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构建“五区两山、一轴三带”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近日,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发布征求五大片区国土空间规划社会公众意见的公告。其中,《成都平原经济区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划》)显示,成都平原经济区将着力构建“五区两山、一轴三带”的区域国土空间总体格局,重点强化成都平原集中连片的现状优质耕地保护和西部龙门山—邛崃山的生态保护保育,协调好耕地保护和城镇化聚集发展的空间关系,按照内圈同城化、全域一体化的思路,重塑高质量发展经济地理版图。
据了解,《规划》包含构筑国土空间保护开发新格局、夯实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空间基础、筑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本底、打造引领全省高质量发展的城镇空间、提升自然人文交相辉映的空间魅力、完善现代国土空间支撑体系、强化多层次区域协作7个方面内容。《规划》提出,到2035年,区域协同、城乡融合的发展格局逐步形成,内圈同城化、全域一体化迈入成熟期,在全国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
为广泛听取各方意见,3月9日至4月8日期间,社会各界可通过邮寄或发送电子邮件方式对《规划》提出意见建议(电子邮箱:781086955@qq.com)。
关键词:规划范围
8个地级市68个县(市、区)
规划范围为成都平原经济区全域,包括成都、德阳、绵阳、遂宁、乐山、眉山、雅安、资阳8个地级市68个县(市、区),国土面积达8.65万平方公里。《规划》整体谋划区域国土空间保护开发新格局,统筹关键性空间资源配置,推进跨行政区划区域协调的国土空间专项规划,是指导片区各市开展保护、开发、整治、修复等各类国土空间活动的指导性文件,也是编制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重要依据。
《规划》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立足片区特征和主要矛盾,重点协调好耕地保护和城镇化聚集发展的空间关系,整体谋划国土空间保护开发新格局,严守国土空间安全底线,严格保护耕地,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全面加强生态保护保育,统筹协调各类资源要素,提升国土空间资源利用效率,稳步促进成都平原经济区实现“内圈同城化、全域一体化”,为其在全省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城镇体系
一圈带动、多点支撑
《规划》指出,构筑全域一体化的国土空间保护开发新格局。按照“突出双城引领、强化双圈互动、两翼协同,加快中部崛起”的空间发展思路,遵循成都平原经济区的自然地理格局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规划构建“五区两山、一轴三带”的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夯实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空间基础。《规划》将围绕全省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构建现代高效特色农业空间,共同培育川猪、川果、川茶、川菜、川味、川酒、川药等特色优势农业。
筑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本底。整合原有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锚固以大熊猫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在打造引领全省高质量发展的城镇空间方面,《规划》提出,构建一圈带动、多点支撑的城镇体系。其中,在建强现代化成都都市圈方面,将加快建设成德眉资创新共同体,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高能级产业生态圈和公共服务均衡共享优质生活圈。成都都市圈建设一小时通勤生活圈,中心城市及周边建设半小时通勤生活圈。
为构建巴蜀文化新高地,《规划》提出,协同建设成渝古驿道文化旅游带、成绵乐世界遗产精品旅游带两条巴蜀文化旅游带;协同打造大峨眉-大熊猫生态文化旅游协同发展区、古蜀文化与嘉陵山水休闲旅游协同发展区、石窟石刻艺术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区3个文化旅游协同发展区。
在完善现代国土空间支撑体系方面,《规划》提出,构建外通内联、立体畅达的综合交通网络。其中包括5条国际铁海联运通道。同时,推动成渝两市高铁畅达、各市城际铁路互联、成都都市圈轨道成网,推进铁路公交化。
在强化多层次区域协作方面,《规划》提出,加快成德眉资同城化进程,打造天府大道北延线、南延线科创走廊和成资协同开放走廊。以西部(成都)科学城建设为核心,协同德阳、眉山、资阳,探索建立资源共享、平台共建、政策共通、人才共用的区域一体化创新机制。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李世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