实施大户捆绑带动贫困户撬动产业小额扶贫贷款,建立“金融+新型经营主体+土地流转+贫困户”紧密链接的产业扶贫机制。通过扶持龙头企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特色产业,以分红、劳务、反租倒包等方式捆绑带动贫困户增收。全年共发放贷款8235万元,捆绑帮扶1647 户贫困户;实施贫困户直接发展产业小额扶贫贷款,对有劳动力、有创业潜力的贫困户,通过安排小额扶贫贴息贷款,支持扩大生产规模,自我发展脱贫,并给予贷款额20%无偿配套奖励。全年发放贷款1192.5万元,扶持1193户贫困户发展种养业项目10余种,户均年可增收3000元。开展产业扶贫。2016年发展无性系茶园、猕猴桃、中药材、高山有机米等特色产业基地5万余亩,新培育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110余家。推出了蔬菜、中草药、茶叶、畜牧业等特色农业“菜单式”产业扶贫模式,提供技术培训、开展上门手把手服务。共确定244名农技人员结对帮扶533户贫困户。积极探索旅游扶贫。实施“1+N”旅游精准扶贫模式,即5A级景区结对帮扶贫困户不少于10户,4A级景区不少于8户,星级宾馆、农家乐、农家小院不少于5户,旅行社不少于3户。目前,落实参与帮扶的旅游经营主体达265家,结对贫困户1087户,196户71 5人可实现增收脱贫。示范实施电商扶贫。采取订单或投放种苗回收产品方式,鼓励电商企业、网店、村级电商服务站立足所在地的产品原料生产基地,自主选择贫困户,采取捆绑方式,签订帮扶协议,实施电商助销,带动贫困户发展特色种养业增收脱贫.计划结对帮扶1 000户贫困户发展特色种养业,实现年人均增收1 000元以上。2016年,落实电商扶贫主体78家,提供创业贷款780万,帮扶156户贫困户。


    培训技能就业扶贫   增加贫困家庭收入


    全年开办养殖培训班15期、培训贫困劳动者学员2042人;开展用工对接1 5场次,解决贫困户就业713人。选用2570名贫困户作为生态护林员,每人年可获得收入6 000元;219名贫困户作为村级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护员,每人年可获得收入2400元;同时选用120名贫困户作为美丽乡村保洁员,128名贫困户作为保安人员,增加贫困家庭收入。


    改善基础设施促进扶贫   落实兜底政策保障扶贫


    实施了71个重点贫困村内较大自然村道路硬化和水泥路加宽工程275条道路775. 388公里,全面启动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防洪抗旱减灾等水利建设工程,重点贫困村水利投入8514.8万元,受益贫困人口1.29万人。


    教育脱贫方面,全面落实贫困户学生教育补助、助学贷款和雨露计划教育资助等政策措施,做到全覆盖。健康扶贫方面,出台《金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医疗补充保险试点方案》,按照人均500元标准由县财政全额筹资基金,建立补充医疗保险,全面落实省健康脱贫“351”政策。兜底脱贫方面,将低保保障标准由1800元/人年提高到2700元/人年,到2017年实现脱贫线与低保线“两线合一”;已经将农村五保集中供养标准由3600元/人年提高到4200元/人年,分散供养标准由2420元/人年提高到2900元/人年。在住房保障方面,实施了41 34户危房改造,按照农村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拆除重建2万元/户、维修加固0.6万元/户的标准,落实资金5001.2万元,全部打卡到户。


    社会帮扶方面,整合社会帮扶资金2.2亿元、扶贫贴息贷款7. 46亿元,用于脱贫攻坚;开展了“百企帮百村,村企结对帮扶”活动,鼓励和支持各类民营企业参与脱贫攻坚。2016年,共收到114家机关团体企业单位社会捐赠784. 17万元。(完)

0
中国民生经济网 (编辑:肖莉)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 法律顾问 | 本网声明 |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民生经济网为非盈利、公益性资讯类网站,所发布信息旨在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请读者自行判断、核实和参考。
若有未经著作权人同意发布的图文及影像内容,敬请告知,以便及时安排撤稿和删除;
若信息发布十日内,本网站未收到书面异议,则视为该信息著作权人默认和支持本网站的公益性发布行为。


Copyright @ 2012-2088 版权所有
地址:成都市永兴巷15号 民生经济网 工业与信息化部备案号:蜀ICP备12001530号-3
主办:四川省民生研究会
爆料投稿:QQ2381208516 / 邮箱:zgmsjjxww@163.com 电话:13348900167
官方(新浪)微博(民生经济网 http://weibo.com/3949705932) 微信订阅号:zgmsjjw 民生经济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