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生经济网讯(朱善永 哈公宣)在哈尔滨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有这样一支女子特战队,她们不仅承受着事业与家庭的双重压力,又要同男警一样时刻面对生与死、血与火的巨大考验。她们中有百步穿杨的神枪手,也有身怀绝技的精英豪杰,她们选择用相同的身份书写别样的青春芳华,在以男性为主的特警队伍里,坚韧地扛起了属于自己的“半边天”。
摸爬滚打苦训练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女子特警,高强度的训练是日常工作,摸爬滚打是必修科目,流血流汗更是司空见惯。训练场就是战场,战场上冲锋的队员没有性别差异,男警练的技能,她们一样不少,且都能高标准完成。不苦不累是不现实的,但她们从不叫苦叫累,因为她们心中都有一个信念:“男警能做的,我们也一样可以!”
2021年新入警的李鑫玥和裴彤一开始总是做不好前滚翻出枪动作,看着男队员一个个做得好,她们心里直着急。为了不耽误整体训练进度,在训练结束后,两个女孩儿跑到黑暗的操场上靠着路灯加练,不知道在坚硬的水泥地上滚了多少次,膝盖和手腕都是淤青,头发丝里都是灰尘,终于做出了漂亮的滚翻出枪。
老队员之一的陈广月为练习射击,每天射击子弹500发左右,手上震裂的伤口难以愈合。正是由于这种不怕苦的劲头儿,她才练成了队里的“神枪手”。
女特警,是一个令人神往的称谓,可对她们而言不只是一个头衔,而是一份责任和担当。她们深知,要想成为一名真正的女特警,只有在严酷的训练中才能百炼成钢、证明自己。
争先恐后不服输
2021年,支队开展冬季野外长距离全装拉练,要求每名民警携带一套10公斤重的背包、单警装备以及仿真枪,这对于女特警来说,确实是个不小的考验,但她们却说:“只有平时多流汗,战时才能少流血。”为此,她们没有一个人退缩。
数九寒冬,千里冰封。拉练开始后,随着行程的推进,灌入鼻腔里的冷空气成了她们最大的敌人,身上几十斤的负重也使她们每前行一步都格外艰难。
李美智和郑杰是老队员,多年的高强度训练给她们的腰部、腿部都留下了不可逆的训练伤,平日里都要经常敷着膏药才能安心睡觉,此时的疼痛更是可想而知。谁说女子不如男,她们硬是咬牙坚持跑完了全程。在铁血沙场上比拼较量,勇于挑战自我、挑战极限,女特警们用实际行动打造出警营中不可或缺的一道风景。
特殊战场有担当
任何一个好的锤炼机会她们都不放过,四川抗震救灾、北京奥运安保、大冬会执勤、公安部实战汇报演练,每个任务都有她们冲锋陷阵的身影……
2008年,汶川地震、举国同悲。女特警们主动请缨,成为第二批赴川特战队员。当时,滕代君的父亲刚刚做完直肠癌手术,正需要特级护理,她又是家中的独生女,可她和队友们一样,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上前线去,去和四川人民并肩战斗!她的父亲理解女儿的选择,眼含慈祥为她送行。
作为第二批赴川的特警队员,她们经过5个昼夜的摩托化开进,行程4000多公里到达灾区,投入到聚源中学救援现场维护秩序工作中。执行抗震救灾勤务任务历时两个多月,她们睡的是帐篷,不能脱衣,也没法洗澡;吃的是面条、盒饭,直到任务结束,她们才能好好地睡上一觉。
永不凋谢的“霸王花”
女子特战队成立以来,柔弱与娇气早已消失在震耳欲聋的口号声中,她们用满身的淤青和伤痕换来了一身过硬的警务技能,战术、搏击、特技驾驶、射击、攀登、实战对抗、警卫、侦察、野外生存、防暴处突等技能她们样样精通。
锲而不舍的艰苦磨砺,锻造了一批批能打胜仗的特战尖兵,她们的成绩就是最好的回答。2006年至2014年,连续9年代表黑龙江省公安厅、哈尔滨市公安局,参加全国大城市警察手枪应用射击比赛、全国大城市警察体育三项赛和东北地区特警协同作战大比武等重大赛事,每次都进入团体前三名。
2010年,女特警们代表哈尔滨市公安局参加公安部春晚,2012年、2019年连续两年代表黑龙江省参加全国特警反恐演练,荣立集体三等功,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签署嘉奖令予以通令嘉奖。多名女特警在省公安厅、市公安局比武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荣立个人三等功7次,荣获嘉奖数次……
“风也女儿行,雨也女儿行,寒来暑往四季歌,唱给天下听……”回首从警岁月,她们难免会有辛酸、遗憾和愧疚,但她们从没有怀疑过自己的选择,因为她们将如歌岁月挥洒在守卫冰城的壮丽事业中。在新的征程上,女子特战队将用实际行动努力践行新时代哈尔滨公安精神,以奋斗为笔书写新的时代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