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生经济网讯(卢光军 林禄华) 日前,笔者来到乐山市人大帮扶点的峨边彝族自治县大堡镇桥楼村,现年77岁的村民罗永乾高兴地告诉我们说:“今年我家卖当归、黄连、白术等药材收入15000元,我们木材也不愁运不出去了,这都得要感谢市人大帮助我们修通了出村的公路……”
大堡镇桥楼村是个彝汉杂居的村,离镇街8公里,距峨边县城29公里,平均海拔1000米,全村人口1005人,十个村民小组的彝汉群众过着较为贫穷的日子。
2013年,乐山市人大常委会与桥楼村结成帮护对子以来,市人大常委会情倾桥楼村的发展,经常深入桥楼村对全村进行深入全面的调研,为桥楼村的发展谋思路,添举措,千方百计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他们对每个组的地形地貌进行研究分析后认为,居住在山上的7组、9组、10组,气候条件和土壤非常适合种植药材,但交通非常不便,村民出门就下坡回家就爬坡,饱受交通不便之苦。同时,种植的大量药材运不出去,变不成钱。“要致富,先修路”,理清了思路后,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多种渠道,筹集了资金10万元来帮助解决这一问题。当村民得知这一消息后,说不出心里有多高兴,但10万元资金要修通3公里的出村公路,还有很大的缺口,为此,村民们又自发地集资了4万元。修公路占用村民的包产地,村民一分钱没要,无偿的支援。自施工队挖掘机进场破土动工后,村民又义务投工投劳1200个,直到公路全程贯通。公路的修通,大大的提高了彝汉村民种植药材的积极性。“三个小组彝汉村民家家种上了药材,2014年,单是种植药材收入与往年相比增加收入6000多元。”村支部书记张云华告诉我们。
为了解决桥楼村1、4、5、6组共一百多亩水田的灌溉难问题,市人大常委会又帮助资金4.5万元,修通了灌溉堰渠;两年来,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多次深入到村上看望贫困村民,为他们送来大米、清油以及慰问金共计34500元。
针对桥楼村的土壤气候,市人大还帮助桥楼村栽种1000亩的优质核桃,扩大药材白术、当归、黄莲种植规模200亩,由村上六名养殖大户带动村民搞好养殖,同时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