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贵州省丹寨县减少贫困人口7914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18.94%,7个贫困村出列,在2016年贵州省市县两级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中获全省第2名,名列黔东南州第1位。
今年5月19日,该县梳理扶贫工作存在问题清单,着力以《2017年产业化扶贫项目实施征求贫困户意见表》为抓手,按下“快进键”、跑出“加速度”,把贫困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改变“等靠要”的“懒汉”思想,树立“扶贫先扶志、治贫先治懒”的扶贫理念,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我要小康”,不少村召开脱贫攻坚誓师大会,形成持续凝聚脱贫攻坚合力,确保干部管理更精细、政策落地更精细,群众得实惠,助推全县脱贫攻坚事业踏上新进程。
一张扶贫调查表,反映出群众需求清单。
该县制定了精准扶贫项目挂图作战表,把精准扶贫工作详细分解落实到帮扶责任人,实行一月一次以上走访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让人人身上有担子,个个身上有压力,确保帮扶工作不搞形式,不走过场。同时,要求各帮扶责任人对2016年度脱贫户和2017年贫困户进行走访,并于24日前填报走访《2017年产业化扶贫项目实施征求贫困户意见表》上报,做到不漏一户,实现户户全覆盖。
全县2800名干部职工结对帮扶2016年全县14068贫困户,广泛开展贫困户征求意见活动,《征求意见表》设三大项八小项,不分场所、不分田间地头、不分白天夜晚,采取“一对一”模式,干部入户开展认真问、群众结合自身实际答,真正满足群众自身发展所想的需求,得到广大群众拍手称赞。
一张扶贫调查表,反映出群众脱贫决心。
汪昌先夫妇是龙泉镇高要村的“五保户”,汪老对干部帮扶很满意,也颇有获得感,他说:“帮扶我的县政务服务中心小潘经常来看我俩,今年还领到了3224元的万达分红金,平时还有低保钱、五保钱、养老钱,现在生活没愁了。”
刘思勇过去是龙泉镇马鞍村“出了名”的贫困户,现在却变成了“响当当”的致富带头人,他还帮带刘天林、刘天政和刘天桥一起种植紫红提子共24亩,要说刘思勇的变化,他最有感受:“没有村党支部的关怀,就没有我的今天,15万元‘党贷富’低息贷款,解决了我产业发展资金困难的大问题。”
一张扶贫调查表,反映出村干脱贫底气。
卡拉村被誉为“中国鸟笼之乡”,卡拉鸟笼畅销全国及东南亚,现每年生产销售达12万只,近5年销售总额近2500万元。5月14日,卡拉村委会挤满村民集中收看习近平在“一带一路”论坛开幕式的主旨演讲,村党支部书记王玉和说:“我们正积极争取将卡拉鸟笼走上‘一带一路’,将鸟笼产业做大做强。”
马鞍村第一书记金晓贵,村民都竖起大拇指说:“我们小金书记真是‘小书记大作为’,没有信用社和他,我们哪来的500亩紫红提子和葡萄……”目前,马鞍村通过“特惠贷”和“党贷富”获得扶贫贷款595万元,发展了紫红提子、葡萄、黑毛猪和林下养鸡等产业,预计2017年收入将达到500余万元。
据悉,该县实行“54321”干部包户的“手挽手·一帮一”活动,即:正县级、副县级、正科级、副科级和普通干部每年分别结对5户、4户、3户、2户、1户的贫困户,干部帮助贫困户寻找致贫根源、制定帮扶计划、落实帮扶措施、协助帮扶项目到户,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积极发展生产,促进产业增收。
截至目前,该县规划实施新增1万亩蓝莓、1万亩中药材、1万亩蔬菜、1万亩高标准低产茶园改造、10万头土猪、100个生态土鸡(鹅)山鸡养殖基地的“六个一”产业工程,投入2.57余亿元,覆盖113个村8611户贫困户30138人,基本实现“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为全县打赢攻坚战提供坚强后盾。(供稿:贵州省丹寨县纪委丹寨县纪委监察局杨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