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 >> 返回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社会保障 > 正文

人大教授:应鼓励商业资本进入养老领域

更新时间:2014-12-15 11:39:29点击次数:1514次字号:T|T

 

中国民生经济网讯 (王锦宝)日前,蚌埠市发生一起惨剧,一名六旬空巢老人独自死在家里,一周后才被邻居发现。据了解,老人有两名女儿,但都不在身边。老人嗜好养犬,家里曾养了近十条狗,群狗饿急了,啃咬了老人的遗体。1025日晚上也发生了同样的悲剧,就在嘉兴烟雨社区菱香坊小区,一对空巢老夫妇被发现双双在家离世。

 

发现他们去世的,是二老在上海工作的儿子。连续3个星期,儿子打不通家里的电话,觉得不对劲,匆忙赶回家中,发现悲剧已无法挽回。空巢老人孤独死去的悲剧频频发生,背后究竟有哪些原因?我国已步入老龄社会,构建完善的养老保障体系还面临哪些困难?其他一些较发达国家也出现人口老龄的问题,他们在解决养老方面有哪些经验可以借鉴?如何解决“空巢老人”问题?带着这些问题,光明网采访到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老年学研究所副所长姜向群,以下为文字实录。

 

部分空巢老人缺乏家人的基本关注   

 

从悲剧的发生来看,我国不止这一两起,过去也常有发生。其实,空巢老人死在家中,在国外也有,只是最近几年,我们的问题更加突出一些,问题的严重性更大些。现在空巢老人的数量增长很快,有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空巢老年人口占老年总人口的一半。未来,空巢老年人口比例预计将突破70%。无子女老年人数量庞大。随着失独老年人的增多、单身贵族进入老年期,无子女老人将越来越多,预计到2050年,临终无子女老年人将增加到7900万。失能老年人口大幅增长。未来中国失能老年人口将从2013年底的3750万,增长到2050年的9700万,到人口老龄化的高峰年即2053年,失能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1亿。

 

子女又不在身边,他们需要更多的关怀和照顾,主要缺乏家庭的照顾、情感的交流。1993年我国空巢家庭在有老人的家庭中所占的比例只有16.7%,而2004年上升到25.8%。尤其在一些大城市,空巢家庭问题更为突出。2004年,北京市空巢家庭的比例34%,上海市为34.8%,广州市为30%,天津市为36.5%。现在的空巢比例还在进一步的扩大。大部分子女与老人分离居住,而且子女离开老人的距离越来越远,农村老人的子女到城镇去了,城镇的老人的子女都到外地工作、上学,或者出国了,这种情况非常突出。  

 

我们调查发现,空巢老人普遍表示,有一种孤独感,而孤独感里又有思念、自怜、无助等复杂的情感体验。有孤独感的老人,大都心情抑郁,惆怅孤寂,行为退缩。空巢老人,特别是单身的老人,生了病以后特别感到无助。他们最大的忧虑,就是随着自己年龄的增加、精力的衰退,将来总有一天难以独立地照料自己,那一天到来时,该怎么办?所以,这些空巢老人缺乏来自家庭的关怀与照顾,尤其是老人在生病或者生活不能自理的时候,往往得不到子女的关照而无声无息的死去。  

 

在社区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我们的社区服务现在非常的不完善,只是在一些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天津、杭州等地,社区的服务工作做的比较好,在生活照料、心理抚慰、健康保健、法律援助、安全导航、文体健身等多方面开展服务活动,多数老人得到比较好的照顾。至于一些边远地区,中小城市,还有农村地区,对老人的关怀和照顾就非常缺乏,有的地方才刚刚开始关注社区养老,多数地区还是没有发展起来,所以,社区的服务没有跟上也是导致空巢老人孤独死去的一个因素。从政府的角度来看,对于高龄的空巢老人,包括这些失能的、重病的老人,从政策到法律法规都没有相应的规定提供社会的支持、社会的服务,所以导致空巢老人死在家中而无人知晓。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跟不上快速老龄化的步伐   

 

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跟国外还不太一样,我们是在二三十年的短时期内,就快速地进入老龄化社会了,这样老年人增长的速度非常快,老年人的数量非常庞大,对我们来讲,社会保障体系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我们是从计划经济模式转型过来的,在计划经济时代,我们主要对城镇体制内的职工、公务员等群体的人有一定的保障措施,他们退休后有退休金。对于农村的居民而言,主要靠“养儿防老”,社会保障并未覆盖到他们身上。  

 

近些年,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也进行了一系列的重建和改革,现在面临的主要困难主要有,一是我国老年人的数量非常庞大,需要国家和社会在资金分配、制度措施方面给予支持和完善。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贯彻的不断深入,家庭结构向“四、二、一”发展,独生子女的父母已渐成为中老年人。“空巢”家庭的老人虽希望与子代孙辈住一起,但与多数年轻人追求新潮思想的观念相比,极易使家庭成员间的代沟问题突出,由此老少两代人为满足自身对自由生活的需求,小家庭的居住方式被普遍接受。再者,随经济的迅速发展,“父母在不远游”这一多数中国人世代相传的孝道美德渐渐发生着变化,因为如让年轻人固守传统美德,不到外面世界去寻求发展,在当今是不现实的。所以频繁的工作变动,快速的人口流动,尤其是城市里,日渐增多的子女到外地甚至到国外求学或工作,这就使得不少家庭只剩下老一代人故土难迁。  

 

老年人数的快速增长,家庭的保障功能又在下降,那么,就需要社会保障能够跟上。对城镇居民来讲,我们多数的退休老人有退休金,但是差距比较大,特别是企业的退休职工与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退休金的差距比较大,企业的退休金总体偏低一些。对一些早退休的职工、高龄的职工而言,退休金都偏低,这样对他们的养老保障造成很大的困难。对于农村和城镇的老人,我们刚刚建立新农保,但时间还很短,多数地区保金偏低,农村为5560元每月不等,对老人来讲,维持基本的生活保障都不够,特别是看病、吃药,这些钱是远远不够的。同时,在医疗保障方面,现在也是面临很多问题,老年人多数有慢性病,到晚年有疑难病,失能率又在上升,对生病老人的医疗费用,我们现在按一定的比例来报销,报销又有封顶限,对这些高龄的老人,他们往往看不起病。我们的医疗体制现在也不能适应老龄化社会,过去都是常见病、传染病,现在的老年病大量的增加,而我们还不能提供相应的服务,所以,在这方面我们的社会保障和服务都还没有跟上。

 

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养老行业

 

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的时间比较长,他们有比较长的时间准备,他们在解决养老的经验主要是:在工业化过程中发展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增加政府在这方面的责任,增加财政的投入。以韩国为例,他们设置了生活指导员制度,定期用电话和上门等形式来走访老人,提供咨询服务。而瑞典作为欧洲最长寿的国家,建立了家庭扶助制度,培养了专门的服务人员“养老天使”。如果老人在家中生活自理不便,需要关照,可以向政府申请,如果政府经过审核认为有必要,会有“天使”来到家中为老人服务。  

 

同时,发展社区的养老,通过社区的服务及社区的组织机构,来解决老人居家养老的问题。例如日本在1989 年制订的“黄金计划”包括:由政府出资培训10 万家庭护理员,负责看护老人、处理家务;普及托老所,提供短期入住、看护、治疗;设立70 亿日元的长寿福利社会基金,推出“ 银色住宅计划”,开发了一批低价位的“ 三代同堂”式住宅,对愿意入住的家庭,提供优惠贷款。同时,鼓励发展民间福利机构,推动老年保障社会化、多元化。另外,调动社会的一些资源,比如鼓励企业,社会的资金进入养老的领域,设立长期照料的商业保险基金。这样建立起多层次、多元化的养老保障体系,既有政府的托底作用,同时又有市场、社会的合力,还鼓励个人为自己的养老早做准备,个人也承担必要的责任,从而形成一个完善的保障体系,我们应该借鉴这方面的经验。  

 

从几个方面来解决空巢老人问题。家庭要继续承担一定的责任,作为子女应该更多的关心照顾自己的老人,在社会的舆论和教育上,我们应该增加尊老敬老这方面的传统美德教育,我国历来就有敬老、爱老和养老的传统美德。我们应当大力号召、动员社会各界多关心,多理解老年人,积极营造有利于空巢老人身心健康的良好社会氛围。要做好相关的宣传工作,让大家看到老人也是我们全社会共有的财富,尊老和养老是我们应尽的义务,更是一种社会美德,这些对于当今年轻一代人的思想引导尤为重要。在社区服务上,随着改革进程的推进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家庭照顾功能逐渐弱化。由此,社会作为城市空巢家庭生活和活动的重要场所,加上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地缘文化观念会越来越浓厚,社区中邻居间的情感维系会更显重要。所以,城市营造一个健康的社会环境,可以让老人虽在空壳的“小家”也能感受到“大家”的温馨,有效地赋予他们以强烈的心理归属感。  

 

从根本上说,政府推进建立强有力且覆盖面尽可能广的社会保障制度,才是解决问题的保证。尤其对那些鳏寡孤独、无退休金或医疗费用紧张经济困难的城市空巢老人来说,政府应及时发放一定的经济补助,有效地改善老人的生活质量。空巢化问题在我国是不可避免的,随着社会发展,空巢化趋势不断加剧,多数老人还是住在家里,这就需要社会的支持,政府的政策指导。再通过引进民间资本来增加长期照料的保险,这样都可解决老人空巢后在生活上的一些困难。社区组织活动也要开展起来,进一步发展老年人文化事业,建设老年大学,通过这样的活动,使老人更多地与社会建立起联系,缓解一些老年人空巢居家所产生的心理上孤独和寂寞。

 

 

(来源:光明网)





0
(编辑:admin)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 法律顾问 | 本网声明 |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民生经济网为非盈利、公益性资讯类网站,所发布信息旨在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请读者自行判断、核实和参考。
若有未经著作权人同意发布的图文及影像内容,敬请告知,以便及时安排撤稿和删除;
若信息发布十日内,本网站未收到书面异议,则视为该信息著作权人默认和支持本网站的公益性发布行为。


Copyright @ 2012-2088 版权所有
地址:成都市永兴巷15号 民生经济网 工业与信息化部备案号:蜀ICP备12001530号-3
主办:四川省民生研究会
爆料投稿:QQ2381208516 / 邮箱:zgmsjjxww@163.com 电话:13348900167
官方(新浪)微博(民生经济网 http://weibo.com/3949705932) 微信订阅号:zgmsjjw 民生经济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