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生经济网讯(谢民 张继伟 张开文)甘孜州道孚县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着眼同步全面小康,以全面脱贫摘帽为目标,以增收致富为重点,按照“六个精准”要求,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坚持“一村一策或N策、一户一法或N法”,谱写“四部曲”稳步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谱写“三率”曲
一是在总体思路上,强化精准扶贫,降低发生率。坚持阳光操作,统一识别标准,统一数据口径,实名制建档立卡,实现县有档、乡有簿、村有册、户有卡,坚持精准施策,逐村逐户找准致贫原因,按照“一户一策”标准,为贫困村和贫困户量身定做脱贫计划,确保全县每年减少贫困村17个、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800人,到2019年,全面消除绝对贫困,实现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摘帽”。
二是在实现路径上,坚持多轮驱动,提升参与率。坚持把扶贫开发与“维护稳定、加快发展、对口援助、发动社会、动员群众”相结合,实施“五轮驱动”,深入推进依法治理,大力实施“三化联动”战略,全面加大与郫县、都江堰、广东惠州市等对口支援地区对接力度,全力统筹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他们自力更生、不等不靠、苦干实干,形成政府、市场、社会互为支撑的大扶贫格局。
三是在着力重点上,注重夯实基础,降低返贫率。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输血”就是突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快水、电、路、通信等基础建设,着力改善扎坝、玉科等偏远农牧区行路难、住房难、增收难、通讯难、就医难、饮水难等民生“六难”问题。“造血”就是抓住“人”这个关键,搞好回乡就业创业培训、公共服务等,增强贫困群众市场意识、创业能力和致富本领。
谱写“四动”曲
一是坚持脱贫典型带动。以片区为单位,成立5个农业产业综合技术指导团,帮助提升农牧业扶贫技术支撑能力。将致富能人、种养大户培养成党员,建立致富能人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组织56名种养大户、致富带头人前往郫都区、崇州、大邑、泸定、丹巴等地区开展脱贫政富观摩考案,举办养殖、种植等劳动技能培训47场次860人次。
二是坚持龙头企业拉动。引进端康、志华、广丰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万亩观光油菜、道孚大葱、中藏药种植基地。围绕贫图村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吸引社会力量参与,不新壮大集体经济。大力培育和扶持成立2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引导贫困群众发展家庭农场、藏家乐,实现传统种养户向新型职业农民转变。
三是坚持帮扶资金撬动。加强与省公安厅、惠州市、郫都区等授建单位的沟通联系,落实东西协作、郫都区帮扶资金2581万元,建立郫都区贫困学生扶持资金100万元,建立扶贫小额信贷基金1823万元,返乡创业基金200万元,与农户、信用社签订贫困户贷款合作协议,按照1:6杠杆效应撬动金融信贷资金,推动“免抵押担保、基准利率放贷”金融扶贫政策落地落实,累计发放贫困户小额信贷924户3827万元。
四是坚持惠民政策推动。建立教育、卫生扶贫基金1005万元,落实低保、扶贫“两线合一”政策,对522户1650人实行兜底式扶贫,筑牢社会保障安全网。兑现建档立卡残疾人扶贫对象213人生活费补贴23万元。积极落实医疗保障措施,推行贫困户就医一站式服务,兑现“十免四补”政策,贫困户县域内住院就医“零支付”
谱写“三计”曲
一是“异地搬迁”上演“走为上计”。编制《“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方案》和《搬迁实施方案》,细化2016年至2019年搬迁安置任务,明确每户8万元、每人2万元的贫困户易地建房补助标准。投资4238万元,完成246户1135人易地扶贫搬迁。投资3104万元,完成1552户藏区新居建设。投资480万元,完成160户避灾搬迁,贫困户住房条件进一步改善。
二是“特色种养”巧借“顺手牵羊”。以打造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园为契机,在G350沿线建设20000亩春油菜基地,打造春油菜产业带。以道孚大葱为特色,强化大葱原产地地理标志保护,在麻孜乡沟尔普村建设大葱基地500亩。在甲斯孔乡、沙冲乡建设40万棒黑木耳基地,辐射带动扎坝片区5个乡黑木耳产业发展。将藏猪、藏鸡、耗牛等养殖业落实到每个贫困户头上,2017年发展藏猪、藏鸡、耗牛等特色牲畜1848头,新建牲畜暖棚104座,建设牧草产业基地1065.5亩。
三是“资产入股”妙施“以逸待劳”。为86个贫困村注入产业发展基金3878万元,大力扶持贫困村产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针对2017年脱贫的23个贫困村每村注入50万元的基金规模,其中20个贫困村已成立专业合作社。17个退出村通过
出租(出售)村集体资源、专合组织经营管理等方式,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58275元,人均增收13.9元,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零”的突破。
谱写“三变”曲
一是居住条件有了改变。坚持以彻底改善贫困户居住、发展条件为目标,因地制宜,科学选址,合理布局,保证贫困群众“住有所居”,签订移民搬迁安置协议834人、占规划搬迁安置移民1111人的75.07%,搬迁安置入住118户425人,在建74户409人搬迁房,初步实现住上好房子的目标。
二是群众生活有了改变。2014年全县仍有人均纯收入低于2736元的贫困人口2446户9494人,占全县农业人口的19.3%。近年来,该县将属于政策现底的522户1649人全部纳入低保范围,投资5088万元,实施89个村安全饮水改造提升工程,解决群众饮水难问题,22个乡镇、90%以上行政村实现通讯网络全覆盖,初步实现过上好日子的目标。
三是社会风气有了改变。通过举办集中法治教育培训,开展国土违法行为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行动,违法违纪人员受到训诚教育,部分贫群众改变了等靠要思想,以主人翁心态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工作,推动形成政府聚力、社会用力、群众出力的良好局面,初步实现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的目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