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8年汶川大地震以来,我国民间公益救援力量得到飞速发展。经过多次自然灾害的实际救援考验,许多民间公益救援力量在有关部门的统一指挥和调遣下,表现得越来越专业、高效。他们装备齐全、技术过硬,训练有素,不少救援队都还有自己的“绝活儿”。他们有的擅长山地救援、有的擅长水中救援、还有的擅长城市搜救,有的甚至配备了专业的冲锋舟、无人机、潜水设备乃至水下声呐。
今年入汛以来,我国多地发生风灾水灾等自然灾害。在这些灾害的救援工作中,多家公益救援队奔赴各地灾区,配合当地政府,展开了卓有成效的救援工作,成为救灾现场一抹亮丽的色彩。本刊就此采访了几支参与救援的民间公益队伍,期望能通过他们的故事,让公众对我国的民间救援力量拥有更深的了解。
蓝天救援
因为面对生命所以必须专业
“加入专业的救援队伍之后,我所有的业余时间都放在救援和培训上了。”内蒙古蓝天直属队队长兼应急指挥中心信息平台负责人李海峰接受采访时说。
李海峰2013年加入蓝天救援队。在这支队伍中,每位成员都有属于自己的代号,而他的代号是“山猫”,“因为我从小爬树就特别快。”
蓝天救援队是专业化的民间公益紧急救援机构,总部位于北京,目前在各地有223支分队,共有成员3万余名。其救援范围不仅包括地震、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还包括山林火灾、大型意外事故及各种户外安全事故。
进入今年汛期以来,为最大程度减小灾害带来的伤亡与损失,蓝天救援队成员多次转战于受灾城市。无论是阜宁龙卷风、毕节泥石流、桐城洪水、福建尼伯特台风还是邯郸城市内涝的救援现场,都有他们的身影。
在福建尼伯特台风救援中,蓝天救援队是第一支进入灾区的民间救援队。“在到达现场的第一时间,应急指挥中心便与当地政府取得了联系,之后按照政府的要求对一些村庄进行专业的救援。”李海峰说。
“当时我们的15支分队陆续出发赶往灾区,一线人员有98人,同时后台有38人进行信息整理工作,为救援现场的队员提供保障。他们携带了11艘救生艇、2套水下声呐,还有一些专业救援工具等赶往受灾现场。我们力争在灾难面前竭尽所能地挽救生命。因为面对生命,所以必须专业。”李海峰介绍说,那几天蓝天救援队在现场找到并处理了多具遇难者遗体,并对部分村庄进行了大面积消杀工作。直到几天后当地后续救援力量相继进入灾区,蓝天救援队才从灾区撤出。
虽然这几次救援现场危险重重,但幸运的是队伍中并没有发生队员受伤的情况。这主要得益于蓝天救援队对于专业性的较高要求以及日常进行的各种救援训练。
据李海峰介绍,成员们最初都是以志愿者的身份加入蓝天救援队的。志愿者之后的等级是预备队员,不仅要持有救护员的资格证书(专业的医护人员除外),还要拥有业余无线电操作证书,可以熟练地使用对讲机和无线电设备。预备队员再进一级,才是正式队员。
正式队员的考核更为严格,除须具备以上两个资格证外,还要考核成员的专项救援能力。如从事地震救援的成员,需要接受国家地震总局地震紧急救援中心的培训并拿到资格证。
除了对于成员的专业审核及考察外,蓝天救援队的专业性还体现在日常的培训及专项救援训练中。
据介绍,蓝天救援队在国内的223支分队,每周都会根据自身情况和特点进行各种培训和训练。对内的培训主要包括地震救援、紧急医疗救护、水上救援等。此外还有几支专业队伍,如航空队、犬队、高山队等,他们会接受更为专业性的训练。对外的培训则主要是在社区、学校、乡村等普及安全避险知识,提高公众的基础自救及救援能力。
在蓝天救援队中一直都有这样一个理念:“加入蓝天,我们或许无法给你更多物质上的东西,但不论你是志愿者还是队员,都能与我们共同学习安全及救援知识,并把这些传达给你身边的人,让你在自我保护的同时还可以守护身边的人。”
正由于秉持并传达着这样的信念,救援队中很多成员的家人都从最初的不理解、不支持,逐渐地转变为支持并鼓励他们进行这份特殊的工作。
“不管你是富甲一方还是贩夫走卒,只要家人和朋友都健康、平安,就是最大的幸福。”李海峰说,在遇到危险和灾难的时候,如果人们都可以第一时间运用安全知识和救援技能保护好自己,并且帮助到身边的人,这就是救援人员最大的快乐。
京淦公益救援
扎根基层,推动减灾工作常态化
今年汛期江西省鄱阳县水库决堤溃口后,南昌京淦公益救援中心及时到达鄱阳县寺前村,转移受困群众,往返运送救灾物资,为救援工作做出了有效的贡献。
进入8月以来,京淦救援队又开展了包括救生模拟活动、残障减灾计划、公益总动员等在内的安全知识普及活动。
“我们还是一支年轻的救援队伍。”京淦救援队主要负责人简格民说。在成立这支救援队伍前,他曾担任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蓝豹救援总队执行队长,并参加过多次救灾抢险。
南昌京淦公益救援中心今年5月在南昌市民政局注册登记,主要从事公益救援服务,专注于公众安全教育培训、灾后及重大突发事件处理安抚工作。
“回到江西南昌成立救援队的原因有两方面。首先,我认为到地方可以更扎实地开展救援及宣传,可以更好地满足地方普通公众对于公共安全知识的需求;其次,我希望除参与日常灾害的救援外,能更加侧重减灾方面的培训,与地方上一些其他组织联动起来,发挥协同作用。”简格民介绍,京淦救援队成立至今已参与6次救灾工作,并且开展了近40场关于减灾方面的知识培训,培训对象涵盖学校、企业、社区、政府部门等单位。
“直接面向学校和社区进行安全知识培训,可以帮助大家掌握必要的自我保护技能。而面向政府部门及其领导干部的培训和宣传,是希望帮助他们增强安全意识,从而更好地服务于辖区的群众。”简格民说。
包括简格民在内的京淦救援队核心成员,都是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救援队的。除了参与救援队的救援及宣传工作外,他们还从事着不同的职业。但相同的是,他们都具备灾害搜救、心理咨询、社会工作、潜水救援、船艇驾驶等专业资质。
由于京淦救援队成员们自我要求较高,有着多年从事救援工作的经验,并且与地方政府形成了积极有效的沟通,成立至今获得多方面支持。日前京淦救援队还与江西省公安厅水警总队进行了签约合作。“通过社会组织与政府职能部门的合作,改变了之前较为单一的救援宣传模式。”简格民说。
京淦救援队成立至今虽因得到各方支持,运行较为顺利。但作为一只纯公益的救援队伍,目前京淦救援队也面临着资金不足、硬件设施缺乏、培训场地与训练需求不对等的困境。在推动减灾工作在基层的常态化过程中,救援队也不可避免地遇到了一些阻力。
对此简格民有自己的期待:“首先,我们希望可以在一些救援宣传项目中得到资金的支持,或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来推动救援工作的职业化。其次,希望政府可以提供一到两个岗位购买,由我们来招聘工作人员,除参与日常的救援宣传,还可以负责完成购买服务单位指定的任务,包括防减灾的任务、救灾演练或是教学等。最后就是希望有关部门可以利用他们的闲置资源为我们培训提供便利。”
红箭救援队
暴雨中动人的坚守
从今年7月下旬开始,强降雨天气频繁光临北京。强降雨往往会带来城市内涝以及山区地质灾害,在救灾一线配合政府部门实施救援的民间公益力量中,红箭救援队队员的身影也成了暴雨中一抹靓丽的风景。
“我们主要救援工作涉及紧急抢险、溺水、地震、城市应急、赛事现场的卫生及救护等多个领域。同时也是负责进行减灾宣教工作和消防安全培训的专业机构。”北京红箭救援队总队长杨洋说。
红箭救援队是2008年由国家民政部门依法批准成立的全国性综合型紧急救援专业工作队,总队队部位于北京,目前在全国共24支救援队伍。
在今年7月下旬北京延绵数日的大暴雨中,红箭救援队队员参与了多项救援工作。“我们负责的工作主要有4个方面:在排水倒灌,严重积水的危险区域,一是协助街道、社区、民众,排查险情,设立危险警示标识;二是构筑人墙,保护过往群众涉水通过排水倒灌的严重积水危险区域;三是帮助受淹群众,协助有关部门进行排水作业;四是协助维护交通秩序,疏导交通,确保现场安全,一直坚守到积水退去,交通恢复畅通,经请示后才能撤离。”杨洋说。
据了解,在延续几天的暴雨中,红箭救援队共派出队员100余人,车辆50余辆,最艰苦的就是在一些暴雨积水倒灌地区筑起人墙保护群众涉水通过的队员们。由于暴雨连绵,许多救援队员都在冰冷的积水里坚守了8个小时以上。
救援队员们在暴雨积水地区筑起的一道道人墙,是他们用爱心和力量搭起的生命守护线。“当时大家全身都湿透了,下面是又脏又臭的污水,上面淋着阴冷的暴雨,一停住脚步就冷得不行。”杨洋说:“有些队员被冻得发抖,叫他们去旁边商店休息一下,但他们死活都不去,我们就这样一直坚守到把积水从路面全部排下去、百姓回家的路畅通了以后才收队。由于长时间在污水中泡着,很多队员回去以后就得了皮肤病。”
“但是没有人后悔。”采访中一位红箭队员笑着说。
来源: 人民政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