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返回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站高谋远多元供给 四川乐山用心用情用力打造“一老一小”品牌工程

更新时间:2023-04-18 21:56:06点击次数:479579次字号:T|T


       中国民生经济网讯(记者刘昕 陈小平)近年来,四川省乐山市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保障儿童合法权益”等重大决策和省委相关部署,用心用情用力解决“一老一小”急难愁盼问题,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嘉里人”关心关爱品牌,以实际行动把党委、政府的关怀送到了群众的心坎上,把社会的温暖撒向了千家万户,让关爱之光照亮了乐山的每一个角落,受到干部群众一致好评。





一、站高谋远,健全工作机制

      坚持高站位谋划部署、高质量推动落实、高标准督导问效,统筹用好市级部门、县(市、区)和社会各界力量,形成全市上下一盘棋一条心一股劲关心关爱“一老一小”的新格局。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一老一小”工作,研究出台《乐山市“十四五”养老服务发展规划》《乐山市“十四五”时期康养发展规划》《乐山市“十四五”儿童福利事业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文件,对“一老一小”工作进行系统谋划,形成了清晰的“路线图”。深入开展党建引领“我为群众办实事”专项行动,建立市县乡村组“五级”工作体系。将“一老一小”工作纳入年度综合目标绩效考核和基层党建述职评议,细化考评标准12个。

      (二)建立帮扶机制。通过“双报到”“敲门行动”等入户走访,联动运用低收入人口监测平台、民政部门“两补”、中国残联办证等大数据平台进行比对,精准识别、动态掌握全市60岁以上、18岁以下低收入人口9.1万人。组织全市116个市级部门、211个县级部门(单位)全覆盖结对帮扶126个“一老一小”机构,2021年以来开展帮扶活动1449次,落实帮扶物资1259.2万元,帮助解决实际困难1137个。建立联系帮扶重点人员机制,对每名“一老一小”重点人员,落实1名帮扶干部、1名村(社区)干部、1名家庭医生、1名民警“四包一”联系帮扶,先后解决大病就医、孤儿入学等实际困难757个。实施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建设试点示范等项目37个,形成以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社会工作者为支撑、社区志愿者为辅助、社会慈善资源为补充的“五社联动”工作机制。

      (三)细化政策措施。针对面上的共性困难问题,全面梳理养老、托幼、扶孤等11条帮扶措施清单,采取发放补助、教育资助、医疗康复等方式进行帮扶。针对排查的个性困难问题,对满足低保、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专项救助政策条件的,按程序纳入救助范围;对无法纳入专项救助范围的,结合帮扶对象实际,“一户一策”制定帮扶措施。针对因病、因灾等突发性事件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难的,建立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对情况紧急的,先行救助后完善手续;对特别困难的,采取“一事一议”方式,提高救助标准,2021年以来全市临时救助2.1万人,发放临时救助金1602万元。各县(市、区)结合实际积极探索,推出不少便民惠民政策措施。五通桥区出台《关于进一步提升特殊群体保障水平的十条政策措施》,明确集中供养的特困老人每月基本生活标准不再区分城镇和农村,统一为城镇标准;符合相关条件生育二孩及以上的,给予每孩每月400元育儿补贴金直至3周岁;符合育儿补贴金申领标准的家庭在区内购买一般商品房,一次性给予2万元的购房补贴。沙湾区创新开展“一镇一专员、一村一专干”工作试点,落实10名养老专员,按照“一人一档”原则为区域特困人员、低保、高龄、空巢独居等涉老群体建立信息管理库,匹配服务需求,有效提升社区养老服务精准度。





二、多元供给,构建养老体系

       乐山市现有60岁以上老年人81.03万人,占总人口数的23.45%,其中80岁以上老年人12.52万人,老龄化程度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呈现出规模大、发展速度快、高龄化和空巢化相互叠加等特点。全市上下围绕提升养老服务专业化、标准化、网络化水平,着力打造“嘉里养老”服务品牌。2022年,我市“养老服务政策落实情况”绩效目标考核工作位居全省第一等次,乐山获评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优秀地区。

      (一)基础养老有保障。建立农村养老、居家养老、机构养老相结合的服务体系,全力兜牢养老服务民生底线。实施农村养老服务提质行动。推动9个县(市、区)乡镇敬老院收归县级直管,撤并关停“小远偏散”乡镇敬老院15个,建成县级养老服务中心11个、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70个,大力发展“1+N”农村公办养老服务联合体。马边彝族自治县投入资金2.04亿元,打造小凉山区域养老中心,今年建成后将成为全省首个集养老、儿童福利、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婚姻登记服务和老年大学五大功能板块为一体的综合性社会福利机构。注重丰富农村养老精神文化生活,努力实现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犍为县探索“离家不离土”养老新模式,通过租赁、流转有条件的养老机构周围土地作为“菜园子”,引导有劳动能力的老人耕作,既锻炼了身体,又满足了农村老人的“土地情结”;犍为县九井镇回龙村以村党群服务中心为载体,创办留守老人“打平伙”食堂,就餐老人以现金、大米、蔬菜等方式入伙,配置音响等娱乐设施,解决了全村30余名留守老人就餐难、娱乐少等问题;五通桥区在公办养老机构实行陪餐制,区、镇、村相关干部定期到公办养老机构与老人共同用餐,实现陪伴关爱老人和提升养老机构管理服务质量一举两得。实施居家养老服务提质行动。推广家庭适老化改造,对老年人家庭家具配置、细节保护等进行优化提升,2021年以来完成困难老年人家庭免费适老化改造试点3000户。按照每人每年300元的标准,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困难老人提供助洁、助浴等上门服务,惠及老年人6.6万余名。峨眉山市深入实施“情暖峨眉”专项行动,通过代办、帮办、联办等形式,帮助老年人解决各类问题700余个,相关经验做法多次被主流媒体报道;市中区创新推出“群众呼、平台应、线下帮”一键呼叫系统,打造出为老服务的“12345”。实施机构养老服务提质行动。出台养老服务机构优惠政策,对符合条件的民办养老机构给予每张床位1.1万元建设补贴,对收住乐山户籍老人满6个月的给予床位运营补贴,2021年以来发放运营补贴295万元。探索实施“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新模式,撬动社会投资7.4亿元建设运营养老服务设施,建成民办养老机构37个、公建民营养老机构7个,培育出“孝老苑”“孝思”“海棠花”等多个本土专业化、规模化、连锁化养老服务品牌。

       (二)中端养老有市场。完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促进医养深度结合,全力满足中端养老市场自费服务需求。实施社区养老服务提质行动。按照每个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政府补助200万元的标准,规划建设集“日间照料+嵌入型养老+智慧养老+医养结合”为一体的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22个,建成7个、在建15个。峨眉山市胜利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集老人住养、医疗护理、日间照料、娱乐休闲、护理培训等多种服务为一体,为社区老人提供全方位人性化养老服务。积极打造“乐养”助餐配餐服务网络,鼓励家政、物业等建设社区养老服务点。犍为县玉津镇漱玉社区将发展社区集体经济和服务老人相结合,依托闲置阵地开办“犍嬢嬢便民小厨房”,采取“堂食+配送”方式,满足独居老人日常就餐需求,同时提供助浴、保洁等服务,有力解决独居老人无人照护等问题。实施医养结合提质行动。推动全市126个养老机构全覆盖与医疗机构签订合作协议,24小时为老年人提供治疗期住院、康复期护理、稳定期生活照料以及临终关怀一体化服务。沐川县善健养护中心以医养深度融合为核心,引入沐川益康医院,建立院内老人健康档案,及时为老人康复康养提供医疗服务和康复护理。推进部分二级医院转型为康复、护理、安宁疗护等接续性医疗机构,推动15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开设老年医学科、21家医疗机构开展养老服务。市中医医院开发老年医疗、预防、保健、康养和中医药文化教育、研学为一体的多元服务业态,推动精准医疗、中医特色养老深度融合,全力打造全省中医特色健康养老新高地。

      (三)高端养老有选择。丰富康养颐养相融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全力打造高品质享老生活。实施康养结合提质行动。大力发展旅居康养、文化康养、体育康养、农业康养、森林康养、食药康养等新业态,加快开发高山避暑、温泉水疗、食疗养生、疗养保健等健康旅游项目,全力打造成渝双城经济圈“康体养生”后花园。中国峨眉山国际康养中心计划总投资100亿元,总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将于2024年建成集四川大学华西峨眉医院、康护中心、国际康养论坛及康护培训中心、智慧康养社区、虎溪河公园于一体的高端康养综合体,可为老年人健康管理、生活照料、精神关爱等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实施颐养结合提质行动。积极培育雪魔芋、养生茶等适老化食品和饮品,大力发展石墨烯、碳纤维等适老化家具、建材和穿戴护具,打造出“松恩”等一批适老化家具品牌,乐山市入选第五届中国(四川)国际养老服务业暨养老服务业博览会主题市。大力发展老年教育,规划布局建设县级以上城市老年大学11所、乡镇(街道)老年学校(教学点)112个,加快构建城乡一体的市县乡村“四级”老年教育网络。





三、点面结合,呵护儿童成长

       乐山市现有未成年人52万人,其中困境儿童2.4万人、农村留守儿童0.5万人。全市上下聚焦重点、打通堵点、破解难点,全面促进儿童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心灵健康,着力打造“嘉里童行”服务品牌。

      (一)为困境儿童兜底。将机构养育和社会散居孤儿的基本生活费标准分别由1400元/人·月、900元/人·月提高到1600元/人·月、1200元/人·月,2022年为730余名孤儿、艾滋病病毒感染儿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发放基本生活费970余万元。实施市儿童福利院维修改造和环境美化工程,为院内52名儿童提供社会化教育、院内特殊教育、早教等“全纳式”分类教育,实现“养治康教社”一体化发展。依托大爱乐山公益联盟,实施“大爱乐山·呵护成长”五年行动计划,筹集爱心款物1760万元,帮扶困境儿童7.3万人次。

       实施“蜀护未来·助梦学海”“福彩圆梦·孤儿助学”工程,为76名孤儿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发放助学金115万元。实施“孤儿医疗康复明天计划”,为孤儿提供体检、住院治疗、康复训练等医疗救助218人次。

      (二)为留守儿童补缺。加强同“壹基金”公益基金会合作,建立社区儿童服务站16个,无偿提供课业辅导、兴趣培养、安全教育等“线上+线下”关爱服务,受益困境和留守儿童达15万余人次。实施“童伴计划”项目,建成“童伴之家”74个,通过“社区+社会志愿者+社会组织”服务模式,常态化开展课业辅导、亲情陪伴、主题教育等活动2000余场次,精准服务留守儿童近8000余人次。从市中区和沐川县选取家庭困难且品学兼优的30名留守女童作为试点服务对象,创新实施“嘉爱小屋”旧屋改造项目,为女童居住的房间添置书桌、门窗、衣柜、床等物资,并招募30位“嘉爱妈妈”一对一结对,从心理疏导、生理卫生、精神关爱等方面进行陪伴和引导。

      (三)为学龄儿童护航。加强学位供给,推进29个重点项目建设,新投用中小学、幼儿园19所,新增学位10540个,确保适龄儿童“有书可读”。落实“双减”政策,实施《全市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行动计划》,推进课后服务“5+2”全覆盖,井研县课后服务做法作为四川唯一入选的课后服务典型案例在全国推广。开展“践行十爱·情暖嘉州学子”公益助学、“栋梁工程”解困助学、“金秋助学”等活动,2021年以来共资助学生2.7万人次、发放助学资金2913万元。构建“三心联动”的身心健康保护体系,建立“未成年人保护中心(站、点)”1512个;建立“市儿童福利服务指导中心”,开展日常入户走访和监护人养育指导1000余次;在市精神病医院挂牌成立“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提供专业服务11万人次。创新开设海棠法庭,开创涉未成年人“刑事+民事+行政”三审合一新模式,柔性化解家事纠纷300余件、调解率达70%。开展“嘉州小海棠信箱”公益项目,解决青少年校园暴力、自杀自残、家庭关系等问题1506例。


0
中国民生经济网 (编辑:罗少雄)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 法律顾问 | 本网声明 |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民生经济网为非盈利、公益性资讯类网站,所发布信息旨在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请读者自行判断、核实和参考。
若有未经著作权人同意发布的图文及影像内容,敬请告知,以便及时安排撤稿和删除;
若信息发布十日内,本网站未收到书面异议,则视为该信息著作权人默认和支持本网站的公益性发布行为。


Copyright @ 2012-2088 版权所有
地址:成都市永兴巷15号 民生经济网 工业与信息化部备案号:蜀ICP备12001530号-3
主办:四川省民生研究会
爆料投稿:QQ2381208516 / 邮箱:zgmsjjxww@163.com 电话:13348900167
官方(新浪)微博(民生经济网 http://weibo.com/3949705932) 微信订阅号:zgmsjjw 民生经济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