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编者按:时隔两个月,阳光保险又将资本市场的镁光灯聚于自身。11月21日,阳光产险持股吉林敖东5%,达到举牌线。而吉林敖东则为广发证券第一大股东,阳光产险持有的每股吉林敖东中含有广发证券A股1.4股。
9月18日,伊利股份发布公告称,阳光保险持股触及举牌线,随后伊利股份紧急停牌。虽然阳光保险承诺未来12个月内不再增持,但市场似乎对阳光保险单方面给出的“承诺”并不认可,忧心阳光保险未来通过控制伊利股份而达到资本运作的更多目的。
有媒体报道称,从平安入主后上海家化这3年的发展情况,以及尚未出现最终结果的“宝万之争”来看,产业+资本的结合远谈不上“美满联姻”,反而资本“野蛮人”的形象一再被深化。
被举牌后,伊利股份紧急停牌,并在筹划一个多月后公布不超过90亿元的定增预案,定增后,阳光保险股权将稀释至4.56%。对定增方案,阳光保险并未作答。
举牌吉林敖东被指意在广发证券
吉林敖东近日发布公告称,阳光产险11月21日通过深交所集中交易增持吉林敖东流动股89.46万股,占吉林敖东总股本的0.1%。本次权益变动后,阳光产险合计持有吉林敖东4472.2万股,占吉林敖东总股本的5%。
从进入路径来看,阳光产险分别在2016年10月份和11月份,以26.42元/股和26.98元/股的交易均价分别买入吉林敖东3107.31万股和1364.89万股,分别占其总股本的3.47%和1.53%。
据证券日报报道,阳光产险方面表示,本次增持的目的是看好医药行业前景和吉林敖东公司发展所进行的财务投资。在未来12个月内,将根据证券市场整体状况并结合吉林敖东的发展及其股票价格情况等因素,决定是否增持吉林敖东的股份及具体增持比例。
不得不提的是,吉林敖东2016年1月14日晚间公告称,吉林敖东及全资子公司敖东国际(香港)实业有限公司,已通过深交所和港交所增持广发证券股份。截至1月14日,吉林敖东已成为广发证券第一大股东,与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广发证券16.69%的股份。
对广发证券的投资收益无疑是近年来吉林敖东最重要的利润来源之一。2016年三季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吉林敖东的净利润为44465.5万元,而投资收益就高达35792.3万元,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对广发证券的投资收益。
截至今年第三季度末,吉林敖东的总股本为894,438,433股。而吉林敖东持有广发证券A股占总股本16.43%,持有其H股占总股本0.27%,合计持有16.69%,共12.73亿股。以此计算,每股吉林敖东中含有广发证券A股1.4股。
有分析指出,广发证券股权结构分散,险资介入的阻力相对较小。吉林敖东入主前,原第一大股东辽宁成大及其控股子公司成大钢铁香港目前合计持有广发证券12.52亿股,占公司现有总股本的16.42%。如此看来,吉林敖东总持股比例仅比辽宁成大多出0.27%。广发证券还是拥有无实际控制人的均衡股东结构。
同时,第一大股东的易主,让广发证券从国企变身为民企。民营身份意味着灵活的激励机制,均衡的股东结构意味着广发证券管理层拥有更大的经营话语权。
伊利定增90亿“稀释”阳光保险持股
至今未完的“宝万之争”,让“野蛮人入侵”的话题被频繁提及。几年9月,阳光保险举牌后,伊利管理层如临大敌,马上宣布紧急停牌。一个多月后,伊利公布定增预案,并于10月24日复牌。
根据预案,伊利股份拟向5名特定投资者募资不超过90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斥资约46亿元收购港股上市公司中国圣牧37%股权,其余款项则用于投资新西兰乳品生产线建设项目等。
据了解,伊利股份本次定增发行价格为15.33元/股,非公开发行股票的对象为呼市城投、内蒙交投、金石灏汭、平安资产、金梅花投资,其中前两者均为内蒙古国资背景。上述5名特定投资者均以现金方式认购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
伊利股份9月18日披露,9月14日,阳光产险通过上交所集中交易系统增持5667900股,占总股本的0.09%。本次权益变动后,阳光产险和阳光人寿合计持有伊利股份普通股股票303240065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00%,触及举牌。阳光产险和阳光人寿,因同受阳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即“阳光保险”)控制而构成一致行动人。
阳光保险当时在触及举牌线时曾作出声明,“在未来12个月内不再增持伊利股份”,并明确称本次增持的目的是“出于对伊利股份未来发展前景的看好所进行的财务投资”。在澄清投资伊利属于正常财务投资行为的同时,阳光保险也亮出二级市场布局的成绩单。“目前为止,阳光保险在二级市场投资198家企业,没有一家是第一大股东,没有一家比例超过10%。”
伊利股份的股权十分分散,在定增之前,第一大股东呼和浩特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持股只有8.84%,而排名第二的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6.25%,伊利的另外三位高管赵成霞、刘春海、胡利平分别持股1.39%、1.38%、1.32%。
即便定增预案已经推出,但是市场对此前伊利被举牌一事仍存隐忧。据野马财经,阳光保险的投资举措令伊利深感危机,不然不至于在险资一涉及举牌伊利就立即停牌并继续停牌、延期复牌,最后定增90亿稀释阳光保险的股份。
在定增方案实施之后,伊利股份的股权结构将发生变化,阳光保险的股权将降为4.56%。持股5%以上的股东将由三位变为两位,只剩下呼和浩特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和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这两者分别持有股份约8.02%和6.26%。
被视“野蛮人”企业忧失控
在阳光保险举牌消息传出后,中国网报道称,有市场人士推测,阳光保险举牌伊利股份等大蓝筹股的举动,更像是资本运作的一个跳板,不排除继续增持,获取公司控制权。未来,阳光保险完全可以通过控制伊利股份,达到其资本运作的更多目的。
更有分析人士推测,阳光保险未来夺取伊利控制权后,会参与战略决策,利用伊利股份盈利能力以及现金流,扩展非乳业业务,将伊利股份作为一个平台,进行其擅长的股权投资,从而从中谋利。如此,必然会影响到公司的正常经营,也影响到乳业龙头地位的保持。
作为操控着千亿资金的保险,若能与产业联姻相互扶持本是美事一桩。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三年前的平安信托与家化管理层冲突,或许已经让许多企业管理者,尤其是管理层持股较少的企业管理者感到一丝恐惧。
此前,葛文耀在微博高调总结平安信托治下的上海家化为“落败”,葛文耀称有着优秀市场和财务基础的家化已经落败。不管葛文耀的指责是否有道理,从旁观者的角度来说,平安入主上海家化之后,家化经历的是一系列的“不平安”。从清洗旧臣,到事业方向重新规划,家化耗费了近2年时间。这种动荡在资本市场上的反映是,从2013年中到2014年,上海家化股价腰斩。
从三年前的平安家化之争,到眼前还未分出胜负的“宝万之争”,产业+资本的结合远谈不上“美满联姻”,反而资本“野蛮人”的形象一而再,再而三地得到强化。在缺乏美好佳话的前提下,要企业管理层想象资本带来美好的未来太难太难。到目前为止,伊利又有什么理由相信阳光保险不是门外“野蛮人”呢?
另据郑州晚报报道,虽然阳光保险此前一再宣称举牌伊利股份只是进行财务投资。其实,判断是否属于财务投资的标尺,就是阳光保险是否派员进入董事会,参与企业的具体经营管理。
如果阳光保险真的派员进入了伊利股份董事会,无疑表露了企图干涉企业经营的野心。对此,一位市场分析人士认为,此前阳光保险的声明压根没有提到“不派员进入董事会”。这等于为阳光保险参与企业实际经营管理开了一道门。未来,阳光保险快速追求资本利益最大化,将会严重破坏企业的既定战略和稳定发展。来源: 中国经济网