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记者来到冀南平原上的新河县寻寨镇南杜兴村,开启为期4个多月的挂职锻炼。
记者在挂职蹲点调研期间,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跟着瓜农街头卖瓜、开拖拉机收玉米、摊晒秸秆喂牛羊……
走访脱贫户是驻村第一件事。33户脱贫户家家生活条件大幅改善,他们说得最多的还是:“不愁吃不愁穿,看病报销不少,子女上学补助很多,帮扶单位常来看。”
一天清晨六点,村民邱瑞东夫妇把化肥和麦种抬上拖拉机,记者坐在拖拉机翻斗里的小凳子上,穿过大地升腾起的薄雾驶向田间。撒化肥、旋耕、播种……四亩地仅用半天时间。
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愈加高质高效,无人植保机喷药、大型机械深耕精耕、灌溉管道铺到地头,邱瑞东家的小麦、玉米亩产大幅上涨。
从农忙全家上阵到一个电话农机全包,从地窖储水到纯净水24小时供应,这里的基础设施和居住环境不断改善。
如今新河县还加快培育壮大县域特色产业,走出一条县域经济特色化、特色经济产业化、产业经济集群化的高质高效发展之路,越来越多村民从中受益,特色种养殖日益成为农民致富新引擎。
寻胡村的皇冠梨、刘秋口村的“鱼菇大棚”、白穴口村的千亩浅水莲藕、宋亮村的百亩黄韭种植基地……近年来,新河县先后培育打造了精品蔬菜、中药材、食用菌、葡萄等20个特色产业种植养殖基地。
乡村振兴需要能够真正实现“造血”功能的产业发展,更离不开敢想敢干的致富带头人。
程鹏飞瞅准了奶牛肉这个细分市场毅然选择返回家乡新河。三年前试养几十头并尝到甜头,如今他的养殖场规模已达700头,今年销售收入预计达100万元。目前养殖场不仅解决了10多人就业,还带动了本村及周边农户养殖。
一对“85后”夫妻回南杜兴村从事多肉大棚种植,借势电商经济两人搞起直播带货,旺季销售额相当可观。他们告诉记者,虽然多肉种在盆里,但也要放置在地上,只有接地气才能更好存活。
南杜兴村村支书邱英亮说,现在大家不光富裕了,法治观念也更强了,老百姓的安全感、幸福感逐步提升。(记者杜一方) 来源: 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